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MFB生产过程对夹杂物的影响浅析
周剑丰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公司涟钢技术中心,湖南 娄底,417009)
摘 要:对210转炉厂RH-MFB冶炼超低碳IF钢生产实际进行研究,分析转炉出钢[C]、[O]和温度、真空循环时间、冶炼渣成分等因素对钢液中夹杂物数量、粒径分布的影响。对RH精炼过程中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超低碳钢,RH-MFB,夹杂物
RH作为目前生产超纯净钢和超低碳钢等高附加值钢材的主要精炼手段,其工艺参数的设定对钢材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尺寸及形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控制转炉终点钢水碳氧含量、温度、RH脱碳结束后氧含量、合金化后循环时间及RH渣系氧化性等对提高成品质量性能有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210转炉厂刚投产生产超低碳钢为例,分析RH-MFB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对钢水中夹杂物的影响。
1.成分设计及工艺路线:
1.1 成分设计及冶炼路线
超低碳钢(典型钢种成分见表1),又称深冲压级冷轧钢板。它具有成形性好,无时效,无屈服平台等特点,对钢液要求碳和气体含量低,夹杂物含量少,成分均匀稳定,主要用于轿车车门和车顶面板。
表1 IF钢的目标成分/%
Table 1 The goal composition of IF steel
C
|
Si
|
Mn
|
P
|
S
|
Als(ppm)
|
≤0.0030
|
≤0.015
|
0.06-0.18
|
≤0.012
|
≤0.010
|
300-450
|
该厂在冶炼该钢生产工艺流程为:KR-BOF-RH-CC。高炉铁水先经过铁水预处理进行KR脱硫处理,使其硫含量达到转炉要求。然后经转炉吹炼,使钢液具备合适的终点碳、氧含量以及低磷、低硫含量和RH真空处理所需要的温度,转炉出钢过程中加适量渣料。然后在RH进行脱碳、去夹杂及调整钢水成分、温度等。合格的钢水进行常规板坯连铸。
1.2 RH-MFB工艺设备
该厂RH-MFB真空处理装置于2009年11月投入试生产,至今已处理钢水十万余吨,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 RH-MFB真空处理主要参数
Table 2 The main parameters of vacuum processing in RH-MFB
项目
|
参数
|
公称容量/t
|
210
|
布置型式
|
单工位
|
日平均处理炉数/炉
|
24
|
真空泵抽气能力/(kg•h-1)
|
≥1000
|
真空泵工作真空度/Pa
|
67
|
真空室内径/mm
|
2300
|
插入管内径/mm
|
680
|
氩气流量/(Nm3•h-1)
|
Max270
|
循环流量/(t•min-1)
|
208
|
氧气流量/(Nm3•h-1)
|
2400
|
该厂在RH-MFB处理过程中,主要的技术操作有RH处理前的辅助作业(钢包车开至处理工位、处理前测温取样、加顶渣改质剂等)、纯处理时间(抽真空、吹氧脱碳、测温取样、定氧、终脱氧、合金化、温度调整、成分均匀、真空室复压等)、RH处理后的辅助作业(最终测温取样、加保温剂等)。
2 试样检测分析
在RH-MFB精炼处理IF钢的过程中,分别在转炉出钢、氩站、RH精炼过程和中间包内取样。其中,在RH精炼过程中分别取进RH站、循环3~5min、脱碳结束后、加Al合金化后0~15min和出RH站样,并且记录相关生产数据,进行全程跟踪。
2.1 显微夹杂物形貌及类型
通过对试样进行金相制样,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发现其显微夹杂绝大部分为Al2O3,其中,在精炼0~3min时发现有少量的钙铝酸盐类夹杂物和Al2O3+MnO的复合夹杂,详见表3。
表3 显微夹杂组成在不同处理阶段的变化
Table 3 The microscopic inclusions changes in different stage of processing
