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下载——中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和发展展望
一、201 1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后,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市场需求萎缩,钢材价格持续回落,企业效益大幅下降,钢铁行业经历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从全年行业运行看,有以下几方面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1、粗钢生产保持增长,但下半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2011年,中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下同)产量分别达到62969万吨、68327万吨和8813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4%、8.9%和12.3%,全年粗钢日均产量为187.20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l 5.52万吨。从分月情况看,自6月份粗钢日达199.77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下半年7—11月份粗钢日均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12月份比11月份略有上升,但也是全年仅次于11月份的最低水平。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为45.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钢材价格由稳转降,原燃料价格高企,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下半年市场需求明显回落,钢材价格下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2011年前9个月基本上在131~136点之间波动,但在四季度则呈现明显下降走势,其中11—12月价格指数低于上年同期。12月末,CSPI指数降至120.45点,同比下降9.83点,降幅为7.55%,同年内最高的5月末135.93点相比,累计下降了15.48点,降幅为11.39%。同时,原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据统计,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同比上涨了27%,国产铁精矿平均价格上涨15.1%,炼焦煤上涨17.2%,废钢22.7%,均高于钢材均价11.8%的涨幅。2011年,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42%,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特别是10月、11月和12月,会员企业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分别只有14亿元、12亿元和30亿元,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仅为0.48%、0.43%和1.04%。若扣除投资收益和非钢产业利润,四季度钢铁主业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况。
3、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 1年全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11 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矿山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低迷而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深思。
从2012年一季度的情况看,钢铁行业继续面临市场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高企,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严峻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中国粗钢产量6158万吨,同比增长3.9%,粗钢日均产量达198.65万吨,为历史次高水平;1—3月累计生产粗钢1.’7422亿吨,同比增长2.5%,日均产量达191.5万吨,超过2011年全年187.5万吨的水平。以此计算,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与此同时,一季度GDP增长仅8.1%,较去年回落1.1个百分点,也较去年四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是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1—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降至20.9%,较1—2月回落0.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3.5%,回落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虽然比1.2月回升0.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去年13.9%的水平。
由于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库存仍处高位,钢材价格低位波动。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3月末,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1.18点,比去年底的120.45点略有回升,但比去年同期131.23点下降10.05点,降幅7.66%。分品种看,长材价格指数为125.85点,比去年底下降0.51%;板材价格指数118.82点,比去年底回升2.18%。但于去年同期比,均明显下降,其中长材下降7.92%,板材下降7.32%。
钢材价格没有明显的回升而原燃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生产升本上升,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据钢协统计,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今年前两个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122亿元,同比增长0.98%实现销售收入5468亿元,同比下降1.46%;实现利税70.83亿元,同比下降76.21%,其中利润-28.04亿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全行业亏损,亏损面达到41.2%,同比增加31.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3.68亿元,同比增加23.4倍。
二、钢铁行业对当前困难和挑战的应对及发展展望
钢铁行业2011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困难情况,验证了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中国钢铁工业粗放式放量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5%,这是我国GDP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表明了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主动把经济增速降下来的决心,标志着中国长达十年之久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期即将结束,也使我们认为:从钢产量上来说,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使得这一阶段可能比较长,比如到2025年或2030年,在这个阶段内钢产量平均在6.7亿吨左右。当然,钢产量也并不是说就不能突破7亿吨,甚至达到8亿吨,但一定也会有回落到7亿吨以下,甚至6亿吨的年份,放在一个15年或20年的长时间尺度看,中国的钢产量在这一平台期在6—7亿吨的水平。今年3月底召开的第十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领导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即2011年可能是两个行业的转折年,不光是增长速度的转折,也极有可能是绝对量的顶点。
既然钢铁供需上量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钢铁工业的任务将是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生产下游行业用得上、用得起的钢材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全面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就是要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资源能源环境挑战,适应上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降耗,优化供应链,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转变。转型升级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和中心工作。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是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规划。
绿色转型和产品升级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两个核心。绿色转型是为了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支撑和约束条件,产品升级是为了保持和创造市场。这两个核心是纲,其他转型和升级的目标和任务是目,纲举就能目张。创新驱动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调整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方案”等都对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做出了明确要求。从今年两会看,国家对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温总理在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时进一步明确,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抓紧制定出台合理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能集中度和规模效益;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
钢铁行业是耗能和排放大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并把钢铁企业列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钢铁行业今后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绿色转型也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历史潮流之举,不转不行,非转不可。
按照“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钢铁工业产品升级分两个层次。首先,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要将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的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钢材产品性能。第二,鼓励少数有实力企业开发高端钢材品种,同时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避免资金浪费和高端产品的无序竞争。对于特钢企业来说重点是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特钢企业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开发高性能特钢材料。着重提高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高温合金等特钢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特别是延长使用寿命。高性能建筑用钢,高强度、耐腐蚀船板,高强度汽车板及升级换代家电用板等是我们今后几年努力开发和推广应用的重点。
三、从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看废钢需求
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两个核心,绿色转型和产品升级,都与废钢消费直接相联。“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要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努力达到国家对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容量要求的目标。这些指标的完成,要靠钢铁行业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和管理办法来保证。多用废钢、降低铁钢比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据测算,若用废钢代替生铁炼钢,平均吨钢可节约铁矿石1.3吨~1.6吨,减少能源消耗350千克.400千克标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80%以上,减少废水、废渣排放70%以上。
当前,我国电炉钢比例很小,钢铁企业吨钢综合废钢单耗不到140千克,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电炉钢和转炉钢废钢单耗都在低水平徘徊。这与废钢资源紧缺、废钢质量不好、废钢价格过高等因素有关。只有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废钢应用才能真正扩大。
首先,努力开拓废钢资源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钢铁积蓄量已经达到50亿吨左右,为我国废钢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短期内,至少在2015年前废钢大量产生并不现实。废钢资源开发应的重点,对钢铁企业来说,应放在冶金渣和尾矿渣的综合利用,同时解决社会落后生产能力对废钢资源的占用问题。
其次,只有高质量的“精料”废钢,才能提高钢铁生产的经济效益,才能激励钢铁企业多用废钢。中国废钢协会在废钢产业化,完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也鼓励钢铁企业与回收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废钢铁回收、加工、配送基地,采用先进的废钢加工处理设备,执行严格的准入标准,形成和谐稳定的流通关系。
第三,近几年来高涨的废钢价格,也是影响废钢应用的主要因素。在当前企业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承受过高的废钢价格,部分电炉大量使用热铁水以降低成本。我们支持废钢协会提出的应在税收政策上对废钢企业给予优惠,对废钢利用单位在淘汰落后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
随着节能环保问题的日益紧迫和国家相关政策逐步到位,随着钢铁行业产品升级工作的推进,随着中国废钢资源量的增加和废钢铁产业的发展进步,中国废钢应用前景广阔,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