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月24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1月14日之后,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5%,再创历史新高。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较此前的上调力度有所加大,预计冻结银行资金达3500亿元。
此前已有种种迹象预示央行或继续收紧流动性,例如春节后不到一周,部分银行已用完2月信贷额度,以及在本周二央行重启发行一年期央票并将发行利率上调27个基点。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意料之中,主要原因是为应对通胀的加剧,在面对农产品持续上涨和全球气候不利的因素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所难免。他指出,央行应该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也应该上调利率以应对当前面临的经济过热局面,这些政策工具应交替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1月份M2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但信贷的强劲增长,间接反映了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同时,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央行必须继续做好流动性管理。
有媒体分析,频密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使银行股融资压力增强,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市场。对此,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市场不必过于恐慌。因为银行除了在二级市场上融资以外,很可能向大股东定向增发,银行股估值已在历史低位,对大股东也具备吸引力。对地产股的影响短期有限,因为今年地产股盈利情况良好,估值也较低,不具备下跌的条件。
在提及到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A股市场的影响时,李迅雷认为,央行此举并不会对A股产生太大影响,他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走势。
值得一提的是,消息在晚间公布,但今日A股似乎提前反应了市场对流动性紧缩的忧虑,两市主要股指收低,结束了自2月10日以来连续上涨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