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下载——2012年一季度主要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2年一季度,我国生产粗钢17421.8万吨,同比增长2.5%,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20890.8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6.5%,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在进出口方面,受各国开工率增加,钢材需求增强的影响,2012年3月,我国钢材进出口均出现与去年同期相同的情况一一大幅反弹。特别是钢材出口,环比大幅增长48.34%,所有主要品种的出口增幅均在30%以上;钢材进口环比增长4.12%。2012年一季度,我国出口钢材1214.61.万吨,同比增长15.6%;进口钢材340.95万吨,同比下降18.5%。一季度,铁矿石进口基本稳定在6000吨/月左右,进口平均单价3月份开始回升了2美元,吨,达到138.17美元/吨。一季度,我国进口钢坯10.77万吨,同比下降42.5%。出口钢坯542吨,同比下降63.3%。一季度,我国出口钢材、坯折合成粗钢1292.19万吨,进口钢材、坯折合成粗钢373.48万吨,两者相抵净出口粗钢918.71万吨,净出口钢材873.66万吨。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资料(除非特别说明,进出口数据均来自海关总署),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主要原料(铁合金、焦炭、生铁、铁矿石、锰矿、铬矿、废钢)、半成品(钢坯和钢锭)、钢材及铸铁制品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92.6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8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73%。其中钢铁进口总额356.5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口总额的8.3%,同比下降8.12%:出口总额136.0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16%,同比增长4.85%。2012年一季度,钢材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3.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6亿美元,占钢铁外贸总额的33.15%;进口铁矿石价值257.13亿美元,同比下降7.35%,占钢铁外贸总额的52.19%。
从数量上看,一季度进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21051.84万吨,同比增长5.15%,进口铁矿石占总进口量的89.12%。出口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1374.4万吨,同比下降6.06%。
3月份进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7094.88万吨,同比增长5.760石。其中6295.25万吨为铁矿石进口,占当月钢铁总进口量的88.73%。钢材进口量为127.24万吨,占钢铁进口总量的1.79%,同比下降16.7%。3月出口的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563.71万吨,同比下降19.79%。其中钢材出口502.81万吨,占当月钢铁总出口量的89.2%,同比增长2.5%;焦炭出口10.2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8%,同比下降86.7%。3月份净出口钢材375.57万吨。
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上述产品的进出口额比例为2.18:1;进出口数量比为15.32:1。
2009年以来我国主要钢铁产品进出口量见图1、图2,2012年一季度钢材进出口结构见图3、图4。


2012年一季度,在钢材进口的主要品种中,所有主要产品的进口较去年同期均大幅下降,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3%、3.4.%、18.5%、13.8%、24.9%和17.6%。原料进口中,除钢锭、炼焦煤和和铁矿石的进口同比增长68%、16.2%和5.9%外,其他原料和矿产品的进口均呈负增长。
同期,钢材出口中,除铁道用材出口同比下降35.9%外,其它主要产品的出口均有所增长。其中棒线材增长42%,角型材增长42.8%,板带材增长7.6%,管材增长13.4%,其它钢材增长17.2%。原料及半成品的出口中,除铁矿和锰矿的出口同比增长26.4%和14.1%外,其他矿产品和钢铁半成品的出口同比均下降10%以上。
2012年~季度,板带材仍然是进出口的主要品种,占钢材进口总量的85.09%,占钢材出口总量的49.45%。
二、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1.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材主要来自于72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仍是我国钢材进口的主要货源地,累计进口钢材307.76万吨,同比下降19.35%,占钢材总进口量的90.27%。一季度,我国从南美、中东地区和大洋洲的钢材进口同比分别增长957.84.%、329.21%和28.68%,而从欧盟27国、其他欧洲国家、独联体、北美和非洲的钢材进口同比分别下降8.4%、5.92%、24.65%、22.9%和56.069石。
主要进口地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欧盟27国和哈萨克斯坦,分别累计进口钢材144.71万吨、101.5万吨、44.69万吨、23.03万吨和8.3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6.36%、10.3%、15.74%、8.4.%和增长46.82%。主要钢材进口品种中,棒线材、角型材、板材和管材主要来自于日本,分别进口11.35万吨、2.32万吨、125.54万吨和3.8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2.58%、31.7%、26.38%和增长2.5%。铁道用材主要来自于俄罗斯,累计进口2.48万吨,同比下降26.01%。其他钢材主要来自于韩国,进口2.07万吨,同比下降2 1.29%。
