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炼钢
RH一TB精炼处理超低碳钢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7-10-27]  作者: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2002
 
0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轿车用IF钢需求量大增。鞍钢在冶炼、轧钢设备改造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高附加值IF钢。鞍钢于2001年底进行了IF钢的冶炼试验.但RH脱碳成为限制环节;2002年立项研究,在试生产中逐步摸索出快速提高RH真空度、增大驱动气体流量等深脱碳的方法,形成了R H脱碳技术。
1影响RH脱碳因素的分析
1.1脱碳反应热平衡
  脱碳反应热力学平衡公式为:
  [C]+[O]=CO
  超低碳钢水以无限稀溶液为标准态,1873K时.可整理出下式:
  P[C]·P[O]=0.0024PCO   
  当PCO降至110Pa时.能得到[C]≈0.01%的平衡浓度。但RH处理终点碳浓度高于此值,说明脱碳受动力学条件限制,增大脱碳反应速率成为关键问题。
1.2脱碳速度常数及环流速度
  据文献介绍,脱碳反应速度常数Ke可用下式表示:
  Ke=(Q/W) ×ρ×αKe /(Q+ρ×αKe)
  式中Q—钢水环流速度,kg/s;
  W—钢包内钢水量,kg;
  ρ—钢水密度,㎏/m3;
  αKe—脱碳反应容量系数,m3 /S
  由上式可知,增大环流量可提高反应速率。
  据K uwab ar a的研究.环流速度Q可用下式表示:
  Q= η·D4/3G 1/3·T·ln(Po/P)
  式中η—常数,7.44×103;
  D-RH浸渍管内径,m;
  G—驱动氩气流量,m3/s;
  T-钢水温度,K;
  Po—吹入氩气处的静压,Pa;
  P—槽内压力,Pa。
  由上式可知,增大浸渍管内径、驱动氩气流量和提高真空度等可增大环流速度。
1.3内部脱碳
  根据K uw abura内部脱碳模型.桶口善彦推导出真空槽内部脱碳的碳浓度公式:
Cv=(P+ Pco)/(K·Ov)
  式中Pco—CO气泡生成压力,Pa;
  K -C与O反应的平衡常数,×l02Pa% ;
  Ov—真空槽内钢液氧浓度,%。
  由上式可知,提高真空室的真空度及把氧浓度高的钢液快速输送到反应区,有利于脱碳。可以充分利用中期脱碳速度快的特点.实现深脱碳。
1.4对RH精炼用钢水的要求
  日本钢管公司技术中心铃木干雄博士介绍了日本钢铁厂生产IF钢时,转炉结束和RH精炼过程钢中[C]、[O]含量的合理控制,见图1所示。
图1 转炉结束和RH精炼过程[C]和[O]含量的合理走势
  转炉冶炼终点和RH精炼前控制[C]和[O]含量对RH精炼效果有重要的影响。鞍钢1~3号复吹转炉底枪被堵死,转炉冶炼终点要求的温度和[C]含量虽然达到要求,但氧含量未达到要求,导致转炉负荷增加和钢水过氧化。钢水进入RH时,平均[C] = 0.0343% ,[O] = 0.0849%。如果控制不合理使RH精炼不顺,会造成RH过程脱碳速率慢或温度不当,延长RH精炼时间。2改进RH精炼脱碳工艺
2.1试验初期
  在RH处理试验初期,由于[C],[O]反应剧烈,曾引起钢水喷溅。为了防止喷溅.必须控制压力操作。当时,真空度达到200P a以下的时间较长,一般在9~13min,影响了脱碳效果,并延长了处理时间。RH处理结束时,碳含量最低达0.0019%、最高达0.0066%、平均为0.0047%。
2.2实施RH脱碳措施
  (1)清除真空槽内的冷钢和残渣
  在RH处理IF钢之前,先处理1炉低碳钢,熔化掉真空槽内的冷钢和残渣,同时测试真空度及真空槽内耐材温度。
  (2)快速提高真空度
  采用手动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快速提高真空度,使真空度达到200Pa以下的时间缩短到4~8min,加快了脱碳初期的反应速率,强化了RH初期脱碳效果。
  (3)增大反应界面
  最大驱动气体流量由90m 3/h提高到120m3/h,再提高到140m3/h,增大环流速度,把高浓度[C],[O]快速输送到反应区,同时大量微小氩气泡增大了[C]与[O]反应界面.提高了反应速率。应充分利用中期脱碳速度快的特点,达到RH深脱碳的目的。
  采取上述措施后,RH脱碳取得了良好效果,既加快了内部脱碳,又强化了表面脱碳。RH脱碳与时间的关系见图2所示。处理结束时,碳含量最低为0.0016% ,最高为0.0050% , 月平均为0.0026%。
3顶渣改质
3.1 Als损失
  RH脱碳结束后加铝,一部分用于脱氧,另一部分在钢中形成成分铝(按100%计算)。研究加铝量与熔炼成分中Als的关系时,铝的收得率最高为70% ,最低为25%,波动很大。分析中发现,铝的损失与RH处理前钢水的初始氧浓度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见图3所示),即随着钢水初始氧浓度的提高,铝的损失增大。
  RH精炼脱氧后,钢水中[O]浓度极低(0.0001%~0.0003%).不可能再度消耗Als,只有外来氧连续地向钢水中传递,才能引起钢水中[Als]很高的损失,由此推断为钢包顶渣氧化性强所致。在RH处理的不同时间,取钢包渣样,渣中(FeO)的变化见图4所示。
图2 钢水中碳含量与脱碳时间的关系
图3 Als损失与钢水初始氧浓度的关系
图4 顶渣(FeO)变化趋势
图中曲线代表不同罐钢水渣样中FeO含量情况
  此时钢包顶渣如同“蓄氧池”,氧不停地向钢水中传递,使3[O] + 2[ Al] →( Al2O3)反应持续进行,在钢水中产生大量微小的Al2O3夹杂,且不易上浮。渣中(FeO) ,(MnO)含量越高,钢水中Als损失越严重,见图5所示。且[A1s]更难以控制。
3.2顶渣氧化性对钢水中T[O]的影响
图5 Als损失与渣中FeO、MnO含量的关系
  RH处理结束后,取钢水样和钢包顶渣样.钢水中T[O]与顶渣中T(Fe)的对应关系见图 6所示。说明随着顶渣氧化性的提高,钢水中T[O]含量增大。
图6 顶渣T(Fe)与钢水中T[O]的关系
3.3顶渣改质
  转炉炉后加改质剂进行顶渣改质,顶渣中T( Fe)含量平均由24%降低到19% 。 RH处理结束后,钢水中T [O]平均由0.0045%降低到0.0035%。
4结语
  (1)依据K uwab ar a等对RH脱碳机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RH脱碳的因素。
  (2)试生产中,逐步摸索出快速提高RH真空度和加快脱碳初期的反应速率的方法,以增大驱动气体流量,达到RH深脱碳的目的。碳含量最低达0.0016% ,最高达0.0050% ,月平均为0.0026%。
  (3)进行顶渣改质,顶渣中T(Fe)含量平均由24%降低到19% 。RH处理结束后,钢水中T[O]平均由0.0045%降低到0.0035% 。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