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煤化工厂拦焦车、钛业公司回转窑、炼钢厂转炉副枪等一批高附加值,集机、电、液为一体的设备的成功研制,2007年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机制分公司在冶金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造出近30项产值达6800多万元的新产品,并为2008年带来储备订单6000万元。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让攀钢机制分公司的强企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科技开发。硬件和软件都得跟上
科技开发,硬件设施是基础,软件建设同样不可或缺。去年以来,攀钢机制分公司注重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人手,为科研开发创造优良的内部条件。
在硬件设施方面,该公司通过加强内部技术资源整合,成立了专门负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研发的技术中心,并配备了机械、电气、铸造、铆焊等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为自主设计研发夯实了基础。同时,为让硬件设施的“底气”更足,该公司还在原有装备资源的基础上,新增了数控镗铣床等精密设备10余台,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储备。
在软件设施方面,攀钢机制分公司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研发人员的业务素质,如大胆放手让技术人员负责大型项目的技术准备、技术交流和技术谈判等工作,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空间。该公司还大力加强科研队伍知识能力的培养,注重在不同年龄层次培养技术带头入,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一定年龄梯队的技术开发队伍。
同时,本着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的原则,该公司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了CAD局域网,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技术应用到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大幅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为新产品抢占市场奠定了先机。
积极推出新品,注重远期效益
在产品研发上,该公司放长眼光,始终瞄准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向从前未“触摸”过的领域进军并延伸:对市场需求较大、盈利能力强的产品,加快研制速度,一旦工艺成熟就立即投入批量生产;对有市场潜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强前期研发、小型试验和中型试验,形成产业化方案,并积极引导市场,扩大产品销量;对已形成概念、理论相对成熟、起点高、方法新的高端产品,积极做
好研发前的技术储备。
有了目标,该公司在项目管理上的具体措施也相应出台:对项目实行A、B、C三个等级的分级制管理,并将每一项目都落实到具体的技术负责人和责任车间,明确规定了项目网络进度节点,切实做到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责任清晰。
“借梯上楼”,打造特色核心产品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攀钢机制分公司还十分注重博采众长。为了让新开发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少走“弯路”,他们从…开始就选准了科研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突破口,即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借梯上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使公司的研制能力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积极进行前期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只要看准了项目,他们就会主动出击,寻求“对接”:一是积极与各大院校和设计院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引进,依托其强大的设计能力,利用自身制造技术,实行设计制造一体化;二是吸收有关设计院、企业等研发和制造单位产品设计优势,采取提前介入、联合开发等方式,选送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特种产品等成台套设计工作,事先介入技术难点、重点,打通设计瓶颈,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和最快的时间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为公司储备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产品;三是紧紧围绕攀钢三期工程备品备件国产化、自产化,在积极组织技术攻关、实地开发的同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使开发工作紧贴生产实际。
此举不但锻炼了设计人员的队伍,提高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而且便于事先掌握技术难点、重点,为生产组织过程中的保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如其承制的炼钢厂RH真空处理系统、钛白粉厂回转窑等成台套设备,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