2012年一季度,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和加拿大,进口量分别为8333.63万吨、4158.94万吨、1404.86万吨、1023.03万吨和544.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24.%、3.9%、下降46.91%、增长19.489《和增长47.49%。炼焦煤的主要进口国为蒙古、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分别进口398.41万吨、378.58万吨和12‘7.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77%、22.61%和4.72%。铁合金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进口30.1万吨和7.1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19%和14.81%。锰矿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南非和加纳,分别进口95.36万吨、80万吨和30.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48%、下降4.23%和增长42.92%。铬矿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土耳其和印度,分别进口110.02万吨、48.18万吨和11,3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94%、增长8.57%和下降23.61%。废钢的主要进口国为日本、美国和韩国,分别进口。72.05万吨、40.45和4.1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07%、下降20.52和增长43.02%。钢坯的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5.33万吨和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869'6和下降23.78%。
2.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共计199个国家和地区,周边国家和地区仍是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地,占钢材出口总量的64.72%。一季度,我国除对欧盟27国的出口同比下降22.91%外,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均大幅增长。亚洲地区仍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区域,出口量为734.65万吨,占钢材总出口量的60.48%,同比增长15.61%。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0.38%,对独联体的出口同比增长38.43%;对北美的出口同比增长48.64.%。对南美和非洲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3.95%乘125.78%;对中东地区和大洋洲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4.53%和8.57%。见图5。

韩国、欧盟27国、泰国、越南和印度为我最大的钢材出口地,累计占钢材出口总量的41.36%,出口钢材分下降0.09%、22.89%、增长46.48%、增长33.5%和下降18.84%。
主要出口的钢材品种中,棒线材、角型材和板材的主要出口国为韩国,分别出口60.98万吨、30.33万吨和151.9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28%、8.93%和下降4.67%。管材的主要出口国为缅甸和加拿大,分别出口16.94万吨和13.6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4。7.37%和49.3%;铁道用材的主要出口国为巴西和澳大利亚,分别出口3.49万吨和1.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0.44%和下降43.94%。其他钢材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和韩国,分别出口9.66万吨和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36%和.5.3%。
2012年一季度,在出口的主要原料中,焦炭的最大出口货源地为韩国、比利时和日本,分别出口5.04万吨、4.39万吨和4.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4%、下降85.56%和下降75.65%。铁合金共计出口到6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和美国为最大的铁合金出口货源地,分别出口6.19万吨、2.75万吨和0.7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97%、38.3l%和42.63%。炼焦煤出口到韩国、日本和朝鲜,分别出口10.54万吨、9.68万吨和4.3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6.46%、92.09%和29.52%。废钢的主要出口地区为中国台湾,出口454.吨,同比下降24.36%。生铁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分别出口6.3万吨和0.76万吨。钢坯主要出口到比利时,出口3.56.81吨。
三、主要进出口企业性质
从企业性质看,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材进口量最大的企业仍为外商独资企业,进口19.36万吨,同比下降14.28%,占钢材进口总量的61.37%。中外合资企业进口。73.26万吨,同比下降30.55%,占钢材进口总量的21.49%。国有企业进口56.75万吨,同比下降12.73%,占钢材进口总量的16.65%。
