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综合
在“竞合”中实现钢铁行业的和谐发展
发表时间:[2008-04-26]  作者:刘航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3281

 

 

    一篇来自邯钢130万吨冷轧薄板工程运行的报道,之所以吸引了编者的目光,不单单在于其针对生产运行难点而进行的一项项攻关,更重要的,是记者在“感言”中发出了对我国钢铁行业由“竞争”走向“竞合”的呼吁。

    两会期间,一位来自钢铁行业的政协委员就曾指出:“在钢铁企业之间,由于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开展合作项目的可能性很小。”另一位委员也指出:“企业在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偏向于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竞争力的个性技术的开发,而对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则显得动力不足。”显然,这会制约我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甚至影响到钢铁行业的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而早在几年前,有识之士就曾经呼吁,国内的钢铁工业只有加速从“竞争”走向“竞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争的结果不是你输我赢,就是我输你赢;而竞合的结果则是我赢你也赢。这种双赢并非洋溢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完美,而是实实在在的和谐发展。竞争的本质是“争”,以胜负为目的;竞合的本质是“合”,以互利双赢为目的。竞争与竞合中虽然都存在一个“竞”字,但是后者较前者更良性、更有序,有助于企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地成长。

    从历史上看,通过竞合使行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案例很多。日、韩的钢铁企业当为离我们最近的典范。以日本为例,新日铁、住友金属、神户制钢等企业在日本国内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在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实现了产品的互委生产、原材料的相互供应,甚至是客户的共同拥有和交叉持股,这些都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即使与新日铁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JFE,也在产品结构上避开了与新日铁的重叠,将无序竞争降到最低的程度。与此同时,新日铁凭借与韩国浦项制铁的友好关系,与其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甚至联合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形成同盟。他们的合作也从根本上成为支撑日、韩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这方面,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已经有了新的迹象。20075月,“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种由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合作战”的方式,可以实现对人才、设备等优势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自主创新的实际效果,有望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进而对钢铁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而武钢与华菱湘钢为大胜关长江大桥合作开发生产高强度桥梁钢板,也有着竟合的示范意义。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企业间,甚至是同一集团旗下、同一区域内企业间严密的技术封锁与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国的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往往局限于“单打独斗”,还没有形成“合力”。

    事实上,这种竞合意识的缺失,不仅仅存在于技术创新领域。比如,在市场竞争领域。

    有些时候,企业间的竞争是不计成本的,“价格大战”一词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市场现象。我国家电企业痛心疾首的发展之路就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但其所应引起的警示似乎还没有深入人心。而美国钢铁业的重组之路,同样带给我们有关“竞合”的思考。上世纪末,由于过度竞争,以及对国际化竞争缺乏认识,美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被压缩,数家历史悠久的钢铁企业破产,钢铁行业出现较大滑坡。在此情况下,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和财团趁机重组了破产的钢铁企业,使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美国钢铁业的重组也由此展开。虽然这种过度竞争会对行业重组起到变相的促进作用,但其对产业所造成的损害,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承受得起的。因此,这并非中国钢铁业实现产业重组与升级的理想之路。我们必须以竞合的心态,寻求产业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尽力延长钢铁行业本轮的上升势头,从而支撑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同样,竞合观念的缺失也存在于并购重组领域。

    在商业并购的案例中,最终导致失败的往往并不是收购本身,而是整合。很多以规模为目的的并购最终败于整合,就是由于缺乏这种“竞合”的指导思想。阿里巴巴和雅虎、达能和乐百氏、明基和西门子,这些整合失败的案例近在眼前。特别是两家实力相近的企业间的并购,往往由于企业间对于主导权的“竞争”,使企业长期“联而不合”,丧失了原本的双重优势,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也使企业

的联合重组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笔者在Google上以“联而不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大部分搜索结果都直指钢铁行业。虽然这不能表明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全貌,但我们的并购重组在“合”的层面上确实存在问题。由此,我们希望最近成立的山东钢铁集团,以及将在今年进行的宝钢重组广钢和韶钢、武钢重组柳钢,甚至是鞍本联合等案例,能够给我国钢铁行业在并购重组方面树立真正“合作共赢”的典范。

    今天,中国钢铁业正以不断强大的形象,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浪潮中.我们需要以更广阔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审视世界的舞台,审视自身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争”一“合”间的取舍,体现的是胸怀,是眼光,是实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策略。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