处理阶段
|
显微夹杂组成
|
精炼0~3min
|
基体为Al2O3的夹杂物,包括簇状、球状,占95%以上;钙铝酸盐和Al2O3+MnO的复合夹杂,较少,约占5%
|
精炼10~15min
|
绝大部分为Al2O3类夹杂物
|
精炼20~25min
|
几乎全为块状Al2O3,以四边形为主
|
出RH
|
基体为Al2O3的夹杂物,以块状、球状为主
|
中间包
|
夹杂物的总体数量较少,以Al2O3夹杂为主
|
结合表3及图1可知,Al2O3夹杂贯穿于整个工艺过程,是钢液中夹杂物的主体部分,这些夹杂或呈簇状,或呈球状,以球状存在的Al2O3夹杂以弥散相存在于钢中。此外,还发现有少量的铝酸钙及硅铝酸钙的夹杂物,所占比率不到统计数量的5%。在进站样中发现含Al2O3较多的夹杂物主要是由于在RH处理前往渣面上加入Al渣球对顶渣进行改质,之后随浸渍管的插入,顶渣被带入钢液所致。在中间包中,钢中夹杂仍以Al2O3为主,但总体数量较少,表明随着工艺过程的深入进行,钢中的显微夹杂物能够有效地被去除[1-3]。
2.2 显微夹杂物变化情况
对RH精炼过程中钢液中显微夹杂物的粒径分布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下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RH精炼过程的深入进行,钢中夹杂物数量基本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进站时,钢中夹杂物数量波动较大,平均为11.6个/mm2。从合金化与精炼结束时钢中夹杂物的结果对比来看,规律不一,有的降低,有的则不降反升,这主要与RH的净循环时间、顶渣氧化性有较大的关系,夹杂物数量平均为15.94个/mm2。精炼结束至浇铸过程中,夹杂物借助自身的浮力开始不断的上浮至渣层中,因此,中包钢液内的夹杂物数量是呈下降趋势。
2.3 炉渣情况
对所取渣样进行成分检测,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另外对部分渣样的熔点进行了检测。
表4 RH精炼过程中渣成分平均变化情况,%
Table 4 the average changes of slag composition in RH refining
工序
|
CaO
|
SiO2
|
Al2O3
|
FeO
|
MnO
|
RH进站
|
47.93
|
6.01
|
11.52
|
18.51
|
3.82
|
RH脱碳结束
|
49.62
|
4.98
|
19.38
|
10.37
|
3.31
|
RH合金化0~8min
|
48.65
|
4.64
|
23.66
|
10.02
|
3.30
|
RH出站
|
50.63
|
4.39
|
24.34
|
9.72
|
3.05
|
从表4中可以看出,RH进站时,顶渣氧化性较强,这主要与炉前拉碳、下渣量偏大等有关。从二元碱度来看,顶渣碱度基本在8以上,渣系熔点均在1400℃以下。其中部分炉次下渣量偏多,炉渣碱度低,C/A比值高达6.31,其顶渣熔点也高达1415℃,因而该类炉次在RH处理过程中渣较稠,吸附Al2O3夹杂的能力降低。从RH进站至出站的(FeO)变化趋势来看,整体呈下降趋势,由脱碳结束时的10.37%降为9.72%,说明渣中氧在精炼过程中源源不断向钢中传递,使合金的收得率降低,增加了钢中二次夹杂物的生成量。
2.4 大样电解结果
由于RH处理过程中钢水循环搅拌比较充分,对大型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好。因此,试验中仅取RH后循环过程中及出站时的钢样进行大样电解。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如表5所示。
表5 SPHE钢中夹杂物的数量情况
Table 5 the inclusion quantity of SPHE steel
炉次
|
工序
|
夹杂物总量,mg/10kg
|
大型夹杂物数量(>50μm)mg/10kg
|
1
|
合金化后3min
|
33.43
|
14.97
|
合金化后6min
|
21.56
|
5.95
|
铸坯
|
8.68
|
0.96
|
2
|
合金化后3min
|
31.86
|
14.43
|
合金后6min
|
20.74
|
5.58
|
3
|
合金化后3min
|
27.17
|
11.25
|
合金化后6min
