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过对邢钢竖炉投产6年来的生产进行分析,找出近几年在生产组织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主题词 竖炉 稳产 高产
1 前言
邢钢烧结厂现有8m2竖炉两座,为2001年3月份建成投产,年设计能力生产60万吨铁球团矿,配套2台Φ3.2*5.4润磨机、Φ2.4*18烘干机1台、Φ5.5圆盘造球机6台、D700—13—2冷却风机2台、D250—11—2助燃风机2台、30m2轻型带冷机两台。
从01年至今,邢钢竖炉始终坚持“以稳产促高产、逐步提产”的生产方针来指导生产。在这6年中,邢钢竖炉产连年大幅提升,2006年完成90.7万吨,超设计能力60%以上。进入2007年,1~6月份产量球团矿成品产量完成45.7万吨,今年预计完成92万吨。具体可见表一。

2 邢钢竖炉的工艺配置

3 邢钢竖炉以稳产求高产的实践
3.1保持竖炉用原料的稳定
邢钢竖炉投产初期,曾经使用过本地酸性精粉、本地碱性精粉、印度精粉、东北酸性精粉、唐山酸性精粉、秘鲁粉等多种原料,由于原料品种多,原料成份各不相同,而且供应量偏少,对竖炉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稳定带来不利,工艺参数摸索不定,调整频繁。
随着对竖炉工艺认知程度的增加,后经过采购部门的努力,原料品种逐渐固定下来,目前只使用两种精粉生产。另外,在膨润土使用上也由最初的三家减少到目前仅使用一个产地的膨润土。

原料品种的稳定,对我厂竖炉稳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工艺摸索朝者更加有力的方向发展,竖炉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竖炉利用系数达到7.2t/m2·h以上,转鼓强度达到94.3 %。
另外,原料品种稳定后,竖炉原料实现分垛堆放,用料成份更加稳定。用料的稳定,也更加便利实现对料场的规划与管理。
3.2强化生产过程的稳定
在邢钢竖炉生产实践中,我们逐步完善了各工序间的逆向考核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细化管理,责任到人,贯穿以“小工序稳定保大工序稳定”的指导思想,实现过程管理。
在配料环节,我们要求原料的水分稳定、物料的实际配比准确符合要求。在原料含水上,执行对上到工序的问责制;在确保配料的准确上,我们严格执行变料跑盘制度,及时与核子秤数据进行校对,确保物料按照配比要求下料。
在润磨矿仓和造球矿仓的控制上,我们要求仓位要始终保持在0.4~0.6分仓位之间,同时为了进一步混匀原料,这些岗位在往仓内打料时每5分钟以倒换。
在造球岗位,我们要求生球实现“全面的质量稳定”,即:生球抗压、落下强度要稳定,生球流量要稳定。竖炉投产初期,由于对流量的稳定性不重视,给布料的调整带来极大的困难,成品质量无法保证。随着职工技能培训的不断进行,操作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生球质量的稳定。其中,生球抗压合格率达到80%以上,落下合格率达到85%以上,生球流量稳定率有最初1小时波动相差小于4吨要求缩小到目前半小时生球流量相邻差在1.5吨内。生球质量的稳定给布料岗位实现“均布匀排”操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成品球团焙烧质量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工艺参数的摸索和制定带来益处。
3.3做好设备运行稳定
设备运行的稳定,为生产系统各工艺环节实现稳定控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06年在两座竖炉中修7天的情况下,竖炉日历作业率达到97.52%,设备利用系数达到7.2t/m2·h,
在设备管理上,邢钢竖炉严格执行设备维护的“八项”标准,同时抽调专业人员对竖炉区域所用设备进行包片负责,细化检修质量责任追究。
对大型油站油站每三月进行一次油脂抽样化验,对传动部位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润滑加油,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对圆盘造球机、润磨机、烘干机等工艺设备则充分利用备用实施或生产备料间隙进行问题处理。其中圆盘造球机的检修周期为10天,停机后对球盘旋转刮刀、边刮刀、球盘底衬进行彻底处理,保证球盘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4员工的操作思想要统一
员工的操作思想要统一,目的是实现操作的稳定,尤其是在重点岗位更是如此。作业长在调整炉况上思想要统一,布料工在烘床布料、排料操作上要统一。
邢钢竖炉投产初期,炉况初期不顺,作业长、布料工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对工艺参数进行随意调整,有的班组操作喜欢使用大冷风,有的班组操作喜欢大废气量,有的班组喜欢进行厚料面操作等等,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固化的操作方针。针对这一情况,竖炉工区逐步在作业长、布料、看火等重点岗位进行统一思想、统一操作的技能培训,传授竖炉生产理论知识,统一认识,统一生产控制参数,采取“逐步稳定、逐步提升”的指导思想,最终实现了竖炉生产的长期稳定。
3.5重视炉体维护
(1)强化漏风治理,始终检查“逢修必补”的原则,安排灌浆处理,进行炉体维护。
(2)对汽化冷却系统进行攻关改造。邢钢竖炉设计初期干燥床水梁和导风墙水梁共用一个汽包,汽化冷却效果较差,且大小水梁运行相互影响。03年进行改造后,烘干床水梁采用循环冷却方法进行冷却,导风墙水梁单独使用汽包。改造后竖炉两水梁使用良好,其中导风墙水梁使用周期以达到2年以上。
(3)炉况耐材维护到位。随着竖炉生产效率的提高,竖炉炉口耐材在球团冲刷下逐渐脱落,最深处脱落40cm。炉口耐材脱落后,对烘床布料带来困难,耐材脱落严重的地方下料偏快,布料岗位无法实现“均布”操作。针对炉衬脱落,竖炉工区成立炉口耐材修补治理小组,利用停炉机会,用钢丝网和耐材进行修复,对生产的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
(4)对烘干床篦条定期进行整体更换,保证烘床透气性。
3.6实施技术攻关。优化生产工艺
邢钢竖炉投产原来进行了多项工艺攻关活动,如:造球筛分攻关,实现大小生球筛分,使得10~16mm球团粒级达到85%以上;齿辊齿片使用寿命攻关,使其达到两年以上;生球传输系统攻关,降低了生球搬倒落差,皂土消耗也降低0.1kg/t;润磨机篦板和螺旋给料使用攻关,大大降低了磨机故障率;炉体汽化冷却系统攻关,使得水梁寿命达到两年以上。诸多攻关项目的实施,也为竖炉生产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通过对邢钢竖炉近六年来的生产进行总结,笔者认为生产工序各个环节的稳定是实现高产的前提。邢钢竖炉始终坚持“稳定一提产,再稳定一再提产”的方针,两座8m2竖炉产能逐步向百万吨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