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综合
Φ650/Φ630mm型钢轧机轧辊堆焊技术优化及应用
发表时间:[2007-11-16]  作者:谭文振,高明杰((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型厂)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5278

摘要:针对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型厂辊耗高的情况,提出了优化轧辊堆焊工艺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其在工业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轧辊;堆焊;中型型钢轧机;工艺优化

 

l概况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型厂产品品种有:角钢、矿用U型钢、矿用工字钢、轻轨、槽钢、圆钢、方坯,年产量50多万吨,轧机型式为Φ650mm×1Φ630mm×3,年需求轧辊300支左右。

    Φ650mm轧机轧辊采用70Mn铸钢材料,Φ630mmI架轧辊采用低CrMo球墨铸铁材料。随着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唐钢ee~ar-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实:NT中型轧机生产大型材,但因孔型深,压下量大,造成轧辊消耗极高。为减少断辊,Φ630mm工架轧机被迫采用铸钢轧辊,此种轧辊虽然制造工艺简单、价格适中,但其辊身硬度低、耐磨性差,尤其是生产部分角钢、U型钢、工字钢、槽钢时,Φ650Φ630mmI架铸钢轧辊的韧性及耐磨性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仅生产几百吨就须换槽、换辊。同时,因轧辊耐磨性低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角钢成品腿部出现裂纹,用户多次提出异议;轧辊频繁更换,工人劳动强度大,日历作业率低;气耗、电耗大幅升高。

    堆焊复合轧辊,是目前国内外复合轧辊生产中较为先进的工艺方法之一,可替代传统的铸造方法,节约能源,效果良好。由于辊芯材料的多次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堆焊轧辊在性能上,不但解决了轧钢生产上的断辊问题,而且提高了轧机的生产作业率,降低了辊耗。

 

2     轧辊堆焊工艺的优化

21确定轧辊基体材料

    轧辊堆焊是在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廉价辊芯材料上堆焊一层硬、耐磨、耐疲劳的金属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轧辊。辊芯材料的选取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承受扭转和弯曲应力,减少断辊事故的发生。根据唐钢轧辊厂的工艺水平和制造成本,选用ZUJ铸钢轧辊。与70Mn比较,ZUJ的优点主要是:含碳量低,可焊性优于70Mn;随着含碳量的降低,其塑性、韧性增加,强度、耐磨性降低,但幅度并不显著,砌的硬度为HB20121770MnHB224295,而ZUJ的伸长率为15%,70Mn8%;承受扭转和弯曲应力的能力明显优于70Mn。因此,选用ZUJ材质作为基体,配合适于生产多种异型断面钢材的特殊材质焊丝进行堆焊,该种轧辊已于2002年应用于生产大角钢的Φ630mmⅠ机架上,并初见成效,其辊耗降低了023kgt

22确定轧辊堆焊材料

221焊丝材料

    根据唐钢中型厂生产实际,同时考虑到基体材料的焊接性,应选用膨胀系数与ZUJ基体相近的焊接材料,以减少堆焊难度和焊接缺陷;轧制中,由于各道次异型孔较多,孔型表面磨损不均,再加上冷热疲劳作用,使辊体受到扭转、弯曲和冲击应力的作用相当大。因此,选用了CM(1#)焊丝、CR(2#)焊丝、MS(3#)焊丝、MN(4#)焊丝,以及自制的NT(5#)焊丝进行了试验研究。

    (1)焊丝材料的成分

    5种焊丝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如表1所示。

    (2)焊丝的尺寸及表面要求

    焊丝直径在整个长度上允许有偏差,如其直径分别为Φ10Φ30mmΦ35Φ60mmΦ65Φ100mmΦ120mm时,对应的整个长度方向上的允许偏差值分别为:Φ006Φ012mmΦ008Φ016mmΦ010Φ020mm以及Φ012Φ024mm。焊丝的椭圆度不准超过直径公差的075倍。同时要求焊丝表面无氧化物和油污,焊丝呈卷装,没有角度弯曲。试验采用的焊丝直径为Φ40mm

222焊剂材料

    结合我国目前焊剂生产情况和堆焊经验,选取焊剂为HJ。该焊剂是一种低锰高硅型自动焊剂,呈灰色玻璃状颗粒,粒度为026200mm。其主要优点是:电弧燃烧稳定,容易脱渣,堆焊焊缝形成性好。

23轧辊的车削和堆焊工艺

231轧辊堆焊工艺

    轧辊堆焊工艺主要包含6个环节:(1)钢轧辊堆焊前进行表面清理及内部探伤;(2)经表面清理的轧辊放入预热炉中预热;(3)轧辊达到一定温度后进行堆焊;(4)焊后的轧辊进行堆焊层的外观质量检验;(5)焊后热处理;(6)轧辊内部探伤及车削精加工。

