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调整过剩产能:自2008年以来,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大面积开工,包括道路、桥梁、机场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对地方来说,这无异于上项目的“发令枪”。
5年以来,关于当时的这个做法带来的效应议论纷纷,不仅如此,对于“4万亿”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反思还没结束,从2012年开始,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再度兴起。
事情有了变化,到了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争议“4万亿2.0版”
是什么导致现在的产能过剩,只是2008年那一场四万亿投资?
回想2008年那场大投资,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支持投资项目投资有所加快,各级发改委也悄悄加快了基建投资项目的审批速度。以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投资重点,落地开花。
被娴熟运用的拉动经济手段很快有了效果,在“出手要快、出手要重”的口号下,截至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7.4万公里,其中近1/4是在2008年以后修成的。
不过,除了2008年那场刺激经济的举措,到了2012年,持续的投资仍然较为庞大,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4月份开始,黑龙江抚远、新疆石河子、甘肃庆阳、重庆江北等机场建设项目,先后获得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批复。
随后,内蒙古阿拉善盟通勤机场、四川阿坝红原机场的环评报告也获得批复,预计投资规模在600多亿元,除机场外,发改委还集中核准了一批水电站项目。
同年5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继续出台支持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将“十二五”关于铁路、节能、农业和西部基础设施等相关关键性项目抓紧实施。
虽然官方极力否认“4万亿2.0版”的说法,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尽管更多的清洁能源等项目获批,但大部分获批项目仍然集中在钢铁、基建等领域,基本和上一轮四万亿投资所投入的项目类型无特别明显的差异。
5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刚刚正式核准了总投资近700亿元的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与湛江钢铁项目同一天获批的还有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两个项目合计投资近1400亿,此外首钢也有项目获批。
事实上,如果说2009年地方还对项目饥渴,2012年时的情境已经急转直下,此时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已开始显现,汽车和房地产两个龙头产业也陷入低迷。过剩产能无力消解,使得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利润也随之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IMF在2012年的国别评估报告就指出,即便在2008年危机前,中国产能利用率最高时期为80%左右。经济危机中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得产能利用率在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仅有60%。
过剩难解
地方政府对GDP 的狂热追求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规模重复建设,成为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推手,中央政府从过去一直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不得不直面产能过剩问题。
仔细观察,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产能问题的表述也发生着变化。
进一步调整过剩产能在2007年以前,多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引注,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外需下滑,在“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抑制过剩产能”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背景提出。
到了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提出“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虽然化解产能过剩被当做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投资惯性的推动下,产能不但没有被削减,反而大步跃进。
日信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根据资本存量方法计算,2002年以来,我国产能利用率一直接近80%,经过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一系列经济支撑型项目上马,从2010年开始,产能利用率从63.5%、61.0%降至2012年的57.8%,到了2013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数据滑至54.7%。
经历一轮强劲的产能扩张之后,短期内中国无可避免地要展开新一轮的去产能周期,已成为共识。
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重化工行业, 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
6月19日,李克强召开会议指出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显然,这是一个相对的有效的方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网站浏览--http://www.gtj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