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生产统计 >> 研究报告
金秋旺季将至九月下游行业可期待
发表时间:[2014-09-15]  作者:  编辑录入:小钼  点击数:643

概述: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下游行业表现不一。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出现回落,制造业、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均下滑,房地产除新开工活动有所改善外,其他指标进一步恶化;汽车行业处季节淡季,产销环比有所回落;家电行业7月产销情况整体现表尚可,不过空调受房地产滞后影响,景气度下降;机械、造船市场延续复苏态势,造船企业利润同比仍有下降。

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其二季度GDP修正值年化季率增长4.2%,反弹力度远高于外界预期。欧元区经济复苏存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总体趋于改善,利于下游产品出口。国内8月两大PMI指数虽有回落,但仍在荣枯线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趋暖,未来下游行业发展环境有望逐渐向好。而随着传统“金九银十”旺季来临,预计后期下游行业需求或进一步改善。

一、基础建设

2014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949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7%。

图1:近两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分产业看,1-7月份,第一产业投资6040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1-6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09120亿元,增长13.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44333亿元,增长19.2%,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0698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7129亿元,增长3.8%,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88600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1258亿元,增长15.2%,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42149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1.4%,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7.2%,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1%,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9.6%,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7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22067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2564亿元,增长18.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64264亿元,增长18.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7月份,内资企业投资246307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6234亿元,增长6.2%,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5950亿元,下降0.4%,1-6月份为增长0.1%。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7月份,中央项目投资1168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6月份回落3.8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47804亿元,增长17.3%,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7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74235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6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039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9273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2.7%,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6.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9.7%,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2.1%,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2014年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整体表现不佳,累计增速较1-6月份有所回落,三大主要投资项目增速也普遍下滑。同时财政支出回落使投资资金来源和中央项目投资回落。

其中,房地产投资下滑成主要拖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较强的观望心态,投资活动更趋谨慎。统计局称,初步计算,因1-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影响全部投资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左右。房地产行业库存高企,成交量大幅下降,加之融资约束,促使房地产投资增速不断下行。目前来看,房地产销售仍未见底,未来仍有下行空间。

制造业、基建增速双双回落。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是受到了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投资积极性。基建投资下滑与去年的高基数有关,但整体基建投资增速仍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为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中坚力量。

此外,7月投资资金来源增速12.9%,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速并未明显下滑,预算内资金的回落更为显著,从上月的15.5%降至11.2%,这与7月财政支出增速骤降相一致。由于此次稳增长中央承担了更多责任,预算内资金的下降也使得中央项目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而地方投资仍无起色继续小幅下滑。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房地产方面虽有多城市已取消限购,但房地产投资能否企稳仍有待观察。未来的重点仍在基础设施领域,铁路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将使基建有望继续维持较快增速。

二、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2014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3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4365亿元,增长13.3%,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2%。

图2:近两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变化

1-7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8833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0380亿元,增长11.6%,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1168亿元,增长14.7%,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26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增速与1-6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1577万平方米,增长8.2%。房屋新开工面积98232万平方米,下降12.8%,降幅收窄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9069万平方米,下降16.4%。房屋竣工面积43524万平方米,增长4.5%,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270万平方米,增长2.7%。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78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降幅比1-6月份收窄1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828亿元,增长9.8%,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64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6%,降幅比1-6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4%,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4.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7.4%。商品房销售额36315亿元,下降8.2%,降幅比1-6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5%,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4.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8.6%。

1-7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64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8%,降幅比1-6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销售额21022亿元,下降15.2%,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5196万平方米,增长0.2%,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销售额7615亿元,增长3.9%,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4847万平方米,下降0.5%,1-6月份为增长1.4%;销售额7678亿元,增长3.4%,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

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5230万平方米,比6月末增加8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541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194万平方米。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987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3111亿元,增长14.7%;利用外资245亿元,下降9.2%;自筹资金28078亿元,增长11.6%;其他资金27553亿元,下降8.1%。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6567亿元,下降10.2%;个人按揭贷款7651亿元,下降3.7%。

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82,比上月回落0.02点。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4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2.5%。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7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2%,最低为下降4.9%。

