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炼钢
100tVD精炼脱气工艺实践
发表时间:[2007-10-27]  作者: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1782
 
  钢中所含的氢气、氮气不仅会降低钢的机械性能,而且是形成裂纹、皮下气泡、中心疏松等缺陷的主要原因。因此,把钢中气体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VD精炼的一项重要任务。100tVD装置是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钢)100t电炉一连铸工程的配套设施。VD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钢中氢、氮含量,提高钢水洁净度,有利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增强安钢钢材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结合热调试和试生产对100tVD脱氢、脱氮、去除夹杂等工艺实践和精炼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100tVD主要设备有真空罐、真空罐盖、真空罐盖车、真空抽气管道、主真空截止阀、破真空供氮装置、真空加料装置、蒸汽喷射泵、搅拌装置、取样装置等,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平均处理钢水量
l00t
最小处理钢水量
70t
处理周期
25~55min
蒸汽喷射泵能力
320kg/h
工作真空度
66.7Pa
极限真空度
26.7Pa
抽气时间
5min
蒸汽压力
1.2MPa
蒸汽温度
195℃
蒸汽耗量
14.3t/h
真空罐盖车行程
16m
真空罐盖车行走速度
0~12m/min
吹氩流量
50~400L/min
2脱气工艺分析
2.1真空脱氢
  从真空脱氢的热力学分析:
  1/2H2=[H]  ω[H]=KH(PH2)1/2
  式中,w[H]为钢液中氢质量分数,%;KH为氢在钢液中溶解的平衡常数;PH2为气相中氢的分压力,MPa 。
  在减压条件下降低PH2可以进行脱氢反应,通过计算只要真空度达到66.7 Pa,真空处理后钢中w[H]都可达到1×10-6以下。
  从真空脱氢的动力学分析:一般认为,在炼钢高温下,溶解在钢中的氢原子向钢液一气相界面迁移是真空脱氢速度的限制性环节,那么:
  ln(ω[H]t[H]o)=-(F/Vm)KH·t
  式中,w[H]为t脱气时间后钢液中氢质量分数,%; w[H]0为真空脱气前钢液中氢质量分数,0o;KH为氢在钢液中传质系数,cm/min; t为真空脱气时间,min; F为气一液反应界面积,cm2 ;Vm为钢液体积,cm3
  由上式可知:真空脱气时间长有利于降低钢中氢含量,提高脱氢率,这一点与试验结果一致,如表1。
表1  66.7Pa高真空时间对脱氢率的影响
真空时间/min
炉数
脱氢率范围/%
平均脱氢率/%
≤10
3
51.8~60.3
55.3
11~15
4
53.8~69.0
61.9
16~25
5
60.6~78.6
71.3
 
  在脱氢过程中增加钢液比表面积(F/Vm)即增大吹氩流量,充分搅拌能使钢液与真空接触的界面不断更新,提高脱氢率。这一点与试验结果一致,如表2。
表2 底吹氩流量对真空脱氢率的影响
底吹氩流量/(L·min-1
炉数
脱氢率范围/%
平均脱氢率/%
<200
3
50.5~63.8
55.8
200~300
6
56.1~77.0
66.9
>300
5
61.2~78.5
71.6
 
  真空脱氢还与渣量的大小有关,试验的还原渣量在500~2500 kg之间,而氢在高碱度渣中有很大的溶解度。渣量对真空脱氢率的影响如图1。
图1精炼渣量对真空脱氢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渣量增大真空脱氢率降低,因此,真空处理应尽量减少渣量。
2.2真空脱氮
  从真空脱氮的热力学分析,同样可计算出在真空度为66.7 Pa时脱氮后钢液中氮含量完全达到要求,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从真空脱氮的动力学分析,最近文献认为脱氮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dω[H]/dt=k(F/Vm)ω[H]2
  1/ω[H]t-1/ω[H]0= k′(F/Vm)t
  式中,w[H]t为t脱气时间后氮的质量分数,%; w[H]0为脱气前氮的质量分数,%;k为表现反应速度常数,㎝/(S·%);t为脱气时间,min。F为气一液反应界面积,㎝2;Vm为钢液体积,cm3
  由实验室研究可知:k′随着钢水中的氧浓度和硫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界面活性元素对于脱氮化学反应速度常数的影响如下式:
  kc =3.15fN2{1/1+300ao+130as}
  (k′=kc)
  式中,k为脱氮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cm/ ( s·%);fN为氮的活度系数;a0为钢水中氧的活度,%;aS为钢水中硫的活度,%。
  可见要增大脱氮率应尽可能地降低真空处理时钢水中的[S]及[O],而在脱氮操作后添加使氮活度降低的元素,即增大k′。
  增大脱碳量、增大脱氢量(即增大反应界面F)可以降低钢中氮含量。
  延长真空处理时间t也可降低钢中氮含量,提高脱氮率。其关系如图2。
  提高真空处理时的搅拌氩气流量能增大钢液脱氮率。这一点与试验结果一致,如表3。
图2真空处理时间和硫活度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
表3 底吹氩流量对真空脱氮率的影响
吹氩流量/(L·min-1
炉数
真空脱氮率范围/%
平均真空脱氮率/%
<200
3
5.7~19.64
11.6
200~300
6
11.6~23.7
19.4
>300
5
21.5~33.8
28.4
 
