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开炉方案,开炉过程中控制适宜加风、开风VI及渣铁排放进程,开炉后及时停用锰矿、硅石、萤石等各种辅料,稳定炉料结构,调整布料矩阵,控制合理煤气流分布,较早地喷煤并坚持使用高风温,济钢3号1750m3高炉实现了安全顺利开炉和快速达产。
关键词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1概况
“十五”期间,济钢建设了1、2、6、7号焦炉,3、4号(14m2)竖炉,320m2烧结机,20000m3/h制氧机,l一3号1750m3高炉,煤气发电工程,1~3号120t转炉,中厚板二、三期工程以及冷轧、热轧薄板等项目,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能,提高产量与质量,扩大品种,调整结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3号1 750 m3高炉是联系320m2烧结机等铁前系统与2、3号120t转炉,2、3号连铸机及中厚板的纽带,它的顺利达产达效关系产量、质量、品种、结构、成本等目标的实现,关系系统平衡,意义重大。
3号1 750 m3高炉采用的主要新技术、新工艺有:皮带上料与串罐无料钟炉顶,烧结矿分级入炉及焦丁回收,砖壁合一薄壁内衬结构,铜冷却壁技术,联合软水密闭循环系统,陶瓷杯加水冷炭砖炉底炉缸结构,“轮法”炉渣处理系统,卡卢金高温顶燃式热风炉,空气、煤气热管双预热,干式除尘及TRT技术,高炉炉底、炉缸采用内衬烧蚀状况自动化诊断与报警(简称FK)系统,高炉炉体检测、控制和管理采用适合济钢厂情的高炉专家系统。
2工程质量把关
3号1750m3高炉2005年1月10日开工建设,4月2日高炉开始吊装第一环炉壳,2005年9月18日点火,9月19日生产出第一炉铁水,工程建设历时8个月零8天。3号1 750 m3高炉开炉前,1号1750m3高炉、2号1750m3高炉先后在2003年8月31日、2005年3月31日投产,因此,3号1 750 m3高炉开炉人员较紧张,进厂不足2年的工人占职工总数的65%,主控室等重要岗位75%的人员工作时间在3年之内,操作经验不足。济钢第一炼铁厂对3号1 750 m3高炉工程非常重视,4月份成立了以分管副厂长为首的项目领导小组,5月份成立了3号1750m3高炉车间,并抽调了主控室、水煤等关键岗位的部分职工,配合总公司高炉项目部全面参与3号1 750 m3高炉的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超前介入,不仅对工程进度与质量把关发挥了作用,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炉体结构、工艺流程、重要设备性能的认识与理解,为高炉开炉以及以后的正常生产从人员、技术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还在开炉前制定了周密的烘炉、装料、开炉等方案和各项预案预控措施,为高炉顺利开炉发挥了积极作用。
3装料操作
3号1750 m3高炉开炉使用了济钢自产干熄焦炭、120m2烧结矿、球团矿以及硅石、锰矿、白云石等辅料。装料前对各种原燃料进行了严格取样,对原燃料的主要冶金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见表1)。
3号l750 m3高炉管理与技术人员针对使用的原燃料情况和实际高炉内型尺寸,自编了高炉配料模型,严格进行了配料计算。高炉各部分装料情况见表2。
3号l750 m3高炉开炉时在炉缸死铁层至炉缸风口下0.5 m处用枕木填充,风口下0.5 m处至炉腹装净焦,炉腰及炉身下部4.5m间装空焦,炉身下部4.5 m以上装正常料和空焦,空焦装入比例逐步减少,逐步过渡到全部正常料。9月16日高炉开始装料,每批料均严格按照配料计算结果和事先设定好的方式装入炉内,各种原燃料的实际装料批数、装入量与开炉配料计算的设计值完全符合。装料结束时,左、右探尺深度分别为3.37 m、3.07 m。开炉后的渣铁状况说明,这次开炉配料非常成功。