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出口量最大,一季度共计出口548.05万吨,同比增长9.35%,占钢材总出口量的45.12%;私人企业出口钢材303.8l万吨,同比增长25.5%,占钢材总出口量的25.01%。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钢材193.09万吨,同比增长32.63%,占钢材出口总量的15.9%。
四、主要钢铁产品进口情况
2012年3月,我国钢材进口环比增长4.12%,棒线材、板带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环比分别增长26.23%、4.2%和7.49%,而角型材、管材和铁道用材的进口环比分别下降8.11%、16.02%和37.77%。
虽然3月的钢材进口环比略有回升,但2012年一季度的钢材进口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12年1.3月,我国进口钢材340.95万吨,同比下降18.5%。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分别进口22.94万吨、7.26万吨、290.11万吨、11.75万吨、3.12万吨和5.77万吨。
1.板带材进口情况
2012年一季度,板带材共计进口290.11万吨,占钢材总进口量的85.09%,同比下降18.5%。所有进口的板带类产品,同比下降10%以上。冷轧板带进口98.17万吨,同比下降23.23%;热轧板带进口85.6万吨,同比下降14.38%;镀层板带进口75.23万吨,同比下降17.1%外,彩涂板带进口10.31万吨,同比下降12.28%;电工钢板带进口20.81万吨,同比下降16.91%。见图6。

2012年一季度,板带材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镀锌板带、厚度0.5—1mm冷轧普薄卷和1mm<厚≤0.5mm冷轧薄卷,分别进口59.417万吨、37.34万吨和29.79万吨,合计占板带材进口总量的43.64%。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3mm<厚<4.75mm热轧薄卷和厚度>10mm普通中板卷,同比分别增长5958.71%和1576.11%。进口降幅最大的品种是1mm<厚<0.5mm宽度>600mm热轧不锈薄板和厚<3mm其它未经酸洗热轧不锈钢卷材,同比分别下降96.415%和89.02%。
2012年一季度,冷轧板带中主要进口的产品为冷轧薄宽钢带,进口76.23万吨,同比下降24.7%,占冷轧板带进口总量的77.65%。冷轧板带的主要进口地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28.01万吨、26.29万吨和15.3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1.16%、29.98%和3.32%。
热轧板带材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热轧中厚宽钢带和热轧中板,分别进口26.2万吨和24.3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9%和16.7%。而特厚板和热轧薄板的进口同比则呈正增长,分别增长19.4%和58.3%,分别进口1.67万吨和4.32万吨。热轧中厚宽钢带的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19.63万吨和3.7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9.72%和6.76%。热轧中板的主要进口国仍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12.09万吨和。7.0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4.14%和增长38.39%。
镀层板带中,主要进口品种为镀锌板带,进口59.47万吨,占镀层板带进口总量的79.05%,同比下降18.85%。在其他进口品种中,镀铝锌板进口8.12万吨,下降13.3%;其他镀层薄板进口5.06万吨,同比下降1.63%。镀锌板带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28.7万吨、18.08万吨和8.3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6%、18.02%和21.15%。
彩涂板带共计进口10.31万吨,同比下降12.28%。主要进口品种是宽度>600mm彩涂板,进口9.91万吨,同比下降12.61%。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
电工钢板带进口20.81万吨,同比下降16.9%。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宽度≥600mm非取向硅钢,进口11.34万吨,同比下降33.63%。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和韩国。
2.棒线型材进口情况
2012年一季度,棒线型材进口30.2万吨,同比下绛19.09%。除中小型型钢和钢筋进口同比增长15.1%阳124.6%,分别进口1.23万吨和2.83万吨外,其他主要产品的进口均呈负增长。大型型钢进口6.03万屯,同比下降6.4%;棒材进口9.58万吨,同比下降.2.5%:线材进口10.53万吨,同比下降40.2%。
线材进口的主要品种是<14mm线材和热轧合金钢盘条,分别进口3.9万吨和3.3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3.15%和增长15.48%。线材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棒材进口的主要品种为其他热轧合金钢条杆和冷轧易切钢条杆,分别进口4.36万吨和1.1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15%和增长11.52%。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为日本和中国台湾。
中小型型钢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合金钢型材,进口量0.8万吨,同比增长28.69%,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65%。
钢筋进口的主要品种是热轧螺纹钢,进口2.83万吨,同比增长128.97%,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99%。
3.管材进口情况
2012年一季度,我国管材进口11.75万吨,同比下降13.76~石。无缝管进口6.27万吨,同比增长4%;焊管进口5.29万吨,同比下降29.3%。铸铁管进口0.19万吨,同比增长63.5%。
