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据国内“西气东输”管线、三峡涡壳钢以及高强船板钢等高性能钢的需求,在冶炼该类钢种时必须采取深脱硫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4年年底对国内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调查表明,国内钢铁冶金系统拥有炉外钢水精炼设备200多座,主要有LF/ LF- VD ,RH/ RH一OB ,CAS/CAS- OB ,VOD ,VAD ,AOD及SL等喷粉设备和WF,其中数量最多、容量最大的是LF炉,达70余座。因此.解决深脱硫问题主要是针对LF炉脱硫。本文主要针对鞍钢第一炼钢厂BF-LD-LF炉一VD的生产工艺流程中,LF炉深脱硫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1 LF炉脱硫的特点
目前,钢水脱硫的方法有钢液渣洗、喷粉冶金、真空处理、喂丝等,从反应机理上分析,基本包括直接生成和钢渣与钢液反应扩散两种,这里主要讨论钢渣反应脱硫。
LF炉脱硫有它的自身特点:
(1)全程通氩气,有利于钢液中氧活度的降低,有利于脱硫;
(2)直接加入脱硫剂,方便快捷;
(3)底部吹氩,为脱硫提供良好的动力学条件。
目前,LF炉脱硫有喷粉和加脱硫剂两种,前者脱硫效果好,但成本高、设备复杂;后者脱硫速率和效果不如前者,但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而且脱硫率也能达到50%以上。
2 LF炉脱硫的反应机理
2.1热力学条件
LF炉处理钢液的脱硫反应式为:
[S]+(O2-)=(S2-)+(O)
Cs=KAao/fs2-=ao[S2-]/(S)=aoLs
式中:Ca-一硫容量;
KA一脱硫反应平衡常数;
αo一渣中氧活度;
fS一硫反应平衡速率;
LS一硫在钢渣间的分配比。
从反应式可见,硫容量CS反映了钢渣的脱硫能力,硫容量越高,表明脱硫能力越强。根据脱硫的反应式,加大渣量和提高LS是提高脱硫率的主要方法,而LS由CS和αo决定,因此提高脱硫效果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降低αo要求脱氧先于脱硫进行,工艺上要采取措施,降低渣中FeO ,MnO,从根本上消除和降低氧源。为此.转炉要严格挡渣,减少下渣量,LF炉要不断补充脱氧剂,如铝粒,CaSi粉等。
(2)选择渣系组成。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主要应提高炉渣的CS,所以应选择高硫容量的渣系组成。
2.2动力学条件
脱硫速率的动力学表达式如下:
-d[S]/dt=KT(S)+Kp(S)
KT =η1η2WfLs/Wm
Kp=ATƒpρ/Wm
式中:KT ,KP一瞬态反应速率和持续反应速率;
η1、η2一粉剂的反应效率、平衡到达程度;
Wf , Wm一粉剂的加入速度和钢水量;
AT一有效反应面积;
f P一综合传质系数;
ρ一钢水的密度。
分析上述表达式,应着重改善动力学条件,以促进钢渣间的反应。从动力学观点出发,如果钢水中硫含量较低,一般脱硫的限制性环节为硫在钢中的扩散。改善钢液的搅拌等动力学条件有利于提高传质系数、增大有效反应面积,从而提高脱硫速率。
3深脱硫钢渣系的组成
根据几个主要渣系的硫容量情况,用于脱硫的渣系主要有CaO-CaF2 , CaO-CaF2 -A12O3 , CaO-CaF2-SiO2等,其中CaO-CaF2的渣系硫容量最高,其脱硫能力也最强。因此,在不具备喷粉的条件下,应采用CaO-CaF2脱硫。单从脱硫角度讲,CaF2的含量最好为40%左右,此时计算硫容比可达到170以上。考虑到大罐的侵蚀,实际上一般将CaF2含量控制在30%左右,而且加入低于5%的A12O3,在脱氧的前提下.应选择CaO-CaF2渣系脱硫。炉渣的脱硫能力取决于炉渣碱度和渣中FeO和MnO的含量。图1所示为冶炼深脱硫钢时,炉渣碱度和氧化性对硫分配系数的影响。
图1 炉渣碱度和氧含量对脱硫系数的影响
一般在CaO-CaF2渣系中加入CaSi粉和铝,从而形成CaO-CaF2- SiO2或CaO-CaF2-A12O3渣系,通常要求铝加入量比较高。通过生产实际和硫容量的测算,一般该渣系中CaO为55%~60% ,CaF2为30%~35% , Al为5%左右,SiO2为5%左右。
4 LF炉脱硫不同工艺方法综合比较
LF炉脱硫有不同的方法,单从脱硫剂的加入方法分,有机械喷粉和直接加入法。两者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工艺方法综合比较
加入方法 |
优点 |
缺点 |
直接投入 |
操作简单,
工艺设备要求低。 |
脱硫反应效率低,
不稳定因素多。 |
机械喷粉 |
脱硫率较高,
控制稳定。 |
设备要求高,过程控制不便,
设备维护成本高。 |
从以上分析可知,尽管直接加入法没有机械喷粉法效率高,但无需添加设备和设备维护,仍不失为较好的脱硫方法,可以采用喂丝等补充方法。
5鞍钢第一炼钢厂LF炉脱硫工艺
鞍钢第一炼钢厂生产深脱硫钢时采用LF炉直接加脱硫剂的方法.形成CaO-A12O3-SiO2渣系。具体过程是出钢挡渣,出钢过程中加入脱硫粉和铝.提高入LF炉酸溶铝的含量。
(1)炉渣类型采用了CaO- CaF2- SiO2渣系,渣中的CaF2产生阴离子F-,能破坏Si-O键,从而降低炉渣粘度。LF炉一次性加入脱硫剂(白灰和萤石).其中CaO和CaF2的比例为6:4,加入量为10~15㎏/t钢,同时补充铝。采用活度较大且干燥的白灰,白灰粒度必须控制在3~5mm范围内。
(2)快速升温,稳定化渣,提高脱硫的热力学条件,同时为氩气搅拌提供足够的温度补偿。精炼温度通常在1560~1640℃之间,这有利于提高炉渣的流动性。脱硫剂加入3min后加入脱氧剂( CaSi粉和铝粒), 并且根据钢中的铝含量随时补充铝粒,保证脱氧效果。
(3)加入脱氧剂和脱硫剂时要进行搅拌,给钢渣充分的反应时间,而且大流量的底吹氩搅拌扩大了钢一渣界面,提高了脱硫速度。吹氩时间和吹氩强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吹氩时间为11~15min,真空吹氩强度在0.09~0.11MPa时脱硫率最稳定。
表2 吹氩时间和吹氩强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处理炉数 |
吹氩时间/min |
脱硫率/% |
吹氩强度/MPa |
脱硫率/% |
20 |
≤10 |
22~47 |
0.05~0.08 |
29~48 |
20 |
11~15 |
34~47 |
0.09~0.12 |
34~52 |
20 |
18~25 |
38~52 |
>0.12 |
36~52 |
生产实践表明,鞍钢第一炼钢厂LF炉深脱硫钢的脱硫率达60%以上,基本上可满足生产的要求。
6结语
针对深脱硫钢在LF炉中的脱硫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LF炉的脱硫速率与脱硫效果间的定量关系掌握仍不够;对脱硫剂的物理性能、熔化、流动和钢水条件、钢液循环速率以及钢水搅拌条件对脱硫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随着对深脱硫钢要求的日益严格,相关的工艺因素和过程优化还需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