2007年我国进品铁矿石情况及2008年进口态势分析
罗冰生
一、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情况分析
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38309.33万吨,比上年增加5679万吨,增长17.4%,其中:上半年进口18790.7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655.21万吨,增长16.46%;下半年进口19518.6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023.79万吨,增长18.33%。20C1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及增长率见图1。
从全年进口铁矿石的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1.进口矿主要来自澳、巴、印、南四国,但比重有所下降
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38309.33万吨中,澳大利亚14560.91万吨,占总量的38%;巴西9762.93万吨;占25.48%;印度7936.92万吨,占20.72%;南非1223.02万吨,占3.19%。以上四国全年合计进口33483.78万吨,占总量的87.39%,比2006年下降1.47个百分点。
除上述四国外,2007年从其他国家、地区进口铁矿石4825.35万吨,比上年增加1188.97万吨,增长32.7%,比进口总量增幅高15_3个百分点;占进口总量的12.61%,比2006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数量较多的国家、地区是加拿大593.36万吨,俄罗斯539.8万吨,伊朗503.9万吨等。2007年不同国家、地区进口铁矿石数量、增长率、比重见表l。

2.进口铁矿石到岸价不断上升,年末达到最高价位
2007年进口铁矿石综合平均到岸价逐月上升,1月份68.9美元,吨,12月份125.28美元,吨,上涨56.28美元/吨,涨幅81.83%。其中,澳大利亚矿涨67.29%,巴西矿涨50.8%,印度矿涨135.37%,南非矿涨47.93%。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综合平均到岸价见图2。
把2007年12月与1月进口矿综合平均到岸价进行比较(见表2),不难看出,进口矿综合平均到岸价均有惊人的涨幅,最低的为47.93%,高的竟达135.37%。

铁矿石综合平均到岸价大幅上涨,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铁矿石海运费大幅度涨价,二是现货贸易的铁矿石离岸价大幅度涨价。
按焦玉书教授提供的数据分析,2007年l一11月同2006年比较,澳大利亚矿综合平均到岸价涨价部分中,海运费上涨占60.1%,离岸价上涨占39.9%;印度矿海运费上涨占94.7%,离岸价上涨占5.3%。
铁矿石海运费方面
2007年1—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综合平均海运费,澳大利亚至中国港口21.94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80.43%;巴西至中国港口59.6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49.86%;印度至中国港口45.98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127.96%;南非至中国港口34.57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20.28%。我国港口综合平均海运费比较见表3。表4列出了2001年一2007年到我国港口的综合
平均海运费。
进一步分析我国进口铁矿石海运费涨幅大、价位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进口铁矿石长期海运合同的比重偏低(30%左右),即期海运合同比重过高。
2007年1—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海运费,同以长期海运合同为主的日本企业比较,澳大利亚至中国港口差15.12美元/吨,巴西至中国港口差24.23美元/吨,印度至中国港口差20.17美元/吨。表5为2007年1—11月我国、日本进口铁矿石平均海运费比较。
铁矿石离岸价方面
2007年1一11月澳大利亚矿离岸价51.27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14.49%;巴西矿35.29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9.12%;印度矿45.91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3.24%;南非矿46.95美元/吨,比2006年上涨24.8%。
表6为2007年1一11月与2006年铁矿石离岸价比较。表7列出了2001年一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综合平均离岸价。

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大幅度涨价,其中印度矿尤为突出,200"7年12月份,印度矿平均到岸价157.96美元/吨,是同期巴西矿的1.28倍;印度矿到中国港口平均海运费45.98美元,吨,是同期澳大利亚矿到中国港口的2.1倍,这种比价关系是不合理的,不是供需关系的正常反映,完全是扭曲的。2007年1—12月印度矿平均到岸价及同比增长率见图3。图4为2007年1—12月印度矿、巴西矿到岸价比较。
3.进口矿的贸易方式中长协矿和FOB价的比重偏低
长期以来,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的主流方式,一直是执行长期贸易合同,以FOB定价,按每年谈判约定的国际公开价(基准价)进行结算。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不断增长,供需关系相对偏紧,加上有的矿山强制推行,进口矿的贸易方式被迫发生变化。
对2007年11月一12月进口矿1126份合同进行统计,长协矿占40.11%,现货贸易矿占59.89%;执行FOB价占24.77%,CFR价占59.17%,其他占16.06%。这种状况对购矿方是十分不利的,应当引起重视。

