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攀成钢1号高炉热风主管三岔口砖衬垮塌,热风管道吹出一个大洞,造成1号高炉吹管、鹅颈管大面积灌死。为防止炉缸冻结,必须尽快复风,为此,决定采用支模浇注造衬技术。经过15小时52分的修复造衬抢修,幸未造成高炉炉缸冻结,现该部位工作正常。
关键词 热风管 垮塌 修复
1 概况
攀成钢1号高炉有效容积365 m3,于2003年6月28日投产,由于配套措施不完善,造成炉况差,高炉的稳定性与技术经济指标差,2003年高炉利用系数仅2.412,2004年1~7月只有2.014,高炉风温长期<1000℃。自2004年8月始,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965,风温也稳定在1 050℃以上(见表1),但热风系统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对管道发 红、管壳开裂等问题重视不够,未及时处理,造成热风主管三岔口垮塌的恶性事故发生。
2征兆及过程
1号高炉配套建设4座顶燃式球式热风炉,设计风温l 100℃。1 号高炉自开炉以来,高炉不稳定导致热风系统无法正常的烧炉、换炉,高炉使用风温忽高忽低,热胀冷缩明显。自2004年6月始,热风系统中的热风出口、热风短管、燃烧短管等部位的管壳经常出现烧红、漏风等现象,处理方式均为人工灌浆、或用灌浆机灌入无水压人泥浆、或打抱箍等。以上处理方法基本上可以达到目的。而热风总管三岔口从2004年9月1日夜班开始发红,其间经过几次灌浆(具体过程见表2)。2005年1月7日漏风加剧、发红面积增大,计划1月11日白班(13:30)休风灌浆处理,但在当日12:58时,该处发生垮塌吹漏(见图1),管道垮塌面积约为1000mm×1500mm比放风阀还大,风一下全没了,造成高炉吹管、鹅管大面积灌死。
3原因分析
(1)管道设计。1号高炉热风总管砌砖设计如图2所示,一环高铝砖,一环粘土砖,一环绝热砖。由于是高铝砖Tc-22与Tc-23配砌,设计虽然可行,但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砌体的稳定性差。热风总管三岔口选用异型砖,但没有设计图纸,是耐火厂家自己设计制作,且设计区域面积过小,未与热风主管砌筑配合严密。
(2)施工质量。1号高炉投产前,由于工期紧张,管道砌筑在前,管道砌筑完后才安装热风阀,结果发现热风阀法兰盘是斜的,于是把法兰盘割掉重焊致使砌体松动,重新补砌时未支模,锁砖不紧,致使此处窜风,首先是热风短管发红后窜至三岔口。
4处理过程
(1)确定方案。①由于该处特殊,正在三岔口上方,原有砌筑该部位是异型砖,垮塌面积大,现有办法已无法重新修复。如果采用重新砌筑,要等待管道冷却、组合砖到达、支模砌筑等,且施工难度大,时间长,据估计处理时间>7天。②1号高炉休风前配加20%V-Ti球团矿,渣中TiO2含量达9.48%,喷煤60kg/t,[Si]为0.38%,若重新砌筑,高炉必然发生炉缸冻结的恶性事故,且炉况恢复时间还需>7天。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复风,最终决定支模浇注造衬。
(2)支模浇注。首先清除管道内残砖及因垮塌震松而未掉落的耐火砖,然后用钢板制作模具,支撑成近似管道内型,模具支撑完毕后,选用Gj-1lg钢钎维浇注料浇注造衬,用振动棒振动成型。该浇注料初凝时间短,不用水,30min已初凝,并在造衬处及其相邻耐火砖结合部灌入无水压入泥浆(具体指标见表3)造衬工作于12日00:30结束,用钢板加盖,同时高炉吹管、鹅颈管已更换完毕,待浇注料达到所求强度后复风。
(3)复风。在造衬结束4 h左右,高炉于2005年1月12日04:50复风,堵6个风口送风,批重退至11 t,采用普球并同时加锰矿入炉,炉况恢复较顺,于13:30全开风口,在18:00风压加至206kPa,风量已加全,炉况恢复正常。
(4)效果。用红外线测温仪跟踪测量该部位热风管道表面温度,温度稳定在118~130℃,趋于正常。经过几个月的运行,状况良好,风温也稳定在1050℃以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
5经验教训
(1)强化管理。每座高炉配备红外线测温仪,间隔1h对热风系统测一次,并记录最高温度,当管道表面温度>300℃,将安排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2)设计改进。300 m3级高炉追求大风量、富氧、高风温。热风系统的结构、材质、砌筑厚度均应加以改进,以适应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否则热风系统将成为高炉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号高炉大修设计中热风管道已采用“纽扣”型自锁砖,保证砌体的自稳定性。
(3)施工质量是影响热风系统寿命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