2.3脱氢、脱氮效果
  在VD热调试中,对典型钢种采用HYDRIS浸人式定氢仪,对钢液脱气前后的氢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4。
表4  VD热调试典型钢种脱氢前后的氢含量及脱氢率
钢种
炉次
VD前w([H])/10-6
VD后w([H])/10-6
脱氢率%
Q235B
1025156
7.3
2.9
60.1
 
1025240
7.8
3.6
53.9
 
1025370
7.1
2.8
60.6
Q345B
1025570
5.6
1.2
78.6
 
1025571
6.3
1.4
77.0
A32
1026246
6.1
2.0
67.2
 
1026247
6.4
2.1
67.2
 
1026031
5.8
2.1
63.8
A36
1025734
5.5
1.7
69.0
 
1025735
5.9
1.8
69.5
平       均
6.4
2.1
66.7
  在VD热调试中,对典型钢种脱氮前后的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5。
表5 VD热调试典型钢种脱氮前后的氮含量及脱氮率
钢种
炉次
VD前w([N])/10-6
VD后w([N])/10-6
脱氮率%
Q235B
1025156
51.2
42.0
17.9
1025240
64.3
55.9
13.1
 
1025370
73.3
57.7
27.4
 
1025405
57.7
42.9
25.7
A32
1026246
81.8
72.3
11.6
 
1026247
71.0
55.7
21.5
 
1026031
72.8
58.5
19.6
 
1026033
88.8
68.7
22.6
A36
1025734
57.7
54.4
5.7
 
1025735
80.4
61.3
23.7
平       均
70.0
56.9
18.9
3对脱氧、去除夹杂影响及效果
  钢液在进入钢包前用铝强制脱氧,使钢液中溶解的氧急剧下降,一般可由700×10-6下降到50×10-6左右,但钢中总氧量下降并不多,氧仍以氧化物夹杂形式存在于钢中,经真空处理和底吹氩搅拌后钢液w(O)可达到(5~20) ×10-6。在一定范围内吹氩搅拌强度越大脱氧速度越大;真空处理时间越长,钢水中发生的气泡成核越多,使悬浮在钢水中的微细氧化物夹杂充分聚集、析出上浮,从而使脱氧速度增大。VD热调试中典型炉次的脱氧效果如表6。
表6  VD热调试典型钢种脱氧前后的氧含量
炉次
VD前w([O])/10-6
VD后w([O])/10-6
1025156
54.1
22.5
1025240
51.0
23.0
1025370
60.6
30.6
1025570
27.3
15.9
1025571
16.8
11.6
1026246
35.5
24.0
1026247
38.5
12.9
1025735
50.0
25.5
 
  钢液在真空中长时间的搅拌,使钢中夹杂物有充分聚集、长大、上浮的机会,与LF精炼过程钢水试样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相比,经VD处理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减少,尺寸变小,VD处理后钢水试样中非金属夹杂物绝大多数在10μrn以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向低熔点塑性夹杂物转变,明显提高了钢液的洁净度。
4结论
  (1) VD平均真空脱氢率为66.7%,最高脱氢率达到78. 6%,真空处理后的平均w([H])为2.1×10-6,最低w([H])达到1.2 × 10-6。影响真空脱氢率的主要因素有真空处理时间、搅拌氩气流量、渣量。
  (2) VD平均真空脱氮率为18.9%,最高脱氮率达到27.7%,真空处理后的平均w([N])为56.9×10-6,最低w([N])达到42×10-6。影响真空脱氮率的主要因素为钢水中[O]和[S]含量、脱碳量、脱氢量、真空处理时间、搅拌氩气流量。
  (3) VD具有良好的脱氧和去除夹杂物的能力,VD处理前钢中平均w([O])为41.7×10-6,VD处理后钢中平均w([O])降到20.7×10-6;VD处理后钢中夹杂物总量,颗粒尺寸和夹杂形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影响因素为搅拌氩气流量和真空处理时间。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