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摘要:为了研究改进型H11钢生产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规律,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统计分析了夹杂物的类型、形貌及尺寸。结果表明LF精炼时加入硅钙粉,Al2O3和MgO·Al2O3改性为xCaO·yAl2O3·zMgO,VD后以低熔点xCaO-yAl2O3(—MgO)为主。而浇铸时低熔点钙铝酸盐上浮,钢中残留未变性的MgO·Al2O3,锻后成品中夹杂物类型不变。精炼过程中氧、铝含量逐渐降低,同时夹杂物尺寸也在逐步减小,锻造后夹杂物的平均尺寸为3.2um。根据试验结果与钙铝酸盐生成的热力学平衡曲线,LF精炼结束时钙铝酸盐成分介于12CaO·7Al2O3与3CaO·Al2O3之间,VD结束后形成的低熔点钙铝酸盐成分接近3CaO·Al2O3。热力学计算表明,将[Ca]质量分数控制在0.00095%与0.004%时,就能使Al2O3类夹杂物变性为低熔点钙铝酸盐。 关键词:Ca处理;演变规律;夹杂物;钙铝酸盐;热力学模型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100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