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从攀钢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和钛业公司共同完成的“含钛炉渣生产高品质钛白”项目,在钛业公司钛白粉厂成功进行了工业试验,含钛炉渣酸解率平均为95.0%,生产的金红石钛白产品达到R258质量指标。
据悉,含钛炉渣是非高炉冶炼的副产物,其中钛含量约占选矿用钒钛磁铁矿原矿中总钛的50%。采用攀钢现用的高炉炼铁技术,铁精矿中的钛全部进入高炉渣,不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因此,国家立项开展“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效分离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攀钢投资建成了年处理10万吨钒钛磁铁矿的“转底炉直接还原—电炉深还原”示范工程,旨在开发既能将铁精矿中铁和钒全面回收利用,又能将其中的钛转化为可以经济利用的含钛炉渣,大幅度提升攀西钛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含钛炉渣中钛含量较低,而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和氧化镁含量非常高,以这种高杂质钛原料生产钛白,将对生产操作及产品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研究院和钛业公司紧密合作,经过各单位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本次试验冶炼含钛炉渣约120吨,平均酸解率为95%,钛白初品质量100%达到R258水平,且优等品的比例不低于以钛铁矿为原料生产钛白的品级率。试验首次实现了铁精矿中钛资源的工业规模级利用,贯通了非高炉冶炼全流程,并形成了专有成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