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炼钢
浅析电炉炉料结构
发表时间:[2007-11-17]  作者: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2536
 
  摘要:本文对2005年电炉炉料结构各阶段的特点及电炉工序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入炉铁水比例有利于降低电炉钢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
  关键词: 炉料结构 铁水比 成本
1 前言
  自2005年以来,由于受到外部钢材市场原因及碳氧枪改造等内部条件的变化,电炉炼钢厂及时调整炉料结构,以便进一步降低电炉钢生产成本,增加电炉钢市场竞争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入炉结构及兑铁方式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因市场原因电炉炼钢厂未满负荷生产,特别是第四季度,下面所涉及的成本分析仅针对电炉工序。
2 各阶段炉料结构构成及特点
  1)第一阶段(1~3月):10%铁水+废钢
  本阶段电炉加料方式为10%铁水通过溜槽连续加入炉内,废钢通过Consteel加料系统加入炉内。本阶段主要特点是,铁水溜槽的使用制约了铁水比的提高,入炉铁水比低,钢水终点碳低,易造成钢水过氧化,废钢质量不稳定,且Fe含量较铁水低,钢铁料消耗高,电炉冶炼电耗高,因不需旋开炉盖进行兑铁水操作,冶炼周期相对较短。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l   电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名称
单位
1-3月
4-8月
9-10月
11月
12月
入炉铁水比
%
10
25
42
87
59
平均出钢碳
%
0.144
0.144
0.258
0.329
0.212
钢铁料消耗
㎏/t
1144.1
1137.1
1131.7
1146.0
1130.0
其中:铁水
㎏/t
109.1
285.52
473.7
993.7
661.1
废钢
㎏/t
980.9
821.5
608.6
104.3
410.6
生铁
㎏/t
37.2
11.3
13.6
18.0
22.7
渣钢
㎏/t
56.4
62.6
119.7
100.1
118.6
冶炼电耗
kWh/t
400.2
290.4
202.2
20.0
149.7
氧耗
m3/t
48.0
55.08
63.0
87.0
87.5
电极消耗
㎏/t
1.687
1.921
1.812
0
1.820
活性石灰消耗
㎏/t
73.2
58.3
59.9
31.0
39.5
普通石灰消耗
㎏/t
39.9
39.8
33.8
33.5
39.5
炉龄
245.0
271.2
287.0
253.0
243.0
平均出钢量
T
75.7
74.0
74.5
64.1
71.1
冶炼周期
min
52.52
55.32
59.9
65.3
64.03
 
  2)第二阶段(4~8月):25%铁水+废钢
  本阶段电炉加料方式为每炉旋开炉盖一次,通过小铁水包一次性将20t左右的铁水到入炉内,废钢通过Consteel加料系统加入炉内。和l~3月份相比人炉铁水比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入炉铁水比偏低,钢水终点碳低,易造成钢水过氧化,废钢质量不稳定,且Fe含量较铁水低,钢铁料消耗偏高,电炉冶炼电耗得到改善,氧耗上升,石灰消耗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炉龄有所提高等。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3)第三阶段(9~10月):42%铁水+废钢
  此阶段是在炉壁枪改造后摸索阶段的生产模式。本阶段电炉加料方式为每炉旋开炉盖一次,通过小铁水包一次性将30t左右的铁水倒入炉内,废钢通过Consteel加料系统加入炉内。此阶段主要特点是入炉铁水比高,钢水终点碳有所提高,钢水过氧化情况得到控制,钢铁料消耗和电炉冶炼电耗指标得到改善,氧耗偏高,因人炉铁水的提高,且前期加入,有利于前期脱磷,石灰消耗有所降低,炉龄有所提高,冶炼周期有所延长等。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4)第四阶段(11月):87%铁水+废钢(不送电冶炼工艺)
  本阶段加料方式为每炉旋开炉盖2次,通过小铁水包分2次将55t左右的铁水倒入炉内,其余的废钢通过Consteel加料系统加入炉内。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入炉铁水比高,钢水终点碳高,钢水过氧化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采用不送电冶炼,热能全部来自于炉料的物理热和化学热,除开新炉外,电炉冶炼电耗和电极消耗为0,氧耗大幅度上升,受铁水供应的限制,平均炉产量低,冶炼前期大量铁水兑入炉内就为脱磷创造了条件,石灰消耗大大减少,两班作业制导致炉衬时冷时热,影响了炉龄,由于需进行2次兑铁水操作,非冶炼时间长,导致冶炼周期延长。本月钢铁料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不送电冶炼工艺是一全新的冶炼工艺,整个工艺处于摸索期,炉渣中氧化亚铁含量波动较大(平均含量27%,个别炉次高达50%),导致铁损增加,直接影响钢铁料的上升,同时冶炼周期的延长,平均炉产量的降低,及两班作业制的钢水不能连续供给,导致连铸连浇炉数的降低,影响钢水收得率,也使得钢铁料消耗上升,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5)第五阶段(12月):60%铁水+废钢
  本阶段加料方式为每炉旋开炉盖2次,通过小铁水包分2次将1铁水罐的铁水到入炉内,其余的废钢通过Consteel加料系统加入炉内。和不送电冶炼工艺相比,平均出钢量的提高,相对入炉废钢量比重加大,铁水比下降,必然导致炉料热量不足,必须采取送电冶炼。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入炉铁水比高,钢水终点碳高,钢水过氧化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采用间歇式送电冶炼,氧耗大幅度上升,石灰消耗减少,由于需进行2次兑铁水操作,非冶炼时间长,导致冶炼周期延长。在前几个月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控制供氧强度,规范碳氧枪操作,钢铁料消耗下降,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3 成本分析
  各阶段钢铁料成本及电炉工序主要物耗能耗成本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
表2   各阶段电炉工序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t
               月份
成本
  项目
1-3月
4-8月
9-10月
11月
12月
1.钢铁料
2269.00
2231.91
2182.08
2147.86
2153.95
其中:铁水
205.11
536.78
890.48
1868.23
1242.89
废钢
1971.61
1651.13
1223.21
209.54
825.27
生铁
72.54
22.09
26.48
35.04
44.28
渣钢
19.74
21.91
4.91
35.05
41.51
2.其它主要物耗能耗
261.53
217.78
183.28
78.30
168.88
冶炼电耗
168.08
121.97
84.92
8.40
62.87
电极
29.19
33.23
31.35
0
31.49
氧耗
28.80
33.05
37.80
52.2
52.48
活性石灰
29.04
23.13
23.76
12.31
15.69
普通石灰
6.42
6.40
5.45
5.39
6.35
合计
2530.53
2449.69
2365.36
2226.16
2322.83
 
  1)随着入炉铁水比例的提高,钢铁料成本逐步降低,钢铁料消耗指标呈下降趋势。
  2)随着入炉铁水比例的提高,电炉工序主要物耗能耗成本逐步降低;冶炼电耗、石灰消耗逐步降低,氧耗逐步上升。
  3)不送电冶炼工艺摸索期,相对而言,钢铁料消耗指标上升,但因炉料结构变化,总的钢铁料成本是降低的;而且电耗和电极消耗基本为0,电炉加工费用是最低的。
4 结束语
  1)电炉厂炉壁碳氧枪改造后,电炉可以转炉化,实现全铁水冶炼,适应不同铁水比例的生产模式。
  2)提高电炉入炉铁水比例,既可降低钢铁料成本,又可降低电炉加工费用。
  3)提高电炉铁水比例,有利于提高电炉钢水终点碳,防止钢水过氧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4)充分利用铁水潜热,及时调整入炉炉料结构,使用一定量低价位的渣钢,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电炉钢成本。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