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钢竖炉通过一系列改造,包括:本体结构优化、增设生球炉外预干燥、改造造球筛分系统和烘干炉燃气系统,配加炼钢污泥,实施大风量、大煤气操作,以及严格生产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竖炉作业率和利用系数,同时解决了提高产量与保证质量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球团竖炉利用系数改造生产操作
l 前言
1998年八钢新建8 m2竖炉1座,设计能力为年产球团矿30万t。随着新建高炉的相继投产,对球团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球团矿产量,以缓解高炉炉料紧张状况,成为了八钢竖炉生产组织的首要任务。为此,竖炉车间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改造,历时7年,使利用系数从1999年的5.22 t/(m2·h)提高到2006年的7.81 t/(m2·h)(见表1)。2006年年产球团矿53.23万t,在全国同类型竖炉中单炉产量排名第三,利用系数名列第四,日历作业率位列第一。
2提高利用系数的实践
2.1 改造烘干炉燃气管道,提高混合料烘干效果
竖炉使用煤气的地方主要是其本体和干燥炉,因竖炉本体改造后实行大煤气、大风量操作,煤气供应出现缺口,影响到精矿的烘干作业,致使造球控制难度增大,给生产带来较大波动。2005年我厂为烘干炉单独架设了一条焦炉煤气管道,解决了这个矛盾。通过调节烘干炉的废气温度将混合料水分控制在6%~7%,料温控制在35~45℃,使生球强度明显改善,竖炉利用系数大幅度提高。
2.2配加炼钢污泥有利于造球操作
2004年初,通过试验室试验用浓度为27%的炼钢污泥浆直接喷加到造球盘内,取代在造球过程中添加的部分工业水。由于污泥浆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替代部分膨润土。图1显示当膨润土配比在1.8%~2.0%,且配比一定时,喷加污泥浆后,生球的落下强度指标远远高于没有喷加时的指标,并随污泥浆浓度提高,落下强度升高幅度加大。
2.3改造造球筛分系统,提高生球质量
我厂要求生球的粒度为8~16 mm,两个造球盘规格一样(为Ø6 000 mm)。通过摸索实践,将造球盘大刮刀刀杆增加3根,使底料控制合适,造球用水改为加小水梁循环热水,不仅使水耗降低,而且还提高了物料的表面活性,使成球条件得到改善。为保证生球粒度,将辊筛筛辊由原来的19根增至23根、间隙由8 mm调至10 mm。经过这些改造,保证了生球粒度均匀,12.5~16 mm粒级由72%提高到80%以上,落下强度达到平均4次/0.5 m,且生球表面光滑,水分稳定。
我们要求生产过程中两个造球盘造出的生球粒度均匀稳定,具体的保证措施是:一个造球盘一个人盯守,根据炉体上部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生球量。这样一来,生球的粒度稳定性明显提高,半小时料量波动不超过2 t,成品球的外观有也所改善,碎球减少,生产也更加稳定,竖炉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2.4实施大煤气、大风量操作,优化竖炉焙烧参数
竖炉的产量与煤气量和风量成正比,煤气量和风量越大,则产量和利用系数越高。2003年,我厂在竖炉本体改造的同时,对煤气系统和风机系统进行了相应的升级改造,具体方案如下:
1)新增一台A1350-1.28离心鼓风机作为助燃风机,该风机的性能如下:电机功率:250 kw,电压:6 000 v,风量:21 000 m3/h,可以满足扩容后风量15 000 m3/h,风压22 000 Pa的生产需要。
2)新增一台A11000-1.28离心鼓风机作为冷却风机,代替原来的AI700-1.25风机。该风机的性能如下:电机功率:630 kw,电压:6 000v,风量:60 000 m3/h,可以满足扩容后风量48 000 m3/h,风压22 000 Pa的生产需要。
3)原电除尘主风机型号Y4—73—11N018D,电机型号:Y355—6,功率:N=250 kw;改造后风机型号Y4—73一13NO22D,电机型号:Y400—8,功率:N=280 kW,电压:6 000 V。
4)增加一台D250—11—2离心式煤气加压风机。改造后,煤气量、助燃风量和冷却风量有了较大提高,球团干燥和焙烧的热量充足,为大煤气、大风量的竖炉操作创造了条件。
改造后,废气量充足,球团焙烧、排料均匀。燃烧室压力也从原来的13 000 Pa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4 000 Pa左右,确保了喷火口喷出热废气的强度和为球团焙烧提供足够的热量。根据生产情况适当控制冷却风量,减弱其对焙烧带的影响。尤其在开炉生产时,炉内蓄热不足,冷却风过大会对炉内焙烧气氛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上述措施,改变了每次检修后复产时生产反而不顺的局面,实现了复产后生产调整的快速到位与顺行。