4.进口矿的长协合同执行率偏低
对有进口矿资格的2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统计,CVRD、BHP、力拓三大矿山公司的长协合同,按合同约定供矿数量与实际供矿数量比较(合同执行率),2006年度三大矿山公司长协的综合合同执行率为92.89%,最高的达到104.18%,最低的87.72%,。
2007年三大矿山公司长协合同的综合执行率为92.53%,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其中最高的97.95%,最低为87.44%,。这种长协合同执行率偏低的情况对购矿方也是不利的。
如果一个矿山公司一方面强调受不可抗力的影响,资源不足,合同执行率下降;另一方面又有富余资源,提供现货市场,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是不妥当的,也是一个守信誉的企业不应当做的。
图4 2007年1—12月印度矿、巴西矿到岸价比较
5.2007年我国钢铁生产对进口矿的依存度为51.65%
2007年我国生产高炉生铁46944.63万吨,比上年增加6189.22万吨,增长15.19%。按此测算,全年消耗铁精矿总量74173万吨。
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38309.33万吨,占全年高炉生产消耗铁矿石总量的51.65%。
二、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发展态势分析
1.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总量预测
首先是2008年我国钢铁生产对铁矿石的总量需求。
由于2008年影响我国钢铁生产总量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带来钢铁生产对铁矿石的需求总量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国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2008年我国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值的增幅将比2007年有所回落,直接影响国内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总量及增长幅度;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增幅比2007年有可能回落,加上我国限制钢铁产品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发挥效应,2007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量将会下降及下降幅度的影响;铁矿石、焦炭、焦煤、电价等上涨,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盈利空间缩小,有的产品甚至亏损,对钢铁生产总量增长产生的抑制作用及大小;2008年国内钢材市场预计将保持高价位运行,随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行调整。反过来,价格的波动变化,又会对钢铁生产的总量带来直接影响;2008年关停和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力度将会加大,同时在建工程和新增产能也将投入生产,均对钢铁生产总量产生影响等等。
综合考虑上述情况,预计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5.2—5.4亿吨,比2007年增加3000—5000万吨,增长6.3%一10.4%。预计高炉生铁产量5—5.2亿吨,比2007年增加3100—5100万吨,增长6.5%一10.8%。
按2008年生产高炉生铁5.2亿吨进行测算,全年预计比2007年增加铁矿石消耗量8100万吨左右。
2007年大中型矿山生产铁矿石原矿70707.34万吨,加上地方中小型矿山估算产量1亿吨左右,全年原矿生产总量8.07亿吨,比2006年增长15.46%在此基础上,2008年预计全年原矿生产总量9.1亿吨左右(含地方中小矿山),比2007年增加1亿吨左右,折合铁精矿4700万吨。尚有缺口3400万吨,需要进口满足生产需求。
从历年我国实际进口铁矿石的情况看,上述测算的结果还必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2008年1月下旬,20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存量达5773万吨,比上月增加755万吨,增长15.05%,加上进口总量增加,钢铁生产规模扩大,企业也要增加库存矿等因素,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预计4.33亿吨左右,比2007年增加5000万吨左右,增长13%。
2.2008年全球铁矿石贸易的供需态势预测
目前,三大矿山公司均在大力投资并扩大铁矿石生产规模:CVRD公司2007年出口铁矿石2.65亿吨,2008年预计2.9亿吨左右,增加出口量2500万吨左右;力拓2007年生产铁矿石1.7亿吨左右,2008年预计增加1500万吨左右;BHP公司2007年生产铁矿石
1.2亿吨左右,2008年预计增加1000万吨左右。
以上三大矿山公司2008年可供国际市场的资源量总量,预计比2007年增加5000万吨左右。
另外,澳大利亚FMG公司预计2008年5月建成年产铁矿石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投入生产,全年供应市场铁矿石2800万吨左右。
印度供应国际市场的铁矿石,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增加,2008年预计比2007年减少800万吨左右。
综合上述预测结果,2008年全球铁矿石贸易市场资源供应总量可增加7000万吨左右。
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预计比2007增加5000万吨左右,其他国家、地区的需求量预计增加2000万吨左右,2008年需求方需求增加量为。7000万吨左右。
上述情况说明,从总量上看,2008年全球市场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
应当强调,上述结论只是从全年供需总量进行测算的结果,由于三大矿山公司集中度高,掌握资源并影响供需平衡的能力强,加上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企业多,而且分散,处于不利的地位,对此不应当盲目乐观。从全年来看,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局部的供应偏紧等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3.对2008年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的预测
从中远集团研发中心主任杨世成的研究报告看,2008年新增运力交付数量保持稳定,全年干散货船预计交付407艘、2927万载重吨;同时,2008年运力折解继续处于低水平,预计全年有70艘、300万载重吨老运力折解,总体预计2008年全年干散货运力比2007年增长6.8%。表8列出了2008年干散货运力及比2007年新增运力。

