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攀钢知识产权工作纪实.doc
“以‘钢轨在线热处理生产线工艺及装备集成技术开发’为核心的系列钢轨专利的实施,已创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以‘氮化钒的生产方法’为核心的系列钒制品专利的实施,形成了以氮化钒、高钒铁为代表的系列钒制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目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攀钢科技管理部知识产权处负责人用实例说明知识产权的巨大促进作用。
据介绍,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钒钛生产基地,攀钢近年来始终坚持“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战略思路,坚持以高水平综合利用攀西钒钛资源为己任,依靠自主创新探索出难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道路,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形成了阶磨阶选、钒钛矿高炉强化冶炼、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钢轨在线和离线热处理、钒氮合金生产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用钢生产基地、最大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企业。知识产权也由此成为了攀钢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推手。
攀钢科技管理部知识产权处负责人称,攀钢地处铁、钒、钛等矿产资源富集的攀西大裂谷,资源禀赋决定了攀钢只能依靠自主创新闯出一条不同于普通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他们也由此确定了“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路。依靠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是攀钢实现战略目标的唯一可靠途径。
为此,攀钢在总结过去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过程中各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的工作要求,对知识产权与重大科研项目密切进行明确规范:在科研立项阶段,对即将开展的项目研究及技术思路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防止侵权,并提高项目研究的起点;在项目研究实施阶段,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者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把握,对技术思路上的创新成果,先于成果鉴定和科研论文发表,组织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并及时组织专利申请;在项目鉴定验收阶段,要求项目组就形成的技术成果再次进行专利检索,采取补救措施,及时保护智力成果;在成果奖励阶段,将是否申请专利或获得专利授权,作为评定高级别奖励的必要条件之一。
同时,攀钢还针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产品开展专利战略研究,目前已完成了‘世界高钛渣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世界钒专利战略研究”、“钒催化剂专利技术分析与战略研究”、“钢轨专利技术分析及战略研究”等多项专利战略研究课题。其中“钢轨专利技术分析及战略研究”被国家列入知识产权战略工程项目,为攀钢发展钒钛产业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支撑,正在开展攀钢集团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研究课题。这不仅为提高攀钢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权益保护,还使知识产权真正成为企业利益的重要支撑点,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专利实施率,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了最大化保护公司的利益,攀钢对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均采取了专利保护,并形成系列化多重保护。在钢轨处理技术、高强重载钢轨、耐腐蚀钢轨方面已经申请了60余项专利,其中核心专利5项、发明专利38项,还获得1项欧盟、日本专利。在钒钛领域,共申请了200余项专利,其中国外专利8项。同时,攀钢加大专利实施力度,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目前,已实施自有专利技术567项,形成了以钒钛制品、钢轨为代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该公司还通过专利战略与技术标准战略相结合,切实保护自身利益。攀钢的钢轨、钒钛制品等拳头产品都是在技术即将或成熟后,立即进行专利申请保护,并着手技术标准的制定,将专利与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自有知识产权。
攀钢积极跟踪掌握科技信息资源,了解竞争对手和相关企业在技术开发、知识产权方面的动向,为攀钢的维权工作和保护公司合法权益提供依据。近年来,在掌握确凿证据的前提下,他们加强与国家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组织和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维权案件4起,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利益。
为发挥外部优势,攀钢开展了一系列对外合作。成立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院士专家工作站”、“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为我国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层面的交流服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攀钢已累计申请专利2195项,获得专利授权1441项。
“再过一两年,随着攀钢钛产业的发展壮大,攀钢专利授权可望再创新高,更好地为攀钢发展战略服务”,攀钢科技管理部知识产权处负责人信心十足。
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层面的专利奖励制度,对重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或示范企业)给予—定的资金支持;定期对国有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知识产权培训,进—步增强企业高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工作联系,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