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山西中南部旅游资源及地质的性能特征.doc
山西中南部旅游资源及地质的性能特征
朱一旭
(山西省冶金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通过对山西中南部旅游资源及其地质特征的描述,详尽叙述了风景名胜区及其地质特征,为以后此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详尽的地质参数。
关 键 词:山西中南部;旅游;地质特征;开发
山西中南部旅游资源包括太岳山、临汾盆地北部、吕梁山南端。这里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文物古迹繁多,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主要有太岳山、洪洞、临汾以人文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与一定的地质条件和背景有关,以地质学角度给予科学的解释,有利于旅游区进一步深层次的开发和增强其知名度。
1 风景名胜区概况
太岳山、洪洞、临汾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区,位于晋中盆地、临汾盆地两侧。其主要有太岳山北部绵山、洪洞大槐树两个景区。
1.1 绵山风景名胜区
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晋中盆地西南端。这里集人文、风景名胜为一体,绵山、水涛沟、石膏山三个风景区以洪山—范村断裂与盆地分界,上升隆起形成陡峭的绵山、石膏山主峰;西南侧以三泉断裂与盆地分界,形成含有丰富煤炭资源的低山丘陵,主要文物有资寿寺、王家大院、旌介商墓遗址、介庙、灵石(陨石)、韩信墓、介子推墓、文笔塔、周槐等。
1.1.1 绵山风景区
绵山位于介休市东南20km处。以青山碧水与古建筑相辉映,形成山青、水秀、奇峰与人文为一体的绮丽景色,是山西省1987年首批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绵山又称介山,因春秋晋国大夫介子推功不言禄归隐于此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寒食节发祥地,建有中国最大的石窟介公祠,历史上先后曾有 18 位帝王和 4 000 多位将相、名人前来归隐以求长寿。这里儒、道、佛教包容并存,拥有宋代唯一修建的封爵亭和不同朝代修建的大罗宫、云峰寺、正果寺、妈祖庙等,还有国内景区藏书最多的绵山藏经阁,因此又有“冬游龙脊岭、正果寺,夏游水涛沟”之说。绵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有唐代古营、石寨等古战场遗址。
1.1.2 水涛沟风景区
水涛沟景区位于山西绵山后山,全长15km,有古树、怪石、山花与长年流淌不息的山水,经过人工塑造的动物、人物典故和几十处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水帘洞,以及星星点点的茶楼、酒肆、木屋、藤桥、石桌凳,构成了秀比江南的自然风光,有“汇四海奇丽,涧山林海,异彩纷呈”之称。山顶为产状平缓的寒武系霍山组石英砂岩,东西两侧悬崖百丈、峰峦叠嶂、奇峰异石林立、鸟语花香,是夏季旅游、度假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1.1.3 石膏山风景区
石膏山风景区位于灵石城南35km的太岳山中北段,海拔2532m。以山青、水秀、奇峰、溶洞与人文为一体的自然风光为主,山顶的溶洞中建有天竺寺。石膏山其实不产石膏,是会滑翔的鼯鼠栖居在溶洞壁或悬崖峭壁上,它们乌黑发亮的粪便(中药“五灵脂”),流落到洞壁上形成一道道黑色膏脂,当地人误认为由岩石中渗出,而得名石膏山。
天竺寺建筑在上、下两层溶洞中,分别称为上、下天竺寺,两层溶洞均高4~5m、宽40~50m。
1.2 洪洞大槐树风景区
