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整合了首钢京唐能环部气体预处理、朗泽科技的生物发酵和瑞士苏尔寿的精馏技术后,经过5个月的优化工艺方案和技术攻关改造升级,对其拥有的300t/a工业尾气制清洁能源燃料乙醇示范装置再次进行通气运行。
首钢朗泽是由首钢总公司、新西兰唐明集团(惠灵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朗泽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其工业尾气制乙醇项目于2012年12月竣工并投入运行,已产出浓度为99.5%以上的合格燃料乙醇。此次装置通气运行是继2013年和2014年之后第三次全系统运行。
此前,朗泽科技公司与上海宝钢金属合作,采用朗泽的生物发酵技术,建设了300t/a钢厂尾气制燃料乙醇工厂。装置于2012年3月宣布运行成功后,整体搬迁至首钢。
煤(合成气)制乙醇是中国煤化工行业的新兴发展方向。研究表明,除上述工业尾气/合成气微生物发酵法制乙醇外,醋酸直接加氢、醋酸酯化加氢、以及合成气催化合成制乙醇也处于技术开发和工业示范阶段。塞拉尼斯于2013年在南京投产了产能27.5万吨/年,应用其TCX®技术生产煤基乙醇的工业化装置,其工业乙醇已经开始市场销售。
自2015年1月起,国家取消变性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同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用于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也将恢复征收5%的消费税。亚化咨询认为,政策层面对粮食乙醇扶持力度的减弱,事实上也加强了煤(合成气)制乙醇的竞争力。
中国乙醇主要由生物法生产,成本与原油价格涨跌无关。国内乙醇价格在国际油价疲软的现阶段继续保持坚挺,为煤制乙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