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声像情报的形态及发展趋势
吴建平
( 四川省冶金情报标准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科技情报的重要性,分析了科技声像情报的固有形态和形象性鲜明等特征,简述了科学技术促进声像情报的发展过程,提出了解决科技声像情报不易保存、不易查阅的方法,指出了科技声像情报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声像情报 发展趋势 重要性
1 科技情报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蕴藏的巨大能量,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的强盛,在科学技术产生的巨大能量中,科技情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象催化剂一样促进能量最大的释放。
科技情报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被收集、整理、加工后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和制定一些政策提供参考,为大型项目的立项审批提供信息支撑。对企业而言,科技情报对项目投资、产品研发、技术进步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难看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至政府下至企业都离不开科技信息。这种信息已成为比物质更重要的资源,如何索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获取科技信息越多,谁将科技信息利用得好,谁的科学技术就发展得越快。
2 科技声像情报的形态特征及其优势
什么是科技声像情报? 从狭义上讲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声音和图像记录的科技信息. 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或借助技术工具和方法间接感知客观世界的具体形态和变化的科技信息,以及虚拟世界的形态和变化的科技信息。
科技情报从形式上看主要分为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和非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科技声像情报则属后者。它是以电磁材料、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以电磁手段或光学手段将声音和图像记录下来而形成的一种文献类型,它包括录音带、录像带、胶片、光盘等。今天的科技声像情报又以电视录像为代表,本文所述及的科技声像情报以电视录像为例说明。
纸质文献情报属传统印刷型文献,是科技情报的主体,其特点是易收集,成本低、易保存。但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主要通过文字形式传递信息,人们要依序阅读并经过大脑分析、判断、理解才能接受信息。纸质文献情报还受到不同语种文字的限制,可以这样说,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是以平面方式传递信息———只能阅读。科技声像情报( 电视录像) 是近几十年来崛起的新型情报,它融合了多种信息元素,将科技信息通过影像、色彩、语言、音响等组合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以立体方式传递信息———既能看又能听使人爽心悦目。
2. 1 科技声像情报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形象性
它能将事物客观地展现在你眼前,即使远隔千里,也感觉身临其境。它能抽象地将所描述的事物通过解说、图片、音响以及动慢等物化成看得见听的着东西。例如,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中,通过图片、显微摄影、动慢模拟、解说、音效等组合形式,生动的再现了生命是由细胞构成,而蛋白质和核酸是形成细胞的重要物质条件。影片压缩时间和空间,带你回到生命形成之初,让你亲眼目睹生命形成的全过程。
2. 2 科技声像情报的的准确性
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科学实验中,很多物质或物体的变化过程我们的肉眼是很难看清楚的,比如测试汽车安全性能中有一项叫碰撞试验,当汽车以每小时 60 或 80 公里速度撞击物体时,车体是怎样发生变形的? 安全气囊开没开? 是什么时间打开的等等。凭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清物体瞬间发生的变化。但我们用高速录像机就能准确地看清楚整个变化过程。
2. 3 科技声像情报具有时效性
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科技声像情报拓展了空间,可以通过电视直播与事件发展变化过程同步进行。如,2011 年11 月3 日1 时43 分,我国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电视屏幕上通过动慢模拟,再现了天空一号与神州八号飞船在太空的相对位置,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 4 个步骤,特别是锁紧这个步骤,装在天空一号上的摄像机让人们亲眼目睹了神州八号与天空一号在空间准确对接的历史瞬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 3 日凌晨实现了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电视直播“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成功对接,是科技声像情报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超越空间、超越语言、文字等的典范。
2. 4 科技声像情报在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如我所拍摄的电视录像片《CW -1 型无牌坊高刚度轧机》和《高炉炼铁操作技术》,前者用于科技成果推广,后者用于科学技术普及。《CW - 1 型无牌坊高刚度轧机》详细反应了当时的研制者威远钢厂谢泽总工程师,根据我国小型钢厂使用的轧机,大多数存在效率低、产品精度差、经济指标落后等问题,在参照瑞典第一代无牌坊轧机和分析预应力轧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制出了具有特色的“CW -1 型无牌坊高刚度轧机”。如果只从这条文字信息上看,你无法看到老式轧机的落后,也无法看到谢泽总工程师的研究过程以及新轧机是什么样子等等。但是,电视信息就能形象地展现研制、制造、安装、调试应用等全过程,尤如你亲临现场。“CW- 1 型无牌坊高刚度轧机”的研制成功,获得四川省技术进步三等奖。录像片《CW -1 型无牌坊高刚度力轧机》为该项科学技术成果的鉴定、申报及随后在全国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当时冶金部的表彰。《高炉炼铁操作技术》是一部针对高炉炼铁生产如何规范操作运行的实用技术普及型录像片,片中通过炼铁高级工程师的讲解、操作示范,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生动详细地展示了高炉炼铁生产中科学规范操作的情况。《高炉炼铁操作技术》在全国征订发行后得到中小冶金企业的广泛赞誉,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如上所述的事例可以看到,科技声像情报具有形象性、准确性、时效性、超越性和推广性等方面的优良特征。
