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综合
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
发表时间:[2013-05-14]  作者:范桂梅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665

点击下载——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doc

 

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

范桂梅

内蒙古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文章讨论现代信息社会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和发展意义,提出如何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变革以及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现代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 数字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在这个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及各项业务活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原有单纯的被动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读者获取、利用信息的途径、手段、方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观念面临着挑战,要求图书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积极适应每一位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整体组织更具灵活应变的能力,加快资源建设与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新任务1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意义

1.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 1) 数字图书馆( Digital Library 简称 DL) ,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言、音像、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范畴。

( 2)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 3)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传统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特点,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认识到这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

( 4) 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

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传统图书馆有着重大的差别,传统图书馆是被动式服务,而数字图书馆是主动式服务。

1.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 1)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资本自由化、产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给人类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整个社会存在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发达国家已经在享受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好处。

( 2)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当代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它在文化领域,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新世纪,数字图书馆利用最新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和海量的中文信息资源,弘扬宣传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创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 3)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建设数字图书馆为知识储存、传播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凭借高新技术可方便地被人们利用,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条件,为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发展空间。同时,数字图书馆可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将知识信息送入千家万户。所以说,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帮助人们实现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2

2. 图书馆的管理需要变革

图书馆的管理内容主要是管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传统的馆藏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图书、期刊、资料等纸质文献信息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料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例如磁带、光盘、多媒体音像资料等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图书馆管理业务内容的变更和调整,图书馆管理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业务内容不断丰富。图书管理手段上要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转变为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2.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法

( 1) 走统一共建道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和健全国家数字图书馆使用的各种标准及规范,协调与规范资源库建设,解决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加强馆际交流、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扬长补短、共同提高,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

( 2)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存互补。数字图书馆是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另外由于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构成因素、特征、功能、作用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相对的独立性,两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所以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两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共存互补、相互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混合体。

( 3) 开发新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求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数据库资料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信息来源,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建设互为一体。在从事网络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数据库的建设,注重信息资源库的扩充与更新。

数字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

3. 加大创新人才的建设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设施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还需要培养一批了解图书情报知识、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图书馆管理队伍。传统的图书馆只单纯地要求图书管理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检索功底,即可自如地应付各类用户的信息要求。数字环境下,读者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具有较大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并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员要成为信息的导航员。因此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中,要加大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鼓励和支持馆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改善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和信息服务综合能力。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改变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提高图书馆地位和作用,进而增强馆员队伍的凝聚力。最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图书馆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服务创新人才,为馆员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使馆员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主导力量。

3.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必须引进越来

越多的电子信息源和各种新的技术设备,这就对图书馆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馆员了解电子出版物的产生、控制、传递和有关电子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知识,具有对各类型电子信息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和深层次开发的能力。同时,必须对网络有所了解和认识,否则无法通过网络萃取信息,为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发展。

数字图书馆要更新服务观念

4. 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观念

满足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服务定位与服务体系的构建,都来源于所服务的用户需求。图书馆要掌握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并在与其相适应的服务平台支撑下,才能作为完整的信息保障体系而发挥作用。可以说,需求决定服务,体现了当今图书馆在构建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时的一种新理念。图书馆界对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构建也赋予了新的含义,藏为手段、用是目的、分藏共享,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行为从对文献的需求转向了对信息的需求,并呈现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特点,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创新工作,首先,要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营造人性化的服务氛围。其次,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在图书馆的服务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要为读者创造一种轻松、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为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服务,把满足读者信息与知识需求作为工作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根据读者的需要确定服务内容与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

4. 服务模式的转变

图书馆要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变藏为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除开展传统的外借、阅览、参考咨询及讲座、展览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外,还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拓展服务项目,如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知识库以及各种在线和离线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的能力,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使服务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管理员应根据不同用户与读者的各种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凭借高新技术,可以经济、快速地传播,方便地被人们所利用,从而不断地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推动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可以说,数字图书馆是今后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催化剂。在这个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及各项业务活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加强图书馆的建设非常重要和紧迫,要想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图书管理者技术水平,创新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服务是图书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创新是图书馆的动力源泉和生存之本。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只有通过开展服务创新,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其文化、科学和教育价值,为更多层次的人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从多方位、多途径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服务,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邓香莲.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源与概念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 1) : 8 - 9

2   申峰. 元数据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探索及应用[D]. 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7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