无缝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石油天然气钻探无缝管和其他无缝管,一季度分别进口2.01万吨和1.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和下降15.3%。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德国。
焊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焊管,进口5.03万吨,同比下降7.2%。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95.09%。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
4.主要原料进口情况
①铁矿石:
2012年一季度,铁矿石进口基本稳定在6000万吨/月的水平。虽然3月的进口平均单价较前两月回升2美元/吨,但基本稳定在136美元/吨的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2.8%,减少了20美元/吨。3月,铁矿石进口平均单价为138.17美元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2美元/吨。见图7。

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8760.33万吨,同比5.9%,进口金额257.13亿美元,同比下降。7.35%。3月,进口铁矿石6295.25万吨,同比增长5.8%,进口平均单价138.17美元,吨。3月份各主要港口铁矿石进口仍保持高水平,日进口量在203万吨,各港口的铁矿石存港量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9000万吨以上。
进口的主要品种为0.8mm>粒度>6.3mm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和6.3毫米>粒度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进口12302.32万吨和3680.8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7%和10.69%;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下降8.8%和2.77%。
0.8mm>粒度>6.3mm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分别进口6227.52万吨、3285.29万吨和122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87%、6.01%和下降45.34%。6.3毫米>粒度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分别进口2003.27万吨、420万吨和305.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08%、36.27%和13.83%。
海运方面,国际海运价格自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截止4月底,巴西至中国的铁矿石运费为20.94美元/吨,西澳大利亚至中国的运费为。7.63美元/吨,与2011年同期基本持平。见图8。

②其他原料:
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一季度,我国主要钢铁原料和钢铁矿产品的进口均维持在低位,除炼焦煤、废钢和钢锭的进口同比保持增长外,其他主要原料的进口均保持了负增长。一季度,我国钢铁原料进口20705.16万吨,同比增长5.65%,进口金额308.69亿美元,同比下降6.8%。

国有企业是原料进口的主要企业,一季度进口12427.38万吨(含无烟煤),同比增长1.45%,占原料进口总量的54.58%。私人企业进口5824.26万吨(含无烟煤),同比增长45.29%,占原料进口总量的25.58%。集体企业进口2075.29万吨,同比下降5.33%,占钢材进口总量的9.11%。
五、主要钢材出口情况
受各国经济趋稳,钢材需求增加的影响,2012年3月,我国钢材出口环比大幅增长48.34%,所有主要品种的出口环比增幅均在30%以上。铁道用材出口环比增长416.66%,增幅最大。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和其他钢材的出口环比分别增长32.66%6、46.89%、46.24%、55.9%和90.63%。
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1214.61万吨,同比增长15.6%。除铁道用材出口9.83万吨,同比下降35.9%外,其他主要钢材出口均大幅增长:棒线材出口220.61万吨,同比增长42%;角型材出口79.37万吨,同比增长42.8%;板带材出口600.58万吨,同比醋长7.6%;管材出口227.04.万吨,同比增长13.4%;其它钢材出口77.19万吨,同比增长17.2%。
1.板带材出口情况
2012年一季度,我国板带材出口600.58万吨,占钢材出口总量的49.45%,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所有主要出口产品同比均呈正增长。热轧板带出口239.42万吨,同比增长57.88%;冷轧板带出口85.28万吨,同比增长21.77%;镀层板带出口134.84万吨,同比增长1.5%;彩涂板带出口134.76万吨,同比增长32.8%;电工钢板带出口6.27万吨,同比增长62%。见图9。

板带材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冷轧合金钢板、热轧不锈薄板和冷轧普中板,同比分别增长485.9%、224.2%和72.3%。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热轧中厚宽钢带、热轧合金钢板和镀锌板带,分别出口115.13万吨、110.93和102.59万吨,同比下降8.8%、增长1,5.4%和增长2.4%。