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二手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5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1%,最低为下降1.5%。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5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7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4%,最低为下降10.2%。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2014年1-7月份房地产行业整体表现较差,除房地产新开工外,其他房地产活动仍然疲弱。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19.8%,今年1-7月仅为13.7%,且每月都持续下滑。投资放缓,与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有关。7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4个和65个。价格环比下降没有带来销售的回升,同时虽然多数限购城市放松了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6个城市正式或媒体报道官员证实放松限购,10个城市传言放松限购),但对销量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受益于保障房的推动,此次房地产新开工实现了年内首次同比正增长,未来决策层可能会进一步支持保障房建设。此外开发商可能会在“金九银十”到来之前加快建设步伐以加快推盘,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8月新开工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而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来临,房地产销售面积环比或有改善,但短期内仍难以恢复同比增长。同时因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新房可销售资源都处于历史高位,各大城市仍以新房销售为主,高供给局面难改善,房价难上涨。

三、机械行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工业,同时高于去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1-7月机械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1.3%,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也比去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高2个百分点。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1-7月产量实现同比增长的有45种,占比为70.31%,比上年提高14.06个百分点,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19种,占比为29.69%。

1-7月,机械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仍在100%以下低位运行,但总体呈小幅回升态势,整体水平高于上年同期。1-7月累计价格指数为98.98%,比1-6月回升0.0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全年0.4个百分点。7月当月价格指数99.27%,比6月回升0.1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月0.77个百分点。

1-7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8%,其中7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6.93%,比上年同期(11.22%)提高5.71个百分点,表现出了企业对市场预期趋好。

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进出口贸易形势均好于上年,同比增长8.87%。其中进口1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6%;出口1917亿美元,同比增长7.22%,较上年同期增速提高近6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358亿美元。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机械基础件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2.34亿元,同比增长7.93%,环比下降4.9%。1-7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850.66亿元,同比增长7.4%。7月齿轮产品的产量为227756.06吨,同比增长23.48%,环比下降12.99%。1-7月份产量为1542400.91吨,累计同比增长16.8%。

7月,农机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6.80亿元,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0.09%。1-7月份,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84.88亿元,增长1.52%。前7月,农机行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落。收获机械增速最快,为7.27%。小型拖拉机下降幅度最大,为11.64%。其次是大型拖拉机,累计同比下降7.46%。

7月,内燃机出口交货值为12.98亿元,同比增速为17.52%,环比增长6.68%。1-7月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14.72%。7月份,发动机的产量同比增速为5.76%,环比下降5.87%;累计产量124517.95万千瓦,同比增速为10.36%。

7月,全国汽车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9.75亿元,同比增长11.45%,环比下降2.58%。1-7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962.17亿元,同比增长10.42%;累计产量为1451万辆,同比增速为10.85%。

7月,全国电工电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87.61亿元,同比增长13.07%,环比下降2.85%。前7个月,完成出口交货值3254.04亿元,同比增长5.44%;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落,风力发电机组增速较快,为27.01%。

7月份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1.21亿元,同比增长为7.53%,环比增长为0.28%。前7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639.53亿元,同比增长3.38%。产量方面,7月,在仪器仪表行业2种主要产品中,电工仪器仪表和汽车仪器仪表产量同比增速中,电工仪器仪表有所回落,达到负1.05%。1-7月,各子行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存在差异,但均呈现增幅趋势。

7月,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3.77亿元,同比增速为1.60%、环比增速为7.96%。1-7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759.85亿元,同比增长为负2.53%。7月,在文化、办公用机械行业几种主要产品中,除了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产量同比有正增长趋势外,其它两种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趋势。1-7月,除了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以外,其它两种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均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数码照相机降幅最明显,同比下降了50.02个百分点。

7月,全国石化通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91.77亿元,同比增长为13.69%,环比增速为负7.26%。1-7月,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297.17亿元,同比增长14.31%。7月,石化通用行业中有9种产品中,除阀门、石油钻井设备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外,其它几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1-7月,石化通用行业中除了石油钻井设备、印刷专用设备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呈现负增长趋势外,其它子行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均出现正增长。

7月份全国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8.62亿元,同比增速为10.01%,环比增长为负6.54%。1-7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12.73亿元,同比增速为负2.59%。除了起重机制造、冶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趋势外,其它子行业同比增速均为正增长。产量方面,7月,除了金属冶炼设备、金属轧制设备出现负增长趋势外,其它三个子行业同比增速均有回升趋势。1-7月,矿山专用设备、起重机、输送机械(输送机和提升机)产量增速表现良好,其中输送机械的产量增速最快,达到14.41%。金属轧制设备产量增速出现负增长,下降了10.9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总体仍然表现出了“稳中有进”的较好运行态势。不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各主要行业之间的分化走势越发明显。前7月,汽车产量和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0.42%和10.85%。与消费、环保、高端装备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相关产品增长较好,然与投资、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关系较大的产品增势低迷。重型机械产品中的金属冶炼设备、金属轧制设备当月产量均出现负增长,金属轧制设备累计产量增速下降10.96个百分点;农机行业受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虽然年初形势尚可,但大中型拖拉机产量逐月下行,1-7月累计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已全部负增长。但收获机械增速最快。

