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数控加工装备市场需求与发展
一、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领域概况
80年代初是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的起步期,主要是冶金、铁道、电力、船舶、机械等重型钢结构制造行业从国外引进和技术改造的制造装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些设备投资巨大,使用成本高,在钢结构工程建设数量不多的时期,数控加工设备的数量极少。而国内数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发展缓慢,市场基本由欧、美、日的产品占有。近年来,随着国内数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的迅速崛起,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国外同类产品技术差距也逐步缩小,再加上价格优势,已经占据了围内市场较大份额。在整个钢结构领域内,数控加工设备的国内市场销售总额2006年度已经达到13亿元,数控加工设备行业发展进入快速期。
特别是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塔桅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压力容器钢结构及金属制品钢结构等领域中,国内市场销售总额逐年递增,据统计2004年为3.03亿元,2005年为4.16亿元,2006年为5.35亿元(其中塔桅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领域,数控加工设备的销售额占47%以上),平均年增长36.4%。已经基本上替代了进口产品,同时也有部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同时调查表明,“十五”计划之初,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约为85%,而到“十五”计划末期,已经下降到不足5%。
同前,国产数控加工装备产品系列已全面覆盖了机械、电力、通讯、铁道、交通、石化、建筑等领域的钢结构产品的加工、制造。有的企业已形成了战套装备的供货能力。能够对热轧型钢(工、槽、角钢及圆管、方矩管)及各种结构件进行切割、焊接、冲孔、钻孔、切断、铣切、打标记等一系列加工以数字式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包括钢结构高层建筑、厂房、住宅、体育场馆、桥梁、港口机械、立体车唪、电站锅炉构架、机车车辆等,以及诸如H型、口型、C型、十字型及各种异性构件的加工制造等。这些数控产品体现出是具有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复合化的高新技术产品,代表着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一批国内仓业,以先进的技术、精良的产品、较高的性价比,开拓并完善了这个新兴的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装备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一方面是以焊接H型钢、箱型柱生产线为代表性的企业。另一方面是数控钻、带锯、机械或火焰锁口及钢管相关线切割的二次加工设备的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技术及产品的不断提高,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而且进入国际市场。
二、我国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领域的发展分析
我国在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政策。另外,该行业的一些产品还被列入由海关总署、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对装备制造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未来将重点发展16大领域,即:发电、输变电、石化、煤化工、薄板连轧、煤综采、造船、铁路与轨道交通、环保、工程机械、自控和精密仪器、数控机床、纺机、农机、IT设备、飞机。《意见》不仅为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还提出了有关政策支持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有利于机械行业的持续、腱康、快速发展。在《意见》、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其他振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机械行业的内需将保持旺盛增长。
作为新型的钢结构制造业,在认识了解钢结构的经济、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推动下,钢结构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大大小小的今业上万家,而真正拥有一定的专业人才,掌握制造先进技术及具有比较配套现代化装备的食业不到300家。经分析统计,日前全国钢结构生产制造能力已经超到2000万t以上。由于钢结构建筑与传统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还存在价格高,钢结构设计的人才匮乏,以及掌握标准规范和配套技术、产品的完善方面还有待提高等原因,影响着钢结构的正常发展。同时由于产能大于市场需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普遍反映效益低,特别是技术含量低的一般轻钢厂房、仓库、超市、收费站、加油站等中小钢结构工程,个别企业为降低造价,采用不合格钢材、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下降并造成重大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如何打造钢结构制造业,提高质量、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企业装备技术水平是钢结构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钢结构产业要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产业,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材料工业,矿产开发等)提供重要支撑与服务。要为城镇化建瞍及工业、民用建筑的建设提供绿色、环保、节省钢材、安全可靠的钢结构体系,促进钢结构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加强钢结构市场的开发,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条件下,扩大出口和占领国际市场。
三、钢结构未来市场发展分析