232轧辊的预热

    为减小堆焊层金属的冷却速度、堆焊层金属的结晶偏析、热应力的产生,并避免堆焊层金属产生裂纹,轧辊在堆焊前需进行预热。轧辊在堆焊过程中应保持预热温度,焊道间的搭接量在40%左右,以保证较为平稳的堆焊层表面。如果堆焊层达到20mm以上,需进行去应力回火,以消除热应力,避免出现裂纹。根据现场情况,采用5种不同焊丝时,轧辊预热温度和时间见表2

233轧辊的堆焊及保温

    需进行堆焊的轧辊孔型多为箱形孔及蝶形孔,堆焊时从顶角圆弧处开始堆焊,逐渐向孔型开口处堆焊上去,这样反复多次,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堆焊尺寸。在堆焊过程中为保证预热温度不下降,堆焊机床设置有电热体保温装置。

234焊后热处理工艺

    为了减少堆焊后所引起的残余应力,避免产生裂纹,焊后先保温,然后再装炉进行热处理。退火温度为500600,保温温度为200℃,保温时间为0510h,然后随炉缓冷,当轧辊温度降到100以下时出炉空冷。此工序要求严格,是保证轧辊堆焊质量的关键。

24试验内容

241试样制作

    试样材料为ZUJ,利用轧辊生产工艺铸造一块500mm×500mm×40mm的试样,用刨床将其外表刨光,平分成5份,尺寸为90mm×500mm×35mm,焊接设备采用ZXG10001型焊机。母材进行预热后,在其上分别堆焊1#5#焊丝材料,堆焊3层。待堆焊完毕空冷后,利用刨床先将堆焊层表面刨平,然后再将母材刨掉。最后,经过气割等机加工设备加工成试验备用样。

242试验结果

    (1)堆焊层数。对5种焊丝的第1~第3层堆焊层进行了成分化验,结果表明,为了得到所需的堆焊层金属成分,使轧辊堆焊层表面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必须使轧辊工作表面处于第3层堆焊层以上。这一结果为选择合理的堆焊层厚度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堆焊层硬度。在常温下,5种焊丝堆焊层硬度不同,顺序为5#>1#>2#>4#>3#。当轧辊与温度高达1000的钢坯接触时,接触区轧辊表面温度可达到600左右,5#焊丝堆焊后的金属层高温硬度值最高,高温使用状态下的组织稳定性最好。而其他几种焊丝金属随着温度升高硬度下降较大。

    (3)堆焊层的耐磨性。本文研究的堆焊材料高温磨损试验是在二辊轧机上进行的。不同堆焊层金属在热状态下的磨损量见表3,表中所有数据为辊面温度500600、接触面应力200MPa、磨损3h后所测得的磨损量。

    (4)堆焊层的力学性能。从表4中各堆焊层的力学性能可看出,5#样和1#样均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且热稳定性好。

    (5)金相组织。1#样堆焊后空冷组织为贝氏体(B)+马氏体(M),经560高温回火5h后,组织为伺火马氏体(M)+回火索氏体(S)2#样焊后空冷组织为马氏体(M),经560高温回火5h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S)3#样焊后空冷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经560高温回火5h后,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4#样焊后空冷组织为网状铁素体(F)+索氏体(S),经560高温回火5h后,组织仍为网状铁素体(F)+索氏体(S)5#样焊后空冷组织为马氏体(M),经560高温回火5h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M)+回火屈氏体(T)

    由此可见,试验的5种焊丝的堆焊层金属经560高温回火后,只有1#样和5#样保留着稳定的回火马氏体组织,这说明1#5#焊丝的堆焊层金属在室温和高温状态下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也可看出,堆焊金属的耐磨性和硬度是由堆焊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决定的,而马氏体组织比其他组织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硬度。

 

3工业应用结果

    唐钢中型厂将优化后的堆焊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堆焊前后轧辊轧制量对比如表5所示。

    与焊前轧辊比较,磨损量减少,轧制量增加。尤其是轧制大规格角钢,Φ630mm I架轧机堆焊轧辊使用效果相当好,轧制量为普通轧辊的56倍,大大降低了成本,年创效近200万元。

 

 

4结论

    (1)在同样磨损条件下,5种堆焊材料的高温耐磨性能按照5#l#2#4#3#的次序依次减弱,其中5#焊丝经工业性试验验证是一种较好的堆焊材料。

    (2)影响轧辊堆焊层磨耗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高温硬度,从组织上看,5#焊丝在具有单一强化组织的基体上分布着坚硬的碳化物,因此耐磨性较好。

    (3)堆焊焊丝应该含有一定数量的合金元素,使其能够提高焊后组织的高温热稳定性并起到固溶强化、相变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多重作用。

    (4)试验中所采用的堆焊工艺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堆焊时轧辊的工作表面应处于堆焊层的第3层以上。

    (5)试验中所采用的焊前热处理制度和焊后560℃回火、保温1624h的焊后热处理制度,可使堆焊层获得最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