2.5优化竖炉本体
随着八钢竖炉技改的深入,特别是加压机改造后,竖炉本体成为制约其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通过系统考虑,决定利用同步检修的机会对竖炉本体实施全方位改造。
在保持炉壳不动的情况下,对竖炉本体砌砖作如下改造设计:加大炉膛横向和纵向尺寸,增大焙烧面积;适当提高冷风口和导风墙高度,喷火口下移,使焙烧带增高了O.27 m;适当抬高烘干床,扩大其面积,扩容后烘干床面积增加了6.25 m2,焙烧面积增加了2.13 m2,对竖炉产能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考虑到扩容改造后产量提高,喷火口以上炉衬全部选用耐高温、耐磨和高强度的磷酸盐砖。
2004年7月,将烘干床角度由400调整为370,使烘床中下部料层厚度减小了78 mm,减轻了小水梁的荷载,而且热废气穿过料层的阻力减小,生球干燥效果增强,保证了干球入炉,大大减少了因生球爆裂而产生的粉末。球团矿成品率由改造前91.6l%提高到改造后的93.67%。
2.6循环水路线的改进
改造前,小水梁与齿辊、冷却壁、圈梁共用一个水冷却系统,冷却水采用闭路循环;改造后,改为开式溢水循环,大大降低了管道压力,增加了冷却水流量,提高了水冷效果。完成冷却作业后,冷却水自动回流溢出,进入接水槽,流人回水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水质差造成小水梁内腔堵死而影响其冷却效果。采用开式溢水循环冷却方式,还可以利用水的压力将小水梁腔内的沉淀物冲出,从而有效保证了小水梁的冷却面积和冷却效果。此外,小水梁后的一部分温水可供造球用,既有利于造球,又能监控供水情况。由于小水梁、齿辊、圈梁等部件和设备的冷却效果改善,故障减少,作业率提高,为竖炉提高利用系数打下基础。
2.7用带冷机热废气炉外预干燥生球
竖炉球团矿的产量与人炉前生球的水分含量关系密切,生球水分越低,烘干速度越快、烘干时间越短,产量越高。所以,能否在生球人炉前脱除一部分水,对提高竖炉产量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烧结分厂将带冷机1#~4#除尘罩的热废气经除尘后,由引风机引入13#通廊尾部的管道中(管道架设在廊顶,且带有鸭嘴状喷嘴),然后经喷嘴喷到13#皮带的生球表面上,对其进行干燥。喷嘴与13#皮带垂直布置,距离为200 mm,这样可提高生球脱水效率。该项目实施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喷嘴末端热废气温度平均为125℃,经此干燥后生球水分降低约1.2%,生球在烘干床上的干燥时间缩短约3.2%,球团矿日产量提高30 t左右。按此计算,每年可增产1万t左右。改造后,球团抗压强度和Fe0指标也明显改善,见表2。
2.8严格管理,实行标准化操作
针对各班在操作上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和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分厂积极推行标准化操作,建立了三级工艺纪律检查。对违反工艺纪律和不按标准操作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严重违反标准和工艺纪律的人员和当班值班长进行考核。通过工艺纪律检查,使职工养成按标准操作的习惯。
分厂坚持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生产例会,对本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引导各班职工通过相互交流,消除分歧,统一思想,统一操作;遇到分歧较大,难形成共识的问题,则由分厂技术部门组织职工进行专题分析与讲座,在统一认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每月产量、质量,结合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对值班长进行业绩考评,年终总评实行末尾淘汰制。
3结论
八钢竖炉通过一系列改造,优化生产操作和严格生产管理,大幅度提高了利用系数和作业率,2006年产量达到53.23万t,较好地满足了八钢高炉生产的需要。在提高竖炉产能方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单炉产量突破50万t的8 m2竖炉之一,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张则岗李东林谭哲湘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