洪洞大槐树风景区以人文景观为主,位于临汾盆地北部,自从盘古开天地,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活居住。因此,景区以洪洞大槐树为中心,在临汾盆地汾河两岸保存有许多古代人类活动遗址。汾河西岸主要有:霍州遗址、上村遗址、历山石刻、牛王庙戏台、献亭、后王庙、万圣寺、金城堡遗址、高堆遗址、晋襄公墓;汾河东岸主要有:霍州州府大堂、陶唐峪石刻、候村新石器遗址、广胜寺、高堆新石器遗址、金城堡新石器遗址、明代苏三监狱遗址、洪洞大槐树移民集散地遗址、尧陵、尧庙、寺头新石器遗址等,向南紧邻区外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文化遗址。景区内与地质有关的有霍泉、姑射山两个风景区。
1.2.1 霍泉风景区
霍泉风景区位于洪洞城东17km处,它是临汾盆地东边界霍山山前断裂的上升泉,涌水量达4.5L/s的大型泉,可灌溉农田10万亩。
泉水来自东侧太岳山隆起区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区的岩溶水,沿盆地东边界断裂涌出。它以群泉形式上涌,形成高出水面10~20cm、直径40~50cm的水包,周围绿色水草随波摇拽,鱼儿游来游去,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东望池水,山顶广胜寺飞红塔影映入池中,此塔建于明代,塔身高47m,八角十三层,琉璃瓦顶,琉璃贴面,造型优美,是我国古代琉璃塔的精品,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2.2 姑射山风景区
姑射山风景区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西20km,距汾河3km的吕梁山南端的边山地带。姑射山来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为先有姑射山鹿仙女和尧帝成婚,才有“洞房”的传说。姑射山的“射”字,当地土语近于“爷”字,因此,姑射山又为“姑爷山”,意为尧帝是鹿仙女家乡的姑爷。
姑射山风景区由一组寺庙和洞穴群构成,建筑在寒武系—奥陶系崮山组薄板状灰岩、三山子组白云岩构成的山谷中。四周悬崖峭壁林立、林木葱郁、沟谷交错,保持着一派十足的原始自然山林风貌,因而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峭壁下、山谷中两侧建筑有南仙洞、观音阁、大雄宝殿、碧岩寺、仙女洞、神居洞、三教庙等,全长约1km左右,集佛、神、仙为一体。碧岩寺北观音阁,五层楼阁建于洞内,以洞高、层多为其主要特征。大雄宝殿西北仙女洞,是鹿仙女和尧帝的洞房,面积仅5~6m2,洞上方有小洞透光。
2 风景名胜区地质特征
2.1 绵山风景区
绵山寺庙建筑集中在半山腰寒武系崮山组薄板状灰岩或奥陶系三山子组泥质白云岩等软弱岩石之上,主要有九个景点,各景点的大小宫殿、牌楼、亭、石碑等依山或遇洞而建,半空架设有栈道和盘崖铁索险道,唐代诗人贺知章誉之为“百丈危崖垂铁索,千年古道天下奇”,抱腹岩天桥景区即建在寒武系—奥陶系三山子组泥质白云岩的水平岩层之上。抱腹岩百丈凹壁是经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只不过现在抬升了约100m左右。另外与地质有关的峰房泉,它是山上石灰岩中的岩溶水遇泥质岩石等隔水层渗出而形成,石壁上凸出的乳头为碳酸钙沉淀凝聚而成。
整个绵山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褶皱断块山,发育一系列的北东向断层、褶皱,栖贤谷介公祠背后由寒武系—奥陶系三山子组白云岩构成向斜,东南侧为一条断层,绵山山顶上的包骨真身实际是由三山子组白云岩构成的背斜。中新世以来由晋中盆地下陷、山体整体隆升形成现在的悬崖峭壁,绵山与晋中盆地间断层切断了上升盘中新统保德组红土、砂砾石层和下降盘上更新统马兰组黄土。站在绵山半山腰上向北放眼山下,晋中盆地尽收眼底,呈长方形斜布在吕梁山与太行山之间,南端出口为介休市义棠,以灵石县峪口与临汾盆地相邻,民间谚语“打开灵石口,控干晋阳湖。”道出由湖泊演变为黄土盆地的历程,中新世—早更新世期间盆地为汪洋湖水一片,到中更新世由于汾河的朔源侵蚀,终于打开了灵石口湖水泄干,形成韩信岭一带的深切峡谷。
