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钢不锈钢分公司2500m3高炉脱湿装置采用直接冷却法和一拖二的新工艺,脱湿装置投入使用后,为高炉降低燃料比、提高操作稳定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炉脱湿燃料比
l概况
宝钢不锈钢分公司2 500 m3高炉于1999年10月8日投产,经过几年的生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同级高炉中处于前列,见表1。
为了降低炼铁工序能耗、提高高炉操作稳定性,早在2002年就对高炉脱湿进行了考察,2004年年底开始设计、施工,2005年9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2脱湿装置的设计
2 500 m3高炉脱湿装置处理风量4 500 Nm3/min,是按高炉利用系数2.4,且考虑热风炉充风量200 Nm3/min设计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2。
脱湿装置采用直接冷却方式,即:冷媒蒸发器安装在鼓风机进风管道上,冷媒在蒸发器中蒸发与鼓风机进风直接进行热交换,降低进风空气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析出,从而降低空气含湿量。该方式与水作载冷剂的间接冷却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节能、体积小、系统简单(少了一个冷水循环系统)、投资省等特点。由于采取了直接蒸发冷却,蒸发器即为脱湿器,脱湿器体积要大大小于间接冷却脱湿器的体积,很好地解决了我公司在鼓风机站原
设计中没有预留脱湿装置安装场地的难题。图1是脱湿器在原有空气过滤器和风机入口管道之间安装位置。
3脱湿装置使用对高炉的作用
3.1 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化
鼓风中的水分在炉缸内发生分解反应,反应式如下:
H2O=H2+1/2[O2]一10 836kJ/m3
分解出的氧与碳燃烧,氢在高炉上部参与氧化铁的还原。同时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它必将降低炉缸热量,进而增加燃料消耗。
高炉使用脱湿装置前后1个月产量、燃料消耗变化情况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产量上升了27.51 t/d,在热风温度下降了14.35℃的情况下,燃料比仍然下降了18.40kg/t。
3.2高炉操作参数的变化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经验计算式:
Tf=1570+0.808t风+4.37W 氧一5.85W湿一4.4W煤 (1)
式中t风——热风温度,℃;
W氧——富氧量,m3/m3;
W湿——鼓风湿度,g/m3;
W煤——喷煤量,kg/m3。
从式中可以看出: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同风温和富氧成正比,而同鼓风湿度和喷煤量成反比。
大气中的绝对含湿量无论是一年四季还是一天中的24小时都是变化的。从(1)式可以看出,随着%的变化,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也随之变化。这一变化必然对高炉的炉况稳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风压、风量的稳定性上。
在自然鼓风情况下,高炉工长在操作时,常常会感觉在一天的夜班较早中班风压较低、料速较快,就是源于在自然鼓风情况下夜班的大气湿度要低于早中班的缘故。同样,每年的秋冬季节,高炉(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高炉)也容易刷新自己高炉的技术指标。
在脱湿鼓风后,由于鼓风含湿量的下降和稳定,如维持风量不变,由于高炉炉腹煤气发生量减少,高炉风压降低,压差也随之降低,高炉稳定性相对提高;如维持风压不变,高炉可多接受风量而增产。脱湿鼓风为高炉营造了一个稳定的鼓风环境。
2500 m3高炉使用脱湿鼓风前后1个月的操作参数的变化见表4,在风量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风压下降了5.37 kPa,压差下降了3.38 kPa,高炉透气性指数下降了0.02。高炉炉长、工长反映高炉脱湿鼓风减少了热制度的一个变因,同时也提升了高炉的稳定性。
3.3 对高炉燃料结构的影响
从(1)式可以看出,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同风温和富氧量成正比,而同鼓风湿度和喷煤量成反比。就此而言,脱湿鼓风可以消除(或部分消除)由于喷煤量上升造成的理论燃烧温度的下降。
许多高炉在高煤比情况下,为保持合适的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2 100~2300℃)和煤粉的燃烧率,都采用增加富氧量的方法,此方法的确为高煤比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氧气成本较高,成为高炉鼓风的限制环节。
宝钢高炉在低富氧率条件下,实现了煤半焦半的世界领先水平,一方面是具有优良的原燃料条件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常年稳定的鼓风湿度(10g/Nm3左右)。
从表3可以看出,高炉脱湿鼓风使用前后1个月2500m3高炉的煤比水平基本持平,这是由于原燃料条件相对较差,还不具备高煤比实践的条件。一旦原燃料条件改善,同样可以在低富氧率的条件下实现高煤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