后期来看,虽8月制造业数据不及预期,但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趋暖,未来机械行业发展环境有望逐渐向好;世界经济总体趋于改善,出口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未来整体增势将基本保持稳定。

四、汽车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3年7月,汽车产销较上月有所下降,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前7月,汽车产销受商用车下降影响,增幅较上半年趋缓,但乘用车依然保持10%以上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汽车生产172.02万辆,环比下降7.29%,同比增长8.64%;销售161.81万辆,环比下降12.34%,同比增长6.71%。1-7月,汽车产销1350.45万辆和1330.17万辆,同比增长9.48%和8.15%。

图3:近期全国汽车产销量变化图

乘用车方面,7月乘用车生产147.27万辆,环比下降7.90%,同比增长13.39%;销售135.79万辆,环比下降13.18%,同比增长9.72%。1-7月,乘用车产销1118.12万辆和1099.18万辆,同比增长12.22%和11.00%。在7月161.81万辆的销量当中,乘用车的销量为市场整体表现起到了巨大拉动作用。

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一定下降,其中交叉型乘用车降幅依然最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销继续下降,其他三大类品种保持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增速更为显著。

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6.91万辆,环比下降17.21%,同比增长7.7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55%,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6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64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0.94万辆、20.96万辆、18.44万辆、12.52万辆和5.68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2.78%、15.43%、13.58%、9.22%和4.18%。与上月相比,上述外国品牌销量均呈一定下降,其中日系乘用车降幅更为显著。商用车方面,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8.45万辆和27.87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8.7%和20.5%,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8%和7.5%。本月商用车比上年同期增速相对前三个月有明显回落。

商用车生产24.75万辆,环比下降3.53%,同比下降13.01%;销售26.02万辆,环比下降7.64%,同比下降6.66%。1-7月,商用车产销232.33万辆和230.99万辆,同比下降2.05%和3.60%。

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一定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呈较快增长,货车有所下降。7月货车产销19.78万辆和21.23万辆,环比下降3.57%和7.49%,同比下降18.04%和11%。1-7月,货车产销199.96万辆和198.30万辆,同比下降2.99%和5.04%。7月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59%,较6月同比下降15.1%。7月重卡出现大幅好转,与重卡行业去年6月基数偏高有很大关系。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7月汽车行业淡季特征明显。受天气炎热、车企放高温假以及暑假出游等因素影响,7月历来是一年的汽车销售低谷,企业也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设备检修。同时,7月初世界杯进入高潮,对市场销量影响最大;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公布过早,用户平均可省1万多元,在7、8月份想买新能源汽车的部分用户会持币待购。这一切均影响到车市的产销量。

8月依旧为市场的淡季期,但同时也是市场波动到谷底后的回升期。8月下旬北方天气会转凉,买车受天气的影响减小;又是将近开学,这是孩子家长购车的高峰;同时9月份的市场高潮经常在8月底启动;加之7月份销量较低,这注定会使8月份市场销量环比大幅回升。而9月为传统旺季,按照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9月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会比较高,加上各大经销商为冲量会采取一系列刺激市场的措施,车市9月需求也会明显回升。

五、家电行业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7月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同比增速涨跌互现。其中家用洗衣机、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上涨6.2%、7.4%和14.2%,家用电冰箱和家用冷柜分别有5.2%和6.5%的下滑。1-7月份各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同比增速亦有增有减,其中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上涨3.4%、14.7%和14.1%,家用洗衣机和家用冷柜分别走跌2.5%和0.4%。

表2:2014年7月主要家电产品产量

同时,产业在线数据显示,7月家用空调行业总销量为912万台,同比增长1.2%,财年累计销量7825万台,同比增长5.4%;当月内销601万台,同比增长7.6%,财年累计4402万台,同比增长18.7%;当月出口311万台,同比下滑9.3%,财年累计3423万台,同比下滑7.8%。当月工业库存732万台,同比增长15.3%。

