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综合
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和循环经济
发表时间:[2007-09-18]  作者:张群 邵球军 李岭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3353

    钢铁工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2006年,我国的钢、铁、材产量均突破了4亿吨,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全国粗钢产量419亿吨,同比增长1848%,钢材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结构明显改善,节能降耗取得了新进展,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控制,全行业实现利税创造历史纪录。然而,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增加;煤、电、水、运力等资源瓶颈的约束日益严重;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行业平均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对“十一五”期间单位GDP的能耗要下降20%,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量要下降10%的发展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钢铁工

业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1.钢铁生产增幅回落,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但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取得了可喜变化,主要表现为钢铁生产增幅回落,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基本平衡。在“十五”期间,我国粗钢生产年平均增长20%以上,2005年粗钢产量增长达246%,而2006年粗钢增长1848%,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612个百分点(见图1)

    但是,2006年国内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展缓慢,仍然需要继续调整。一是我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与国际上跨国钢铁企业迅猛整合的势头相比进展迟缓,困难重重。二是民营的小型钢铁企业产量增长,比大中型企业快了近一倍,导致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三是由于市场拉动、地方保护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进程放慢,总量控制不到位。四是钢铁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仍然任重而道远。


  2.钢铁行业平均能耗仍然较高

    钢铁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74105公斤标煤/吨,比2000年下降18895公斤标煤/吨,五年降低能耗2032%。吨钢耗用新水803m3/吨,比2000年减少1721m3,吨,五年降低水耗6819%。吨钢耗电由上年45931千瓦时降到45224千瓦时,节电151%。尽管我国钢铁企业平均能耗有所降低,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表1),据最新出版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近10年来钢铁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能源消费量的比率一直在12%~15%之间,钢铁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全部工业平均值的3倍以上,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还很大。


  3.资源约束日益严重

  (1)铁矿资源不足,对进口矿依赖程度加剧

  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对铁矿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的铁矿石虽然量大但品位较低,目前每年只能维持2亿吨生铁产量的需要,难以满足加速增长的矿石需求。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对进口矿石的依赖程度随之不断加大,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资源保障程度日益降低。具体数据见图2


    (2)煤、电、水资源不足

    在焦煤和焦炭方面,尽管随着炼铁技术进步,我国钢铁行业焦比进一步下降,但由于钢铁生产总量加速增长,对焦炭的需求持续超过国内焦炭产量增长速度,特别是肥煤和主焦煤还得通过进口来满足。

    在电力消耗方面,近年来钢铁工业用电增长速度基本上呈加速上升态势。从20002004年,钢铁工业的用电量由1126亿千瓦时增加到2198亿千瓦时,增长了952%。在电力缺口较大的华东地区,缺电使电炉炼钢20%~30%的生产能力不得不处于闲置状态。

    我国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20002004年水资源总量由277万亿m3下降至241万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由2193m3下降到1856m3。工业用水占全国总取水量的20%左右,其中钢铁工业是耗水大户之一,仅次于火力发电、纺织印染、造纸。此外,由于我国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污染不仅严重恶化了河流的水生态系统,而且也造成了可用水量的不断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4.铁路运输和港口接卸能力不足

    作为资源消耗密集的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的配套需求大。一般而言,钢铁企业每生产1吨钢就需要5吨的运力相配套。而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钢铁工业的大宗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港口。以铁矿石为例,国内铁矿石运输主要依托港口后方铁路,运抵各个钢铁企业,铁路运送的铁矿石占铁矿石总量的80%以上,只有不到20%的铁矿是依靠公路和水上运输的。但近年来我国铁路运力年均增速不到10%,铁路货车增长量仅2%左右,而钢铁工业增长幅度连续多年超过20%,铁路运输与高速发展的钢铁工业矛盾越来越突出,2004年装车满足率只有50%,左右。

    铁路运力不足,使得近年来铁矿石进口后滞港、压港的现象日趋严重。据统计,2004年青岛港、北仑港、湛江港、秦皇岛港、烟台港等主要铁矿石接卸港压港的铁矿石都超过了200万吨,压港时间平均1020天。

    5.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钢铁企业作为工业污染大户之一,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钢铁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全国比例如下:

