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试制YF40MnV易切削型非调质钢的情况。采用80 t超高功率电弧炉冶炼,LF精炼处理及700×1/650×3三辊横列式轧机轧制,生产出的YF40MnV,其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完全符合用户要求。采用高品位的硫铁作增硫剂及喂硫铁线工艺,是改进S含量控制的方向。
关键词:YF40MnV;非调质钢;易切削;超高功率电弧炉
YF40MnV是一种易切削型的非调质钢牌号,钢中含有适量的S,以改善切削性能,这在冶炼时给化学成分、纯净度的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杭州钢铁集团公司采用80t超高功率电弧炉冶炼、LF精炼处理、连铸及700×1/650 × 3三辊横列式轧机轧制,成功试制了YF40MnV非调质钢。
1试制方案
根据用户的特殊质量要求,在GB/T15712—1995非调质钢标准基础上,签订了YF40MnV非调质钢的技术协议,加严和新增了一些技术内容。
1.1生产工艺流程
电炉冶炼→LF精炼→连铸→中轧轧制
I.2工艺装备
电炉炼钢厂:
80 t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一座(实际出钢量为100 t),从法国克莱西姆公司引进,变压器功率为80 000 kVA,底电极为水冷铜钢复合结构。配有机械手控制的炉门碳氧喷枪,采用EBT偏心炉底出钢;LF钢包精炼1座,变压器功率15 000kVA,三相交流供电;合金钢方坯连铸机一台,从奥钢联引进,4机4流,曲率半径9 m,刚性引锭杆,配备了奥钢联专利技术的Diamond结晶器、C060同位素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装置,拉矫采用连续矫直技术。可浇注150 mm×150 mm、200 mm× 200 mm两种断面的连铸坯。
中型轧钢厂:
蓄热式加热炉一座,加热能力130 t/h。轧制机组为700×1/650×3三辊横列式轧机。所轧圆钢直径范围为45~130 mm。
1.3 试制工艺
1.3.1 EAF初炼
80 t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装料时配加30%的生铁,采用炉门碳氧喷枪营造泡沫渣,终点ω(C)控制≥0.10%,EBT出钢时严格控制下渣量。
1.3.2 LF精炼
大包进入LF工位,通氩搅拌,降下电极升温,造渣精炼并精调成分。
(1)顶渣控制
冶炼常规钢种时,LF精炼炉需要用石灰+电石造一层高碱度、强还原性的顶渣,具有很强的脱氧和脱硫作用,钢液最终ω(s)可降至0.010 %以下。但在冶炼YF40MnV时,要考虑将S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顶渣的成分控制和冶金作用需作适当的调整。
LF造渣工艺要点:
用石灰+碳化硅代替石灰+电石作为造顶渣的基料;同冶炼常规钢种相比,石灰加入量减少30%~40%。
(2)增硫
LF精炼后期,在其它成分调整到位后,用硫精矿(ω(S)=28.9%)进行增硫。
硫精矿加入量:根据硫精矿的含S量和钢水增硫前的含S量,以不计损耗配S至钢种成分规定的上限0.075%(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硫精矿加入后,适当调大钢包底吹氩气流量,使S在钢液中迅速扩散均匀。但要严格控制氩气强搅拌时间,避免LF顶渣与钢液之间的界面反应过于强烈,提高并稳定S的回收率。
(3)喂线处理
在LF精炼的最后,进行喂硅钙线处理,以起到脱氧、使夹杂物变性、提高钢水流动性的作用,但同时对钢液也会有脱S的作用,因此硅钙线的喂入量酌减,从常规钢种的每炉300m减至100m。
1.3.3连铸
连铸坯断面为200 mm×200 rnm;连铸采用全程保护浇注;连铸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5~35℃;拉速则根据过热度的高低控制在1.3~1.5 m/min;二冷配水采取弱冷模式。
1.3.4轧制
考虑到YF40MnV的ω(Mn)/ω(s)一般在20以上,热脆性不太明显,因而轧制工艺不在常规钢种基础上进行大的调整,开轧温度控制在;1 120~1 180℃,终轧温度控制在900℃以上。
2试制结果
2.1 试生产过程情况
按照试制工艺技术要求,组织了小批量的试i生产,在电炉厂试炼了5炉YF40MnV,并由中型厂轧制成Φ60、75、80、85、90、100 mm共6个规格。
电炉厂80 t DC EAF的冶炼、连铸及中型厂的轧制生产过程均正常。
电炉厂LF精炼过程中,发现钢成品S含量的控制比较困难,很不稳定。一次增S命中率很低,往往需要第2次补加硫精矿才能使S含量进人标准范围。据计算,S的回收率波动较大,高的炉号超过了80%,低的还不到50%。
在第3炉的LF精炼过程中,因一次增S未命中,二次增S时硫精矿的补加量稍大了些,结果钢的ω(S)达到0.088%,超出标准上限,只好重新进行处理,大量喂入硅钙线并调大钢包底吹氩气流量进行强搅拌,将S含量降至标准范围内。由于处理时间过长,导致连铸中断。
2.2 YF40MnV试验钢的质量状况
(1)化学成分
如表1所示,全部达到了标准和用户协议的要求,炉与炉之间主要元素含量的差异很小,C、Mn、Si、V的波动范围(质量分数)分别只有0.02 %、0.02%、0.04%、0.01%。但ω(S)量的控制不如C、Mr、Si精准,波动范围相对较大,为0.025%。
(2)铸坯质量
仔细检查5炉YF40MnV试验钢连铸坯外观,端正平直,无脱方、鼓肚、凹陷、弯曲等现象,铸坯表面无结疤、翻皮等缺陷。
每炉钢坯割取一个低倍试样,进行低倍检验,发现铸坯组织致密,无皮下气泡、夹杂、裂纹、缩孔等缺陷。如图1所示。
(3)钢材表面质量
对6个规格的YF40MnV圆钢进行逐支检验,发现表面质量较好,未发现有折迭、夹杂、裂纹、翘皮等缺陷。