|
17.83
|
5.25
|
合金化后9min
|
16.55
|
4.60
|
铸坯
|
8.56
|
1.32
|
从表5中可以看出,合金化后,随着钢液的循环流动,大型夹杂物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且钢中存在的夹杂物主要在50μm以下。浇铸过程中,夹杂物在中包内的上浮去除,最终铸坯内大型夹杂物数量进一步降低。
对电解出来的大型夹杂进行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其形貌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合金化后3min,钢液中存在的大型夹杂物主要是Al2O3类夹杂物,另有少量的SiO2类夹杂物,这类夹杂物主要源于顶渣被卷入。合金化6~9min时,钢中Al2O3夹杂物呈现球团及块状,另有少量的钙铝酸盐类夹杂物。铸坯中夹杂物除Al2O3类夹杂物外,另发现有SiO2类及含K等硅钙酸盐类夹杂物。
3 RH工艺参数对钢液中夹杂物的影响
3.1 转炉出钢时[O]、[C]及温度的控制
通过统计转炉出钢时副枪测定氧含量与碳含量的值及出站温度,分析转炉冶炼终点时C-O关系如图4;统计RH进站时碳氧含量与温度的数据,分析其关系如图5。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碳含量小于0.035%时,钢中氧含量急剧增加。一方面,增加了脱碳结束后铝丸的消耗及Al2O3夹杂物的生成量;另一方面,RH在处理这种严重过氧化时,容易出现渣冒的现象,不但增加了处理难度,还有可能会烧坏氩管。碳含量大于0.05%时,脱碳所需要的氧含量偏低,因而增加了MFB枪吹氧的可能性,这对于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也是不利的。因此,将转炉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035~0.05%,氧含量控制在500~700ppm,尽量减少因拉P、拉碳等补吹炉次,保证转炉良好的底吹效果等,有利于提高后续RH工艺操作的稳定性。
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RH进站碳含量的增加,其进站温度越低;随着RH进站氧含量的增加,其进站温度越高。这是因为在转炉出站时钢水过氧化越严重,则钢水温度越高,在RH进站时氧含量也越高,否则反之。在图5中两条趋势线在当碳含量大约为0.04%,氧含量为450ppm时有个交集,此处温度约为1620℃。当进站温度越大于1620℃,则钢水氧含量越高、碳含量越低,钢水过氧化越严重;当进站温度越小于1620℃,则钢水碳含量越高、氧含量越低,钢水在精炼过程中需要吹越多的氧进行脱碳和升温,对后期钢水中夹杂物控制不利。因此RH进站温度控制在1620℃左右,有利于后续RH工艺中夹杂物的控制。
3.2 脱碳结束后钢水中氧含量及后循环时间的影响
3.2.1 净循环时间对炉渣氧化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RH合金化后净循环时间与渣样中∑(FeO+MnO)含量,其结果如表6。
表6 净循环时间对炉渣氧化性的影响
Table 6 The influence of net cycle time on slag oxidizing
炉次
工序
|
1
|
2
|
3
|
4
|
5
|
6
|
脱碳结束后氧量,ppm
|
382
|
530
|
522
|
488
|
489
|
300
|
TFe变
化
情况
,
%
|
进站
|
14.37
|
19.25
|
21.91
|
8.2
|
7.8
|
14.6
|
脱碳结束
|
7.09
|
12.52
|
11.51
|
7.2
|
8.8
|
8.6
|
合金化0min
|
6.95
|
/
|
10.03
|
/
|
/
|
/
|
合金化3min
|
8.61
|
13.31
|
9.45
|
5.8
|
8.4
|
7.6
|
合金化6min
|
/
|
11.53
|
9.52
|
5.6
|
8.3
|
7
|
合金化9min
|
/
|
10.93
|
9.81
|
6.8
|
7.5
|
7.2
|
合金化12min
|
7.9
|
/
|
9.49
|
/
|
6.7
|
6.9
|