    (1)废气。2005年全国工业按行业统计废气排放量为268052亿标m3,其中钢铁工业为57134亿标m3,占全国比重21.31%。

    (2)SO22005年全国SO2总排放量2549万吨,去掉生活部分,全国工业按行业统计总量为19805万吨,其中钢铁工业1465万吨,占工业排放总量74%。

(3)烟尘。2005年全国烟尘排放量为1183万吨,去掉生活部分,全国工业按行业统计工业烟尘排放量为8549万吨,其中钢铁工业71万吨,占工业排放总量8.3%。

    (4)粉尘。2005年全国工业按行业统计粉尘排放量为8281万吨,其中钢铁工业1296万吨,占工业总排放量1565%。

    (5)废水。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243亿吨,其中钢铁工业184173亿吨,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53%。COD吨钢排放量228克。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已局部得到控制,部分企业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国钢产量增速很快,特别是小型落后的钢铁企业环境污染仍在恶化,污染物总排放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使得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保护的任务仍很艰巨,环境问题已成为钢铁行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

    1中国钢铁工业还有发展空间

    尽管中国钢铁消费增速减缓,但基于以下原因,仍然可以预测中国钢材消费将持续增长,中国钢铁工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中国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钢铁工业还有发展空间。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2010年前,中国的发展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预测2010年可接近2000美元,仍属于低中等收入国家之列。按中央制订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7%一8%,对基础原材料需求也将不断增长。(2)中国城镇化尚未完成,钢铁工业还有发展空间。(3)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新的钢铁市场需求。(4)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带来钢铁的新需求。(5)钢材及其制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增加外,还会不断扩大出口,包括大量与消费钢材密切相关的机械制造、造船、汽车、集装箱、家电等的出口。(6)要补充淘汰的产能。

   


    2.中国钢铁工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由于中国钢铁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来自政府、竞争对手、上下游产业链的压力,为了降低原燃料和水资源消耗,搞好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使钢铁生产的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增加转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上来,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决定了中国钢铁行业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钢铁行业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批试点行业。同时,钢铁行业又是国家资源消耗的大户,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潜力巨大,应该利用工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实现新的突破。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环境负荷压力大,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钢铁工业的环保支撑技术研发投入远远不足,环保技术推广和普及程度低,因此,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加快推广先进环保技术,实行绿色制造,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是减轻钢铁工业环境负荷的必然选择。


三、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建议

    1.坚持清洁生产

    坚持清洁生产,实现由治理污染向预防污染转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具体的清洁生产控制体系见图4

    2.提高产业集中度

    一是严格规范市场准人条件,提高钢铁产业的进入门槛,特别是提高技术、规模和环保要求;提高企业折旧率,增强企业持续投资能力。这样,各类钢铁企业在统一的产业政策环境下竞争,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国家应支持发展条件好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加快结构调整,鼓励现有企业联合重组,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提高钢铁行业整体竞争力;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大力推进跨省市、跨地区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上,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实行专业化分工,避免盲目投资和盲目扩大产能;应充分发挥特大型钢铁企业的综合优势和骨干作用,有重点地支持中央企业宝钢、鞍钢和武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发展成5000万吨以上的钢铁集团,以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目的。

    三是合理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减少特大城市市区和风景名胜地区钢铁规模总量,将钢铁工业重心逐步向发展条件好的沿海地区转移,可以考虑在南方沿海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新建几个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厂,这样可以快速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度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是政府应采取货币和财政等宏观政策,间接地调控和引导企业。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协调和照顾各方面利益以减少联合重组的阻力。

    3.加强技术创新

    建立循环经济运行体系,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钢铁企业应坚持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跟踪世界钢铁工业前沿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实现装备大型化、现代化和国产化。同时,应加强产品创新,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发展新型高效钢材,力争使钢铁产品实物质量和能耗排污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提高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期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目标,建立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鼓励重点钢企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集中优势资源、财力、物力进行重点突破,避免重复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从而快速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对某些具有共性的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应由国家主导研发,以加快开发速度,并快速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

    二是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跟踪并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世界最新技术创新信息,使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够快速找准方向,避免走弯路。

    三是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应鼓励大型装备和设备的国产化,限制重复引进设备和技术。建立引进技术和设备的评估体系,禁止引进不符合循环经济运行要求的技术和设备。对功能和质量相当的国际和国产设备,应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对确实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与引进企业签订限期消化吸收的责任书,定期考察,列入干部考核指标。

    四是积极鼓励和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国产大型设备的研制开发和销售,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只有市场的肯定和成功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推动我国大型装备和设备的国产化,才能为我国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张群为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