据协会2005年进行的调查分析统计,近几年每年新建成和在建钢结构工业和民用建(构)筑物:高层钢结构20幢,约150万m2;重型工业厂房1000万m2;网架和网壳1500座,约250万m2;空间桁架建筑20座,约60万m2;门式刚架轻型厂房约1000万m2;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250万m2;住宅钢结构100万m2。还有容器用钢100万t、塔桅钢结构100万t、桥梁用钢30万t;海洋工程用钢10万t;城市建设用钢200万t等。经统计分析后,钢结构行业目前产量约1400万t,产值1000亿元以上。由此可见,该行业已经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根据电力行业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横六纵多受端”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这样一个特高压骨干电网,跨区域的输送能力将占列全国装机总容量的25%左右。中国对特高压电网的投入也将达到4060亿元,其中交流输电线路为2560亿元,直流输电线路为15 00亿元。因此,输电铁塔建设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建筑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城镇人口将增至6.3亿,住房建设的社会需求量十分巨大。目前我国每年约20亿m2的新建建筑,如其中10%采用钢结构建筑,2亿m2就会消耗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1200万t钢结构用钢材。目前以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地对钢结构住宅建筑开发已逐步推开,以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在绿色环保钢结构住宅体系开发、产业化发展模式领域已取得良好进展。随着钢结构住宅标准规范完善和住宅配套体系、产品、功能的提高,钢结构住宅建筑将是最大钢结构市场之一,也是国际钢铁协会根据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提出联合开发的全球性重大课题。
钢结构桥梁日益增多,突破了以往仅在大跨度桥梁采用钢结构桥梁的局面。在今后的几年内,跨江、跨海的大跨度钢结构桥梁不断涌现的同时,公路交通建设及市政建设立交桥、人行桥,以及地铁、轻轨采用桥梁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还有国外许多桥梁委托国内制作加工,预计桥梁用钢量将从30万t递增到100万t以上。
因此,发挥钢结构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不破坏土地资源的优势,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工厂化、产业化的要求,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加快发展钢结构各项政策和措施。钢结构产业目前年产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5%,建筑钢结构约占3%,到2010年目标达到全国钢产量的10%,建筑钢结构用钢量争取达到全国总产钢量的6%,即钢结构年产量达到4000万t以上。
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钢结构行业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拉动成套数控设备的市场需求,钢结构制造企业需要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的钢结构成套数控设备,特别是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受到国内企业欢迎的企业和产品会得到更好地的发展。
众所周知,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推动下,钢结构的发展势头将更为猛烈,一大批壮观、标志性、精美的钢结构工程正不断对中国钢结构制造业提出新的挑战,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电视新址(斜楼),世界第一高度(610m)的广州电视塔工程,公路铁路两用的武汉天新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等,对钢结构制造是机遇、是挑战,也是对数控加工设备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进口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的国内市场销售情况
国外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生产厂商在我国市场份额较大的主要有意大利FICEP公司、美国PEDDINGHAUS公司、日本大东精机公司等。2004年以前,国内市场主要由上述3家国外公司占领,随着我国该领域多家企业的快速崛起,国外公司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逐年大幅减少。其原因是价格太高,维修不及时,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也难下决心进口。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意大利FICEP公司也于2004年将其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指定由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全权代理,这就意味着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已没有竞争优势。
五、前景预测
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领域的发展,与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发展息息相关。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在20%以上。在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推动和外销强劲增长拉动下,基础装备制造业将继续朝着持续向上的方向健康发展。未来5年行业增速仍将保持在30%以上。
“十一五”期间国内钢产量 ·将达到5亿t左右,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一般占钢产量的10%,我国目前仅占5%左右,发展空间极大。中国钢结构协会在《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书》中提出:2010年钢结构行业用钢将达到钢产量的10%,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同步。
中国的基本建设方兴未艾,投资力度日益增加,国家重大工程正在进行:两气东输、两电东送、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奥运会场馆、广州亚运会场馆、上海世界博览会等重大丁程建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及环渤海经济区开发、成都、重庆城乡综合经济开发,以及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钢结构的用武之地,其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更加远大。
当然,钢结构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快速的发展速度对钢结构数控加工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其快速增长的加工能力的需求,还要满足日益提高的加工质量水平的要求。因此,希望国内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大与发达国家数控装备合资合作的力度,鼓励引进、吸收、再创新,大力研发适应国隋的、性价比更合理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钢结构数控加工装备,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