从表6中可以看出,渣中TFe含量在进站后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这是因为在进站后加入了顶渣改质剂,降低了炉渣的氧化性。但仍有少数炉次如4、5因顶渣结壳、加完改质剂后所取渣样的代表性等原因,导致渣中TFe含量下降并不明显或不降反升。
由于真空处理过程避开了顶渣,顶渣相对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但渣钢界面间的传氧反应仍是在时刻不断的进行。渣中TFe含量越高,其氧活度越高,更容易在净循环阶段与钢液的Al元素发生二次氧化反应。此点也可从上表中看出此点规律。渣中TFe含量在10%以上的炉次,随着合金化后循环过程的深入进行,渣中TFe含量下降较为明显。
3.2.2 净循环时间对炉渣(Al2O3)含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RH合金化后净循环时间与渣样中(Al2O3)含量,其结果如表7。
表7 脱氧合金化后,渣中(Al2O3)含量变化情况,%
Table 7 The Al2O3 change in slag after the deoxidizing alloying, %
炉次
工序
|
1
|
2
|
3
|
4
|
5
|
6
|
进站
|
15.5
|
7.65
|
11.4
|
16.19
|
18.02
|
26.64
|
脱碳结束
|
24.19
|
14.45
|
19.51
|
24.88
|
23.28
|
23.68
|
合金化0min
|
27.86
|
/
|
22
|
/
|
/
|
/
|
合金化3min
|
23.32
|
15.5
|
24.52
|
27.22
|
25.82
|
27.65
|
合金化6min
|
/
|
21.75
|
28.33
|
29.47
|
24.59
|
27.33
|
合金化9min
|
/
|
21.91
|
27.71
|
30.11
|
24.44
|
26.83
|
合金化12min
|
25.25
|
/
|
27.75
|
/
|
26.39
|
25.71
|
加铝脱氧合金化及渣钢间发生的二次氧化反应后生成大量细小的Al2O3夹杂物,脱碳结束后氧含量越高,渣中(FeO)含量越高,生成的Al2O3夹杂物量也就随之增多。这些细小的Al2O3夹杂物在钢液循环、搅拌的作用下,经历着碰撞、聚集、长大等过程,最终借助搅拌力及自身的浮力慢慢地上浮至顶渣层中。结合现场取到的净循环过程中渣样结果分析来看,顶渣中(Al2O3)含量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在6~10min左右时,顶渣中(Al2O3)含量基本达到饱和值。之后,随着净循环时间的延长,顶渣中(Al2O3)含量仍有增加的趋势,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一方面控制好脱碳结束后的氧含量,基本在300~400ppm。另一方面,净循环时间基本控制在6~10min左右,循环效果差的炉次,可延长至12min。
3.2.3 炉渣(Al2O3)含量对夹杂物的影响
顶渣中TFe含量越高,其钢液中因渣钢二次氧化的量增多。此外,渣中C/A比值对提高顶渣吸附夹杂的能力也十分重要。
表8 脱氧合金化后炉渣氧化性对夹杂物的影响
Table 8 The influence of slag oxidizing on inclusions after the deoxidizing alloying
炉次
|
脱碳结束后氧含量,ppm
|
脱碳结束后炉渣氧化性,%
|
合金化3min后夹杂物量,mg/10kg
|
1
|
522
|
15.38
|
33.43
|
2
|
489
|
12.6
|
31.86
|
3
|
488
|
10
|
27.17
|
表9 脱氧合金化后炉渣(Al2O3)含量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
Table 9 The influence of slag Al2O3 on inclusion removal after deoxidizing alloying
3min内钢中夹杂物总量降低量,个/mm2
|
炉渣中Al2O3含量,%
|
11.87
|
24.52
|
11.12
|
25.82
|
9.34
|
27.22
|
1.28
|
