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福建三明钢厂100 t转炉二次除尘系统采用气力输灰的工艺,减少了转炉二次除尘积灰二次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解决除尘灰循环再利用问题。
关键词:二次除尘;气力输灰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新转炉炼钢厂(以下简称三钢)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为1座100 t的转炉,配LFl座,6机6流的小方坯铸机1台,已于2004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第2座100t转炉目前正加紧建设。100 t转炉二次除尘器共2座(一期已上1座,二期再上1座)。三钢新100t转炉一期工程二次除尘器含除尘器本体及埋刮机输灰系统。目前埋刮机输灰系统主要存在卸灰阀和刮板机操作维护不方便;加湿机喷水量不易控制,喷头易堵,水少二次扬尘大;且加湿机卸料易堵塞,易造成各接手折断,设备维护量大;另受厂房楼层标高限制(地面净空只有2.7 m),汽车出灰运料进出困难。同时二期预留的钢灰仓,因场地窄小,且西侧受南北铁路线所限,无顺畅进出通道(农用车勉强通行),若仍采用拉灰汽车运送,运输困难将给生产组织带来很大不便。
用气体沿着管道输送散料(即气力输送)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气力输送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中的散料输送,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归功于气力输送系统对环境无污染(由于全封闭式的)、系统安全可靠、投资低、输送路径不受限制、容易安装及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1 改造措施
二期输灰系统改用气力输送,取消原刮板机及加湿机等传统出灰方式,采用仓泵压力容器,首先将干灰流化,而后用压缩空气通过管线输送到烧结厂,同时预留一期输灰系统的改造接口。该系统投用不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有利于环保。
1.1 二次除尘灰成分
二次除尘灰成分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二次除尘灰中TFe、C、CaO的质量分数较高,干灰易粘结。
1.2除尘系统工艺参数
除尘器:24个灰斗布袋收尘
烟气温度:120℃
飞灰量:0.42 t/h(10 t/d)左右
灰堆密度:0.8×103kg/m。
1.3 系统要求
(1)转炉二次除尘采用1台布袋除尘器,24个灰斗,每一灰斗出口安装1台仓泵;
(2)输送距离:水平距离约900m,输送高度30m,900弯头约16个(根据现场输灰路线)。
1.4 系统参数
输灰系统的选型主要考虑3个关键参数是:粒度、出力、距离。
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确定管道内的参数:压力损失和耗气量。确定压力损失和耗气量主要是确定管径。管径根据有关工程经验及出料速率加以确定。我们采用1套可靠的管道压力损失计算软件包以及飞灰最小输送速度,只需把有关参数如出力、距离等输入,就可得到1个压损和气量的二维图表,即气力输送特性图。调整管道直径,包括变径,马上就可以优化沿程管道压力损失及总压力损失,从而可确定管道耗气量、灰气比等。
经过计算该积灰输送系统24台仓泵共用1根输灰管。具体参数经计算软件计算如下:
灰管管径:80/100/125 mm
当量长度:890m左右
压 损:225 kPa
输送量:2.5 t/h以上
输送空气量:10.4一/min(标准状态下)
输送速度:11.5~22.5 m/s
灰气比:3.3
1.5输送量
将灰料输送到现有的烧结灰库,由于实际灰量较少,不需每天24 h运行。灰料长时间堆积易板结,不宜长时间存放在布袋除尘器灰斗内而作集中输送。为此假设每天只输送6 h,此时要求出力达到2.5 t/h(150%的安全余量)。当灰量增加时,只要稍微延长输送时间即可满足要求;因此设计输送量选取2.5 t/h。
1.6输送管径
由于所送物料具有“弹性”,且颗粒较“粗”或粗细非常不均,流动性不如烧结粉,从而所选的管径应偏大些。经计算采用变径(DN 80/100/125mm)输送管,其输送量可大于2.5 t/h。
1.7 输送方式
由于布袋除尘器每个灰斗的灰量基本是均匀分配的,因此所有仓泵的容积取为0.1 5 m3,为了适应灰份的变化,方案采用下引式仓泵(下引式仓泵输送原理见图1)。进料阀选用DN200金属双闸板阀,出料阀均为DN80金属双闸板阀,平衡阀为DN40金属双闸板阀。仓泵采用下部整体流化锥流化的结构,保证灰在仓泵内得到充分的流化,从而能保证灰的顺利输送。