3号1750m3高炉开炉后,济钢总公司原燃料比较紧张。3号1750m3高炉开炉期间,除装料使用了干熄焦炭外,全部使用湿熄焦炭与比例不等的外购焦炭。由于济钢320 m2烧结机投产晚,且投产初期产量、质量、碱度波动大,开炉时使用了120m2烧结矿,320m2烧结机投产后,120m2烧结矿与320m2烧结矿同时或交替使用,高炉变料比较频繁。高炉对焦炭负荷等进行了及时调剂,保证了炉温等操作制度的稳定,并有计划地较早停用了锰矿、硅石和萤石,有效地提高了入炉矿的综合品位,稳定了炉料结构,促进了高炉达产达效步伐。
4开炉操作
4.1 送风操作
9月18日08:00 3号1750m3高炉开始送风点火。送风后风压一度显高,料柱不透气,经两次减风坐料后压量关系趋于正常。由于干法除尘布袋箱入口温度长时间难于满足要求,19日0l:30高炉煤气引至干法除尘由Ø700 mm粗煤气放散阀放散,05:00干法除尘投入箱体,高炉煤气并入煤气总管,高炉引煤气结束。高炉引煤气后加风比较顺利,至19日中班风量2950 m3/min,风压265 kPa。20日由于加风较快等原因出现了3次悬料,之后合理控制了加风与开风口进程,加风每进一个台阶就巩固一个台阶,开风口结合炉缸均匀程度、鼓风动能进行。开炉初期送风情况见表3。10月4日打开最后2个风口后,风量加至3950m3/min,风压0.340MPa。10月5日产生铁4460.96t,利用系数2.55,风温1104℃,煤
比120kg/t,焦比430 kg/t左右,顺利达到了设计生产水平。
4.2出铁与出渣操作
高炉开炉要求科学把握出铁时间。第一炉铁开铁口时间过晚将出现憋风现象,影响加风和炉况稳定;出铁时间过早,渣铁量不足,大量渣铁淤积在渣铁沟,炉前工作量较大,将影响到下次铁开铁口时间,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第一炉铁后要根据加风进程.逐渐加大出铁频次,保证渣铁及时排放。济钢3号1750m3高炉在开炉送风14h后两铁口相继见渣,堵上铁口。19日02:58开1号(南)铁口,放铁约30t。详细渣铁排放情况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随高炉风量不断提高,炉次间时间逐渐缩短。第三炉铁后,炉次间的时间基本控制在1小时20分钟左右。渣铁及时排放为高炉顺利加风和快速达产提供了保证。同时,开炉期间炉温控制得较好,第1次铁[Si]4.18%,之后[Si]逐炉降低,至第2天[Si]顺利降到了1.50%左右,第6天降至1.00%以下,第10天降至0.50%~0.60%,而[S]一直保持了0.020%,左右,如图1所示。尤为重要的是开炉初期渣、铁物理温度逐炉提高,铁水温度至第3次铁提高到1 495℃后,基本维持在1480~1520℃,炉缸始终保持了良好工作状态。
4.3布料操作
结合送风情况,及时将由主要依靠边缘煤气流转化为边缘与中心两股煤气流,进而转化为有良好中心气流、边缘气流基本受到抑制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开炉布料调剂的基本方向,也是高炉成功开炉和顺利达产的重要条件。济钢3号1750 m3高炉根据实际送风与煤气分布状况,结合装料前及装料期间对各项布料参数的测定,开炉时使用的布料矩阵。之后,逐渐增加布矿挡位的角度或直接增加矿石挡位,即:
,使边缘气流逐步受到抑制,中心气流逐步发挥出主导气流的作用。
4.4提高风温与喷煤
济钢3号l 750 m3高炉使用风温的意识较强,风温提高的幅度掌握的比较合理,实际使用水平较高。开炉初期,高炉全焦冶炼,随炉温控制水平的降低风温由649℃逐步使用到880℃。10月2日喷吹系统具备喷吹条件后,高炉立即喷煤。喷煤后,风温迅速使用到了1100℃以上,高炉在保证热制度稳定的同时,逐步降低焦比,提高煤比。开炉第18天风温超过了1100℃,煤比超过了110 kg/t,人炉焦比降低到430 kg/t以下,实现了快速达产达效(如图2所示)。表5为济钢3号1750 m3高炉首次喷煤后快速达产达效状况。
5达产达效效果的巩固与强化
10月份初步实现了达产达效后,高炉有计划地逐步降低焦比,提高煤比,坚持高风温,并适当富氧,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基本维持在2 150~2200℃,炉缸温度充沛,铁水温度基本维持在1480~l 520℃,渣铁流动性较好。上部根据气流变化,进一步调整布料矩阵,保证了气流分布的合理性。11月份,高炉实现了利用系数2.714,风温1136℃,煤比137kg/t,人炉焦比426 kg/t,达产达效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