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对高Nb微合金钢进行高温单道次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变形条件对试验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得出了试验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365.975 kJ/mol,并建立了试验钢动态再结晶热变形模型和峰值应力、峰值应变与Z因子的关系,为预报和控制该钢的组织和性能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峰值应力;峰值应变
20世纪70年代铌微合金化钢的冶金原理逐渐被深入理解,由于允许在更高的热轧温度下在奥氏体非再结晶区强化变形,所以该工艺又被称作高温轧制工艺(HTP)。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碳高铌”的设计理念逐渐应用到管线钢的生产中,强度、韧性及焊接性能匹配良好的管线钢逐渐占据了管件市场。本文所研究的高铌HTP管线钢是在传统X70管线钢的基础上,降低ω(C)(小于0.05%),提高ω(Nb)(约0.1%),并且省去价格昂贵的Mo和V等合金元素,结合高温轧制工艺(HTP),生产出性能满足X70要求的管线钢。
本文以低碳高铌HTP钢为研究对象,在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单道次高温压缩实验,分析该钢种高温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并对其高温轧制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模型进行了探讨。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钢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024 C,0.099 Nb,0.169 Si,1.49 Mn,0.027 A1。将板材加工成ø8 mm×l5 mm的圆柱形试样。本实验在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采用单道次压缩实验,测试真应力一真应变曲线。
将试样以20℃/s的速度加热到1 200℃,保温3 min后以10℃/s的速度冷却到不同温度,保温30 S以消除试样的温度梯度,然后进行压缩变形,变形温度范围为850~1 150℃,应变速率分别为0.01、0.1、1.0和5.0 s-1,应变量为1.0。具体实验工艺见图1。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应变速率为0.01和0.1 s-1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中整体来看,变形速率越大变形温度越低,动态再结晶越不容易发生。当变形速率为0.01 s-1时,温度低于950℃流变应力曲线呈动态回复型,1 000℃以上就可以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而变形速率为0.1 s-1时,1 050℃时才发生动态再结晶。在相同的温度下,随应变速率的增大,相同应变对应的流变应力增大,同时峰值应变(εp)向应变增大的方向移动。峰值应变右移说明了在大应变速率条件下动态再结晶启动困难。低温大应变速率条件下,基本观察不到峰值应变。
另外,通过定量描述分析不同变形条件对峰值应力(σp)和峰值应变(εp)的影响。如图3,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峰值应力(σp)和峰值应变(εp)均呈增加趋势。
3 动态再结晶模型
3.1 热变形方程式
动态再结晶是1个由热激活控制的过程,流变应力和变形条件之间的关系通常用Zener-Hollomon因子Z来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经回归分析确定B和Qd的值,最终得出:B=0.070 6(MPa)-1,Qd=365.975 kJ/mol,A=9.308 6×109S-1。所以:
3.2 峰值应力σp和峰值应变εp与lnZ的关系
根据峰值应力(σp)和峰值应变(εp)与lnZ因子的实验关系曲线(图5),同归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σp与Z因子的关系式为:
σp=14.003 1lnZ-321.771 07 (7)
εp与Z因子的关系式为:
εp=0.044 881nZ-1.117 84 (8)
如上所述峰值应力(σp)和峰值应变(εp)与ln Z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它们随lnZ的增加而增大。根据(1)式,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变形速率的减小,Z因子的值变小,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也减小,因此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
4 结 论
(1)本实验所研究的低碳高铌管线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365.975 kI/mol,其热变形方程式为:
(2)在本实验的热变形条件下,该钢种的峰值应力郇和峰值应变£。与lnZ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其具体公式为:
σp=14.003 1InZ-321.771 07
εp=0.044 88lnZ一1.117 84
(1.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