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钢股份卖壳变身电梯企业的消息,日前引发众多猜想———为何退出钢铁行业?土地如何处置?此次重组是否与搬迁有关?广钢股份董秘杨耀兴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复牌后的价格对于股民来说,也没太大的问题。当然,我也理解大家对我们、尤其是土地的期望值太高。”
卖壳,跟宝钢无关
说到卖壳,业内人士想到的第一个原因便是———宝钢。
早在2008年6月,一纸“诏书”下达,身处广州的广钢和韶关的韶钢“被合并”并与宝钢重组为广东钢铁集团,由于宝钢、广钢和韶钢都有上市公司,三者关系复杂,更重要的是,为了一个迟迟尚未实现的“梦想”———湛江钢铁项目。
回首当年,当时宝钢集团与广东省发改委以及广州市发改委最终形成的重组方案为:成立广东钢铁集团,宝钢以现金出资286.88亿元,持股比例为80%;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以韶钢集团、广钢的国有净资产出资71.72亿元,合计持股比例为20%。由于该方案仓促确立,且湛江钢铁项目仅获得发改委批准前期准备工程,专家一直认为这为三方日后的实质性重组埋下了不少隐患,包括此次广钢自行“卖壳”。
但杨耀兴指出:“我可以肯定的是,2008年时,宝钢没有跟我们谈广钢退市的问题。”
那么,卖壳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公开的财务数据,广钢股份201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1980.21万元。不少人猜测,钢铁全行业目前不景气,铁矿石价格不断飙升,钢材价格却并不稳定,巨大的亏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杨耀兴很坦白:“一个公司,有盈利有亏损是很正常的,不是稍有亏损就想到退市。”他补充解释:“卖壳的切实原因,是因为我们利润空间少了,主营业务盈利不理想。其实,我们去年上半年还是盈利的,后来为亚运会停产了2个月,对我们影响太大。”
作为一家位于白鹤洞的钢铁公司,杨耀兴连连感叹:“我们的环保压力非常大,注定了利润的不理想。如果集团要很好地生存下去,我们就肯定要搬迁。现在卖壳,也只是提前做了重组工作而已。”
卖地,跟广钢无关
广钢卖壳,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其位于白鹤洞138万平方米的土地。当年这里是郊区的郊区,从市中心过来都需要摆渡,可现在已经成为“市内”炙手可热的地块,也是广州市区内仅剩的大型江边地皮。
有资料显示,此地皮被广钢股份于1996年买下,账面成本为4843万元,仅为35元/平方米。两年前与宝钢重组的时候,已经有房地产中介人士预测地皮为“无敌”、“罕见”,价值150亿元;到去年年底停牌前,大家的预测更是随之高涨。广发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冯刚勇曾经测算,保守估计广钢地块容积率为1.5-2.0之间,依照搬迁补偿标准,工业用地在依法转变为商业住宅用地后,可免缴土地增值税,相关土地收益金的60%以上补偿给公司,而按60%测算的话,由此测算归属上市公司的土地价值为68.5亿元-105.3亿元。
“别说15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我都听说过,”杨耀兴笑说,“大家的期望值太高了。”他表示,土地接下来的使用不是由广钢“说了算”。
作为一块工业用地,当广钢退市之后何去何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博客博士表示,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原址土地原则上应纳入政府储备用地”,因此,作为列入“退二进三”搬迁企业名单的广钢股份土地如纳入政府储备用地,政府根据企业原工业用地重置成本、机器设备搬迁、停业损失及职工安置等费用经过评估后进行补偿。彭澎表示,基准地价分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三大类,广钢工业土地被政府收回后,会进行正常的招拍挂程序,由具备开发资质的企业拍下,土地属性才会转变为商业用地。他认为广钢股份参照商业用地价格对持有工业用地搬迁补偿的预期,是对现行政策的误读。
据去年出台的《白鹅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该地块将规划为8个区级公园。
搬迁,与重组无直接关系
随着卖壳的进行,“搬迁”问题也再度浮出水面。杨耀兴指出:“搬迁与重组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一再强调,广钢拥有三年的搬迁过渡期。
对于去年提出的广钢环保搬迁的日期“N+3”年的说法,杨耀兴解释道: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N”依然是指从现在起到湛江项目正式启动的时间长度,但何时启动,还要看湛江项目批准情况而定。只不过现在的“N+3”又有了新的期限,根据广州市的“退二进三”计划,广钢被列入“第三批”搬迁计划当中,2015年底前必须完成搬迁。
这次“卖壳”之后,湛江项目依然没有“获批”的消息。唯一的好消息,也是去年11月份,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到湛江钢铁工程项目工地和湛江龙腾物流公司进行了调研。当时,知情人士对外透露,宝钢集团高层表示,希望湛江港项目的高炉建设能够于“明年4月正式开始,规划产能为1000万吨”。
业界认为,一旦高炉建设展开,就意味着宝钢湛江项目真正进入启动阶段。无论是广钢、韶钢还是宝钢,都在静候4月份变化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