3 科技声像情报的发展过程
事物发展过程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简单向复杂转变,声像情报发展也是这样,由黑白静态图像或单一声音构成的信息发展到彩色动态图像和多种声音元素合成的信息。
3. 1 科技声像情报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从 1839 年世界上第一张光学照片在法国诞生,1881 年英国科学家发明电影摄影机,1925 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黑白电视机,1956 年世界上第一台四磁头螺旋扫描开盘式 2 英寸磁带录像机在美国应用,到 1997 年世界第一台全数字高清晰度记录格式HDCAM 录像机在日本研发成功,人类在声像发展史上经历了从无声记录到有声记录; 从记录黑白图像到记录彩色图像; 从静止画面到运动画面; 从电影一统天下到电影、录像、多媒体共存。每一次科学技术发展都促进了科技声像情报从手段到形式上的进步。
3. 2 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了科技声像情报的进步
电视录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科技情报领域,对科技声像情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上世纪八十代以前,我国的科技声像情报主要是以图片、照片、录音、电影胶片等形态存在,其中科技电影片最具代表性。可是,除中情所等少数单位外,各省市情报单位受人员、技术、经费、渠道等的限制,科技声像情报都以简单地整理收集照片、图片、录音带、录音盘为主,电影胶片少之又少,更谈不上电影胶片摄制。就科技情报馆藏量而言,科技声像情报属凤毛麟角,数量远远比不上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进入上世纪80 年代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强劲期,科学技术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个时期电视技术逐步进入国家级和省级各科研院所,利用电视录像技术为主体的声像情报工作迅速普及。有关资料显示,到1991 年初,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能开展声像情报工作的单位已有 750 家以上,拥有摄像机 899 台,录像机 1550 台,图像编辑机 750 套。仅国家科委系统对声像设备的投入就达 1. 5 个亿。全国科技情报单位共摄制制作科技情报录像片超过 5000 余部,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上 1000 小时。科技声像情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推广普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科技声像情报资料不同于纸质印刷型文献资料,前者储存介质为录像磁带,而后者储存介质是纸张,录像磁带对存放环境条件要求比较高,为防止磁带发生退磁、磁粉脱落、磁带粘连等问题,要求存放环境具备防止阳光直晒、防磁、防尘、防潮、恒温等条件,对长期未使用的磁带还需定期进行倒带或进带,以防磁带发生粘连,保证科技声像情报的正常使用。对存放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造成了科技声像情报资料的保存较难等问题。
用于摄制科技声像情报的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等电子设备,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设备升级换代加快。摄像机成像技术从单管成像到三管成像再到 CCD 晶体成像以及高清晰度成像; 录像机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跨越; 编辑系统由传统的线性( 编辑机) 编辑模式发展到非线性( 计算机) 编辑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后期制作落后的对编模式,是后编辑方式的一次飞跃。储存系统也从难保存、容量小、寿命短的录像磁带变为易保存、容量大、寿命长的光盘和硬盘。
4 科技声像情报的发展趋势
科技声像情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情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声像情报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4. 1 科技声像情报的数字化处理
科技声像情报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很多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大多数都以录像带方式存在,它不但对储存环境条件要求高,而且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超过使用寿命会发生磁极信号减弱、掉磁粉等问题,严重的将无法观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科技声像情报拓展了新的方式,可将以前大量科技声像情报经过数模转换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储存在计算硬盘或光盘上。特别是光盘,它具有成本低、存储量大、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对存储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等特性,是科技声像情报资料理想存储方式。
4. 2 科技声像情报向网络化发展
科技声像情报以形象、生动见长,但我们必须使用专门的电子设备才能查阅,正因查阅不方便制约了科技声像情报的发展。如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多媒体技术、数模转换技术、数字化视频压缩、音频压缩、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科技声像情报的流式传播奠定了基础,流媒体技术成为科技声像情报发展的一个新手段。利用集中的存储系统建立科技声像情报资料中央知识库,使科技声像情报通过便捷的网络发布,为读者建立一个好用 Wed 页面检索平台,将大量的科技声像情报通过网络发布供检索者使用。
5 结语
科技声像情报是科技情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和非纸质印刷型文献情报( 声像情报) 各有长处,它们将长期共存优势互补。科技声像情报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新发明、新科技的问世还将促进科技声像情报向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仁和. 科技声像慨论[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 韩旭. 浅析传统声像情报向当代声像情报的转变[J]. 中国科技信息,2010( 17) .
3. 罗文森.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声响服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10) 17.
4. 卫路兵. 科技声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J]. 甘肃科技,2010,(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