2.2 水涛沟景区
水涛沟景区内有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的北东向断层通过,南东盘寒武系霍山组石英砂岩被抬高到山顶上,沟底出露了太古代片麻岩直接与北西盘寒武系灰岩接触。
水涛沟中的片麻岩由花岗岩类岩石经变质而成,形成于新太古代五台期,侵入时包裹了由基性火山岩变质的斜长角闪岩捕掳体。这些片麻岩曾被深埋于地下,后又被抬升形成了黑白相间呈肠状弯曲的条带状构造,貌似天然石雕。片麻岩含水性、隔水性好,所以沟中溪水长流,新生代以来被抬升隆起,河水朔源侵蚀开拓形成峡谷,由于片麻岩产状平缓、节理裂隙发育、沟谷底坡度大,所以多有跌水、激流、瀑布形成。溪水进入断层北西侧寒武系灰岩区,立即全部消失渗入地下。
另外,水涛沟的铺石路面,有一块寒武系灰岩上布满了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蝴蝶虫、叉尾虫,因外形似蝙蝠,被称为蝙蝠石。
2.3 石膏山景区
天竺寺建筑在上、下两层溶洞中,分别称为上、下天竺寺,两层溶洞均高4~5m、宽40~50m。溶洞发育在寒武系—奥陶系三山子组泥质白云岩中,处于中生代燕山期形成的近南北向不对称向斜槽部,向斜由两侧近南北向逆断层对冲形成。向斜的下部寒武系霍山组石英砂岩是滨岸沙滩环境下的沉积物,常见水流波痕、交错层理、泥裂等地质遗迹。这些石英砂岩几乎全由石英颗粒组成,SiO2的平均质量分数达97.21%,为优质的玻璃用硅石矿床。石英砂岩层面上的紫红色圆圈,是在成岩过程之后,低价铁化合物氧化呈胶状扩散形成的氧化斑。
石膏山下沟谷中的片麻岩由花岗岩类岩石经变质而成,形成于新太古代五台期,侵入时包裹了由沉积岩变质的石英岩、二云石英片岩和由基性火山岩变质的斜长角闪岩捕掳体。这些片麻岩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曾被深埋于地下后又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发生了深部重熔,形成了黑白相间的条带状构造和不规则揉流褶皱等地质遗迹。
站在石膏山顶向南望,群峰尖利陡峭,犹如被神仙利斧劈就而成,山顶为产状近水平的寒武系霍山组石英砂岩,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其下的片麻岩之上,有时可见石英砂岩之上呈微凸起的山包,是太古代片麻岩被中生代燕山期断层推覆在霍山组石英砂岩之上,形成飞来峰地质遗迹;西望山外一系列近南北向的鞍部、山包,那是因中生代燕山期断层向西依次下降,形成的由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组成的断夹块,再向西一系列的黄土平台,是受新生代以来盆地下陷形成的同沉积断裂控制,由下部中新统保德组砂砾石层、红色黏土和中更新统离石组棕黄色亚黏土、古土壤及钙质结核层组成,上部覆盖的是上更新统马兰组灰黄色风积亚。
2.4 霍泉风景区
泉水来自东侧太岳山隆起区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区的岩溶水,沿盆地东边界断裂涌出。它以群泉形式上涌,形成高出水面10~20cm、直径40~50cm的水包,周围绿色水草随波摇拽,鱼儿游来游去,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2.5 姑射山风景区
姑射山风景区由一组寺庙和洞穴群构成,建筑在寒武系—奥陶系崮山组薄板状灰岩、三山子组白云岩构成的山谷中。
这一组寺庙、洞群,均沿产状近水平的寒武系—奥陶系崮山组薄板状灰岩与三山子组白云岩的分界面分布,座落在寒武系崮山组薄板状灰岩平台之上,寺庙的后方是山洞,均为奥陶系三山子组白云岩中形成的溶洞,从其溶洞均沿三山子组一段泥质白云岩分布和洞的上方厚层白云岩中发育垂直层面的节理、裂隙看,是岩溶区地下水沿着岩层面和裂隙进行溶蚀和机械侵蚀而形成。
寺庙前为深达100~120m、宽仅3050m的深谷,沟谷中无堆积物,是侵蚀冲刷形成的嶂谷。两侧谷壁石柱林立,风景既峻险又幽深。谷底出露了寒武系馒头组紫红色页岩,并有泉水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