7月冰箱总销量为759.8万台,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1.3%;其中出口271.8万台,同比增长27.9%,环比增长19.4%;内销488万台,同比下滑3.4%,环比下滑6.5%。从1-7月的累计情况来看,冰箱总销量为4905.3万台,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1434.2万台,同比增长14.1%,内销3471.1万台,同比下滑2.8%。

7月,我国家用洗衣机行业总销量401.7万台,同比增长4.7%。其中内销出货量235.8万台,同比增长3.5%,环比2014年6月增长5.1%。出口出货量165.9万台,同比增长6.6%,环比6月增长10.3%。1-7月,总销量3098.6万台,同比增长2.1%。其中内销出货量2021.2万台,同比持平;出口量1077.4万台,同比增长6.3%。

7月中国液晶电视产量约为985.0万台,销量为961.0万台。其中出口624.2万台,内销336.8万台,分别占整体销量的63.4%和36.6%。今年1-7月液晶电视内销出货累计2503.9万台,同比下滑8.4%。

同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家电和音响器材实现零售总额为623亿元,同比增长12.6%,1-7月份家电和音响实现零售总额4158亿元,同比增长8.6%。

从上述数据来看,7月家电市场整体产销情况表现尚可。其中,7月空调产销同比小幅上涨;冰箱内销虽同比小幅下滑,但出口大增27.9%,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增速;洗衣机内销持续好转,外销增长;液晶电视内销出货量同比增长17.5%,7月步入传统出口旺季,出口量有所回升。

后市来看,家电行业整体需求将趋于平淡。上半年,空调内销维持了较高增速,7月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和上半年房地产销量下滑滞后影响下,其内销增速从近半年20%左右首次跌至10%以内,而未来受天气及地产因素影响,增速仍可能维持个位数增长。冰箱内销目前处于旺季向淡季过渡期,难有突出表现。彩电虽7月表现向好,但由于上半年出货目标达成率较低,下半年各大品牌压力将会非常大,同时内销市场趋于饱和、新技术尚未成熟以及互联网企业的不断侵蚀使得下半年企业想要保利保量将会非常困难,下半年国内市场竞争将会相当惨烈。不过,洗衣机内销最近两月已持续好转,随着需求旺季逐步到来,未来几月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出口方面,7月除空调受海外天气及能效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出口延续弱势外,其他几大家电出口表现不错。洗衣机出口连续较快增长,除外围经济好转外,去年低基数是重要因素,预期未来几个月仍将保持稳健增长。考虑到海外经济逐步企稳及新兴市场需求释放,冰箱、彩电表现仍被看好,空调未来出口增速也有望企稳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将对高效节能家电产品启动新一轮政策性补贴,最快9月就能启动。若启动,或能推动家电需求增加。

六、造船行业

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获悉,2014年1~7月,中国船企凭借在承接散货船订单等方面的优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增长。但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状况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上涨受阻,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中国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2014年1~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0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5%。承接新船订单45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5%。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3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4%,比2013年底增加17.1%。

1~7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18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9%;承接出口船订单42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7%;7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450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9%。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7.7%、93.6%和94.5%。

造船企业三大指标两升一降。1~7月份,54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造船完工19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承接新船订单438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7.1%。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49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8.2%。

1~7月份,54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170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7%;承接出口船订单40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4%;7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40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5%。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6.9%、92%和94%。

1~7月份,船舶行业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104亿元,同比增长3.8%;船舶配套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15.3%;船舶修理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26.5%。

1~7月份,船舶行业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出口产值96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船舶制造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3.2%;船舶配套产值26亿元,同比下降10.5%;船舶修理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9.7%。

1~7月,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10.6%;利润总额受到个别企业大幅亏损的影响,为40.7亿元,同比下降8.5%。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前7月,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增长,产值也有所上升,但企业利润同比仍有下降。目前造船行业略有回暖,但仍有波折,造船业景气恢复一方面要取决于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另一方也需要造船行业进行充分调整,淘汰过剩的产能,这个过程可能仍较为漫长。从大环境来看,当前,全球运力达16.9亿载重吨,近几年海运量约为95亿吨,运力过剩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国内企业自身来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企业负债成本过高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我国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值得一提的是,7月下旬以来,BDI指数结束了近四个月来的下滑,重新上扬,进入8月涨势加速。截至8月26日,最新报1088.00点,跟7月22日的723点相比,涨幅50%,随着近期BDI指数持续上扬,后续船东购置新船的积极性可能上升,利好造船行业的复苏。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