(4)热顶锻
在GB/T15712—1995标准中YF40MnV是易切削型的非调质钢,对热顶锻性能不作要求。但由于用户的加工工艺是先热锻后切削,必须保证热顶锻性能,因此对YF40MnV试验钢进行了热顶锻试验。
6个规格的YF40MnV圆钢热顶锻试验全部合格,试样在锻后均为完好,无任何缺陷,说明圆钢的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是比较好的。
(5)圆钢低倍组织
对每个轧制批号的YF40MnV圆钢进行低倍组织检验,钢材横截面酸浸低倍组织试片上未发现缩孔、气泡、裂纹、夹杂、翻皮和白点等缺陷,低倍组织级别完全符合标准和用户协议的要求。判定结果见表2:

(6)钢材的夹杂物级别、全氧含量及晶粒度抽样检测夹杂物级别,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钢的氧化物、硅酸盐、球状等三类夹杂控制较好,级别较低,硫化物夹杂级别较高,为2.5~4.0级,但均属合格范围。

检测YF40MnV试验钢的全氧质量分数为(13~26)×10-6,说明钢的纯净度还是比较好的。
用户要求YF40MnV的实际晶粒度不粗于5级,经检测,YF40MnV试验钢的实际晶粒度为6~7级,达到了协议要求,如图2所示。

2.3 用户试用情况
6批YF40MnV圆钢全部发售出厂,用户是国内一家生产汽车轴叉类部件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使用。试用结果如表4所示。

切削加工性能,据反映要优于调质状态的45钢。
该企业对杭钢YF40MnV圆钢的质量和加工性能表示满意。
3分析和讨论
从产品最终的质量状况和用户使用情况看,YF40MnV非调质钢的试制应该是成功的,但在冶炼工艺上尚需改进,尤其是增硫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1)所用的增硫剂硫精矿,ω(S)仅为28.9%,太低,导致加入量过大,每吨钢须加3~4 kg,不仅加大了钢液温降,且在增S的同时也将大量杂质带进钢液,污染了钢质。
(2)S的回收率波动大,一次增S命中率低,直接影响冶炼生产。这主要是硫精矿的比重小于钢水,加入到钢包中时首先要同LF顶渣接触和反应,LF顶渣虽已调整,仍有较高的碱度(实测R为2.0~2.5),仍有一定的脱S能力,且脱S效果难以估计,导致钢成品S波动较大,难以控制。
计划对增硫工艺作如下改进:
(1)80 t DC EAF装料时配加一部分高硫生铁,减轻LF工序的增S负担。
(2)改用高品位的硫铁(ω(S)≥50 %)作增;硫剂,减少加入量。
(3)一次增硫未能命中标准范围的,采用喂硫铁线的方法进行微调,通过包芯线载体穿越渣层进入到钢液中,避开LF顶渣的脱S作用,提高S 的回收率。
预计在增硫工艺改进之后,冶炼YF40MnV 时S的控制会趋于精准。
4 结 语
(1)采用80 t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冶炼,LF精炼,连铸及700×1/650×3机组轧制,生产的YF40MnV非调质钢,其化学成分、表面质量、热顶锻性能、夹杂物和晶粒度等技术质量指标可完全达到标准要求,满足用户的需要。
(2)冶炼YF40MnV非调质钢时S含量较难控制,采用高品位的硫铁作增硫剂及喂硫铁线工艺,是改进S含量控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