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数据来看,宏观经济走势并不尽如人意,3月份CPI指数小幅增长2.1%,较2月份的3.2%高位大幅回落,超出市场预期;而PPI指数降幅继续扩大至1.9%,多少引发市场产生一定的担忧情绪,这两组数据,可谓好坏参半;而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或许在未来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对来说,已经过去的3月份,钢材市场也整体呈现疲软格局,不管是钢价走势也好,还是行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钢铁产业本身严重过剩的产能及供应大幅过剩。加上钢材需求的释放远低于市场预期,造成当前钢市旺季难旺。这基本上和3月份的经济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情况相符合。那么从宏观经济面来看,未来的钢材市场又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不妨稍作探讨。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3月份CPI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很显然,3月份CPI指数仅微幅增长至2.1%,重回了“二时代”;也说明我国当前的物价总体水平保持稳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前提下,稳定的物价水平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可预期的经营盈利目标。从货币层面上来看,央行一季度的净回笼操作效果明显,可预期二季度将保持货币政策稳定。
这也就给了未来央行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有很多的调整空间。在暂时不用担心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下,央行对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可能会适度的放松,具体会反应在商业银行贷款可能增加;这对于此前国家发布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而言,融资环境可能相对会宽松一些,使得保障房、交通基建、新商品房开发等工程在融资压力减少后加快施工,从而释放更多的钢材需求。
但是,尽管3月份CPI增速大幅度降低,但央行对各级地方密集发布的重大基建投资项目实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形势的担忧依旧在;所以对于市场期望的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依旧不大。但不管怎么样,未来资金面适度宽松应该问题不大,如此一来,不管是钢铁行业本身还是下游产业,总是利好占据主导的。
但是与此同时,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9%,反应宏观经济面的复苏依然缓慢,反应到钢铁行业来看,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同比下降5.0%,降幅最大,说明我国钢材价格在上一个的走势持续呈现震荡走低的情况,且降幅领先于其他产业。另外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1%,也反应出钢铁行业下游产业景气度在下降,说明家电、汽车等制造业行情走弱,影响后期这些行业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制约钢铁等原材料市场的走势。
同时,3月份PPI指数降幅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的走向,可能导致投资者信心降低,从而刺激股市、期货市场未来出现走弱的担忧;对于钢材市场正处在高供应、低需求的背景下而言,可能会对现货市场产生不利的心态影响。
总体而言,3月份的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一方面是通胀担忧暂时消失,对未来央行在政策的操作上预留了更大的空间;另一个方面则是工业经济降速扩大,反应出当前宏观经济复苏步伐较慢,影响到未来钢材需求的释放。但对于钢材市场而言,总体应当是利好大于利空;毕竟在全国各级政府大量增加基建等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家的新城镇化政策细则也在抓紧编制中,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出台,市场对于中远期的预期还保持相对的信心;同时当前钢材市场基本处于阶段性底部,钢价继续下行空间不大,随着后期项目的加速开工,4月份中下旬迎来好转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