热轧板带出口量最大的是热轧中板和热轧中厚宽钢带,分别出口116.18万吨和115.1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5.7~石和8.8%,合计占板带材出口总量的38.51%。其中出口降幅最大的品种是热轧中板,同比下降75.7%;特厚板出口也大幅下降44.7%,仅出口0.86万吨。热轧中板共计出口到11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越南和新加坡,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49.2%。热轧中厚宽钢带共计出口到6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越南和泰国,三国合计占总出口量的64.44%。热轧薄宽钢带共计出口到2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古巴和中国香港,合计累计占该品种总出口量的75.81%。
镀层板带出口量最大的是宽度>600mm热镀锌板,共出口94.23万吨,同比增长0.4.8%。镀锌板带共计出口到149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泰国和菲律宾。
彩涂板带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宽度>600mrn彩涂板,出口134.04万吨,同比增长32.8996。彩涂板带共计出口到14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和俄罗斯,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41.94%。
电工钢板带的主要出口品种是宽度≥600mm的非取向硅钢,出口4.87吨,同比增长37.28万吨。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77.67%。电工钢板带共计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巴西和韩国。
2.棒线型材出口情况
2012年3月,棒材、线材、中小型型钢的出口均创近三年单月出口新高,分别出口49.92万吨、50.5万吨和46.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3%、11.5%和35.9%。2012年一季度,棒线型材的出口除大型型钢出口同比下降1.1%外,其他主要品种同比均呈正增长。一季度,棒线型材共计出口299.98万吨,同比增长42.23%。出口量最大品种为棒材、线材和中小型型钢,分别出口113.55万吨、100.88和5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9.7%、47.5%和73.7%。大型型钢出口22.67万吨,同比下降1.1%;钢筋出口6.19万吨,同比增长9.6%。
棒材中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其他热轧合金钢条杆,出口102.74万吨,同比增长44.6%,占棒材出口总量的90.48%。棒材共计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线材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热轧合金盘条,出口94.33万吨,同比增长57.35%,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3.66%。线材共计出口到7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泰国和日本。
中小型型钢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合金钢型材,出口54.03万吨,同比增长75.52%,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5.29%。中小型型钢共计出口12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和沙特阿拉伯。
大型型钢出口的主要品种是截面高200<H<800MM的H型钢,出口14.54万吨,同比增长32.73%,占大型型钢出口总量64.14%。大型型钢共计出口到11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中国香港和日本。
3.管材出口情况
2012年一季度,我国管材出口227.04万吨,同比增长13.399石。其中无缝管出口116.64.万吨,同比增长18.9%;焊管出口90.25万吨,同比增长4.9%。铸铁管出口20.15万吨,同比增长25.4%。
无缝管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石油天然气钻探无缝管和石油天然气管道无缝管,一季度分别出口49.92万吨和46.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8%和14.7%,合计占无缝管出口总量的76.98%。焊管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石油天然气道焊管和其他焊管,分别出口50.5万吨和38.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和6.6%,合计占焊管出口总量的99%。
无缝管共计出口到13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印度、韩国和伊朗,分别出口10.5万吨、7.66万吨和。7.32万吨,分别同比下降3.08%、增长20.5%和增长33.3%。三国合计占无缝管总出口量的21.85%。焊管共计出口到17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缅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出口16.5万吨、8.37万吨和4.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66.54%、52%和下降47.56%。三国合计占焊管总出口量的32.86%。
4.主要原料出口情况
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铁原料的出口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见表2。除铁合金、生铁镜铁和铁矿石同比分别增长6.01%、0.37%和27.09%外,其他主要产品的出口同比均大幅下降。特别是废钢、炼焦煤、焦炭、直接还原铁和钢锭的出口,同比下降幅度均在80%以上。

2012年一季度,我国钢铁原料出口78.2万吨(不含无烟煤),同比下降77.41%。出口金额8.58亿美元,同比下降50.37%。
国有企业是原料出口的主要企业,一季度出口144.08万吨(含无烟煤),同比下降56.97%,占原料出口总量的82.35%。私人企业出口19.86万吨(含无烟煤),112.05万吨,同比下降82.28%,占原料出口总量的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