29.47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脱碳结束后钢中氧含量越大、炉渣氧化性越强则钢中夹杂物总量越高,对后期夹杂物的控制越不利,因此应该尽量控制脱碳结束后钢中氧含量,根据武钢等钢厂经验该值应控制在300~400ppm之间为佳;根据表9可以看出,炉渣中Al2O3含量越高,则夹杂物的去除越难,这是因为炉渣中Al2O3钢中的扩散与钢中Al2O3的上浮析出存在着平衡关系,当渣中Al2O3含量过高,则不利于钢中Al2O3夹杂物的去除。目前,在RH进站时均通过添加顶渣改质剂来降低渣中氧化性,这个过程中使得炉渣Al2O3含量平均上升约7%,不利于后循环时钢中夹杂物的去除。因此,建议将顶渣改质剂的加入时间改为破真空后加入,这样可以降低炉渣氧化性,这样有利于防止RH出站后炉渣对钢液的二次氧化。
3.3 夹杂物对塞棒的影响
通过跟踪记录2个正常浇次中塞棒情况,整理如下表10。
表10 试验炉次塞棒上涨情况及中包内夹杂物统计情况
Table 10 The statistics of stopper rising and inclusion in tundish in test furnace
炉号
|
塞棒上涨情况(平均值),mm
|
夹杂物小于10μm的所占比例,%
|
显微夹杂物个数,个/mm2
|
1
|
——
|
80.55
|
11.92
|
2
|
2.5
|
85.84
|
18.76
|
3
|
2.5
|
82.11
|
17.16
|
4
|
基准
|
93
|
|
|
5
|
|
13
|
90
|
18.99
|
6
|
10
|
92.24
|
11.77
|
7
|
1
|
81.6
|
14.5
|
从表10中分析得出,中包内的夹杂物主要以小于10μm的显微夹杂物为主,所占比例基本都在80%以上。从塞棒的上涨情况来看,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炉次,其小于10μm的显微夹杂物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但从对应的金相样的显微夹杂物数量来看,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前后炉次塞棒的上涨幅度与中包内显微夹杂物个数并不完全成正比,这与中包内的流场、前一炉次已上涨的幅度有较大的关系[4]。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涟钢IF钢进行取样,分别对精炼处理过程中氧氮含量、显微夹杂物、大型夹杂物及炉渣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小钢样进行金相制样,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发现其显微夹杂绝大部分为Al2O3,其中,在精炼0~3min时发现有少量的钙铝酸盐类夹杂物和Al2O3+MnO的复合夹杂。合金化后3min,钢液中存在的大型夹杂物主要是Al2O3类夹杂物,另有少量的SiO2类夹杂物,合金化6~9min时,钢中Al2O3夹杂物呈现球团及块状,另有少量的钙铝酸盐类夹杂物。铸坯中夹杂物除Al2O3类夹杂物外,另发现有SiO2类及含K等硅钙酸盐类夹杂物。
(2)转炉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035~0.05%,氧含量控制在500~700ppm,有利于提高后续RH工艺操作的稳定性;RH进站温度控制在1620℃左右,转炉出钢时温度应控制在1680℃左右,有利于后续RH工艺中夹杂物的控制。
(3)脱碳结束后的氧含量应控制在300~400ppm,净循环时间控制在6~10min左右,循环效果差的炉次,可延长至12min。
参考文献:
[1] 叶仲超, 王石扬, 汪晓川. IF 钢中的夹杂物[J]. 金属学报,1999,35(10): 1057-1061.
[2] 李克厚. 水岛钢厂优质IF 钢的大规模生产[J]. 钢铁研究,1998,18(2): 62-63.
[3] 朱国森, 丁会香, 王万军, 等. IF 钢冷轧板表面缺陷研究[J].钢铁, 2004,39(4): 54-56.
[4] 崔学正译. 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内壁氧化铝的附着机理及防止方法[J]. 国外耐火材料,199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