1.8 气源
(1)本工程输送、控制用气共用气源。输送耗气量(在标准状态下,以下均同)为10.4 m3/min,控制用气量为1.0m3/min;考虑110%出力余量,要求气源供气量不小于13 m3/min。可选用13 m3/min空压机或由空压气系统提供;设1个6m3储气罐,装在仓泵现场。
(2)空气品质要求:压缩空气需经过干燥、过滤处理,其品质应达到干燥度在一23℃(常压露点)下不结露;含油量≤1×10-6;含尘粒径≤0.1μm;储气罐气源压力>0.45 MPa。
2 系统配置
(1)仓泵选型:在每个灰斗下配1台0.15m3的下引式仓泵;仓泵应按输送空压机的设计压力设计,出厂前应按压力容器标准检验。在自由空间离设备外壳1.53 m和离地面1.5 m处的噪音,应在85 dB(A)及以下。
(2)仓泵配置:每个仓泵配置1个手动检修阀、气动进料阀、出料阀、平衡阀、进气阀和流化装置。
(3)仓泵接口工艺:灰斗→手动检修阀→进料阀→流化仓泵→气动出料阀→灰管。
(4)料位计配置:每个灰斗设料位计1只(业主供),每个仓泵配1个料位计。
(5)灰管配置:根据以上设计,本工程采用1根输灰管;直管部分采用厚壁无缝钢管,管径为DN80/100/125 mm;管路弯头均采用内衬陶瓷复合耐磨弯头,弯头曲率为7倍管道直径,输送管16个弯头(根据现场输送路线确定);灰管外壁不设保温。
(6)灰仓配置:灰仓利用原烧结灰库;仓顶设备,灰仓设备利用原设备,但灰库料位计信号必须接入二次除尘灰输送系统的控制,以保证灰库的安全。
3 控制系统配置
3.1 控制范围
控制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飞灰输送部分;灰仓部分;气源部分。
3.2 系统的I/O点数统计
系统的I/O点数统计如表2。

3.3 系统控制方案
根据现场工艺及设备布置,控制系统组成如下:
PLC柜放置于除尘控制室,灰库顶设置1个现场操作箱,每个仓泵旁设置1个现场操作箱。
控制系统具4种控制方式,便于运行人员灵活操作:就地手动;远方软手操作;料位(压力)自动控制;时间自动控制。
3.4控制系统设备选型和配置
(1)PLC控制站
PLC选用SEIMENS S7—300系列;所有DI、DO模块选用低电压模块(24VDC)。
(2)盘、台、柜
在除尘控制室放置1个控制台和1面PLC主控柜,PLC柜内采用的器件为电机断路器、直流电源、中间继电器、魏德米勒端子;另外为了方便检修调试,在每个仓泵旁和灰库顶设置了现场操作箱,可实现远方/就地控制。
4投资比较
气力输灰投资概算见表3,刮板输灰系统投资概算见表4。此项技术仅多投资约58万元(不包含刮板输灰系统所需的购车费等)。

5改进后效果
改进后,输灰系统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具体见表5。

运行成本气力输送比刮板输灰每吨钢节约成本0.25元,按每座转炉年产钢100万t,则1年节约成本25万元。
人工成本大大减轻,环境改善,路上无湿灰,除尘站无二次扬尘。
6结论
气力输灰该套系统安全可靠、环保、投资低、尤其输送路径不受限制、容易安装和实现自动化控制。目前该系统已在我厂试运行半年多,基本无故障,不仅节约大量的设备维修费用,同时降低除尘系统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今后将在我厂各输灰系统中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