2008年全球干散货海运量预计32.14亿吨,比2007年增加2.1亿吨,增长7%。在2.1亿吨运量增量中,预计铁矿石海运量增加8()00万吨,动力煤增加4600万吨,炼焦煤增加1400万吨,谷物增加500万吨,其他干散货增加6500万吨。表9为2008年全球主要干散货海运量及比2007年增加量。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2008年全球干散货海运市场运力增长6.8%,运量增长7%,运力总体平衡,但相对偏紧。
应当提出,上述分析结果对2008年全球干散货运量的增加持比较乐观的态度,2008年增幅达到7%,比2007年的增幅6.3%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最近IMF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4.1%,比2007年放缓0.8个百分点,特别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扩大,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美元持续贬值,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震荡等不利因素,将对2008年全球贸易总量和海运总量及增幅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们认为,2008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总量的增幅存在低于2007年的可能性较大。如果2008年运量保持或低于2007年增长6.3%的增幅,而全球运力仍增长6.8%,全年干散货海运市场的运力和运量将趋向平衡,甚至运力有可能略大于运量。
4.2008年l一2月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情况
2008年l一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7500.39万吨,同比增加1041.47万吨,增长16.12%。
l一2月进口矿综合平均到岸价128.417美元/吨,去年同期69.51美元/吨,上涨58.96美元/吨,涨幅84.82%。
从进口国家、地区看,1—2月份进口澳大利亚矿2853.41万吨,占总量的38.04%;印度矿1685.7万吨,占22.47%;巴西矿1641.48万吨,占21.89%;南非矿268.06万吨,占3.57%;其他国家、地区矿1051.74万吨,占14.02%。
三、做好进口铁矿石工作
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规范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维护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基本准则
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不规范,根本原因是进口铁矿石存在两种价格的问题:一是长期贸易合同,执行一年一度通过谈判达成的国际公开价格;二是现货贸易合同,执行即期现货市场价格。从发展趋势看,如果即期合同海运费的不断上涨,两种价格的价差会不断扩大。
考虑我国进口铁矿石中,有40%左右是通过现货贸易进口的,数量大,比重高,对规范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过去多年来我们曾不断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以解决两个价格差的问题。由于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连年增加,需求旺盛,加上我国进口铁矿石企业多,而且分散,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我们主张国际铁矿石贸易应当以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为基本立足点。由此出发,多年形成的国际铁矿石贸易准则,包括实行长期贸易合同,以离岸价进行结算,执行一年一度的国际公开价格等工作机制,应当得到维护和执行。相反,背离上述原则的做法和行为,是我们不赞同的,也是不支持的。
2.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产业链
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使用国内、国际两种铁矿石资源,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考虑2007年我国钢铁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达51.65%,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产业链是关系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产业链,包括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从国际方面的情况看,关键是提高我国企业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总量和占进口矿总量的比重。
2007年底,我国钢铁企业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直接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达5200万吨左右,仅占2007年进口铁矿石总量的13.6%,总量偏少,比重偏低。
应当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商贸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或联合办矿,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使我方通过控股、参股可控制的铁矿石资源总量达到进口总量的60%左右。为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3.大力提高我国的铁矿石海运运力
从有关方面介绍的情况看,2007年底铁矿石海运的主力船型好望角型船,全球共计712艘,而我国只有30艘,占全球总量的4.2%,同我国进口铁矿石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46%的状况,极不相称。这种现状,说明我方铁矿石海运能力严重不足,对海外船东的依赖性很高,这也是2007年即期海运合同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呼吁,我国的海运企业要尽快增加铁矿石海运能力,采用自己单独或同钢铁企业联合投资造船的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铁矿石海运能力,实现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由自己的运力运输。同时,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自己造船、扩大海运能力的政策措施。
4.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骨干带头作用
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和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我国进口铁矿石工作中应当发挥表率和骨干带头作用。包括:加大对海外投资办矿和联合办矿的工作力度,提高我国企业对海外铁矿石的可控资源总量和占进口量的比重;带头执行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的基本准则,坚持长期贸易合同为主的贸易方式,减少并压缩现货贸易矿的数量和比重;带头执行和推动代理制的办法,为中小企业进口铁矿石面临的困难提供帮助;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包括大型钢铁企业、大型商贸企业,为中小企业代理进口铁矿石海运业务等等。
(本文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会上的发言,经本刊整理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