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炼钢
转炉渣在铁水脱硅领域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07-11-03]  作者: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2950
 高炉铁水脱硅是实现铁水“三脱”(脱硅、脱磷、脱硫)的重要环节,铁水脱硅对实现提高转炉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冶炼纯净钢、开发新钢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以下简称宝钢)铁水脱硅采用单吹烧结矿返粉进行处理,每吨铁水脱硅剂单耗在25~27kg之间,脱硅率在60%~70%之间。本研究旨在利用宝钢转炉渣作为一种脱硅剂资源进行铁水脱硅,达到废物利用,降本增效,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1 实验室研究
1.1 实验条件
  实验用铁水模拟宝钢高炉生铁成分,实际铁水成分由实验前取样分析确定,实验铁水脱硅开始温度控制在1400℃。实验用脱硅剂原料成分见表1。
1.2 实验方法
  每次实验用生铁100kg,置于中频感应炉中,生铁熔清后取样,一次性加入脱硅剂(脱硅剂按实验方案配制),计时,间断取铁水样,间断测试炉渣发泡高度,结束后取铁水样、渣样,样品送往宝钢分析中心进行分析检验。预备实验表明(预备实验用烧结矿粉作脱硅剂,单耗10kg/t),脱硅10min反应趋少平衡,以此作为脱硅实验时间,依次进行脱硅实验。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脱硅剂中转炉渣的配比研究
  在本组实验中,用单种铁氧化物(烧结返矿、氧化铁皮、富矿粉)分别与转炉渣、石灰粉配制脱硅剂,在脱硅剂单耗为10kg/t,铁水成分在w(C)为3.7%~3.9%、w(Si)为0.39%~0.40%、w(Mn)为0.39%~0.40%的条件下,进行铁水脱硅实验。实验结果见图1、图2。
  实验表明,脱硅剂中FeO、Fe2O3及CaO的含量是决定脱硅剂脱硅能力的主要因素,为了获得较高的脱硅率,应适当控制脱硅剂中CaO的含量,脱硅渣的碱度(R)控制在0.4~0.8之间较为适宜。脱硅渣碱度大于1.0时脱硅效率差,分析原因认为是脱硅剂中CaO质量分数超过一定值时(此值介于10%~20%之间),脱硅渣熔点显著上升,脱硅渣粘度增加,渣液流动性变差,渣金界面反应困难所致。实验发现可以通过提高脱硅剂中CaO的含量来控制炉渣的泡沫化,甚至消除泡沫渣,见图3。综合考虑脱硅剂的脱硅效率,炉渣泡沫化程度,脱硅剂中w(CaO)控制在8%~16%之间较为适宜。
  实验对比得出,转炉渣替代石灰作熔剂,不仅化渣快、脱硅率高,而且炉渣泡沫化反应程度较石灰平稳,泡沫渣高度适中,原料成本低。实验表明,脱硅剂中转炉渣(质量分数)控制在15%~30%之间较为适宜。
  实验表明,氧化铁皮、富矿粉均可以替代烧结返矿作为氧化剂,在添加等量CaO作熔剂的条件下,其脱硅能力依次为:氧化铁皮大于富矿粉大于烧结返矿。
2.2 铁水初始w(Si)与脱硅率的关系
  根据上一组实验结果,确定本组实验采用氧化铁皮作氧化剂、转炉渣作熔剂制备脱硅剂,脱硅剂中w(CaS)控制在12%左右,每吨铁水脱硅剂加入量为15kg,实验结果见图4。实验表明,铁水初始w(Si)越高,脱硅率越低。
2.3 脱硅剂单耗与脱硅率的关系
  在本组实验中,采用氧化铁皮作氧化剂、转炉渣作熔剂制备脱硅剂,脱硅剂中w(Ca0)控制在12%左右,铁水初始w(Si)控制在0.39%~0.41%,实验结果见图5。实验表明脱硅剂单耗增加,脱硅率提高,但是加剧了脱碳反应、泡沫渣高度升高,增加了锰的损失。在实验条件下,铁水初始w(Si)≤0.40%、每吨铁水脱硅剂用量等于或大于25kg时,能获得处理后w(Si)≤0.15%的铁水。
2.4 脱硅时碳的氧化
  实验时,加入脱硅剂1~2 min后,就观察到泡沫渣开始形成,表明脱碳跟脱硅几乎是同步进行的,预备实验铁水中(C)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见图6。实验结果发现泡沫渣高度与脱硅剂配比及脱硅剂用量有关,脱硅剂中CaO含量增加,泡沫渣高度降低;脱硅剂用量增加,泡沫渣高度升高。
2.5 脱硅时锰的氧化
  预备实验表明,脱硅时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实验对比发现脱硅剂中过高的CaO配入量也能抑制锰的氧化。
3 工业大生产试验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出用转炉渣作熔剂的脱硅剂配方,由上海盛宝钢铁冶金炉料有限公司进行加工生产,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在宝钢炼铁厂高炉脱硅场进行试验,在每吨铁水脱硅剂单耗为23~27kg;平均单耗为25.3kg/t;铁水初始w(Si)为0. 30%~0.41%的条件下,新型脱硅剂的平均脱硅率为67.7%,处理后的铁水w(Si)不大于0.15%,完全满足宝钢铁水“三脱”生产的需要,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4 结 论
  (1)转炉渣可以替代石灰作为熔剂应用到铁水脱硅领域。
  (2)转炉渣替代石灰作熔剂不仅化渣快、脱硅率高,而且泡沫渣高度适中,成本低。
  (3)脱硅剂中的转炉渣(质量分数)控制在15%~30%较为适宜,脱硅剂中的w(CaO)控制在8%~16%之间较为适宜。
  (4)脱硅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脱碳及脱锰反应,脱硅反应可以通过调节脱硅剂配比及加入量进行控制,合适的脱硅终渣碱度范围控制在0.4~0.8之间较为适宜。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