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提起柴油机时,大家脑海里可能首先联想到的是大卡车或拖拉机,尾部也许还在冒着浓浓的黑烟。但若是向欧洲人提起柴油机,他们脑海里很可能先浮现出各种轿车的形象。这种差别与欧洲汽车的历史密不可分。
欧洲人与柴油机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70年前就诞生了一款以柴油为动力的奔驰轿车,效率远高于那个时代的其他汽油动力轿车。及至上世纪90年代,CDI(共轨直喷系统)技术的诞生极大推动了柴油汽车的发展与普及。而欧洲人大力发展柴油机也是有缘由的。欧洲的燃油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其油价也相对的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出于省钱的考虑,民众更倾向于购买省油的柴油车。所以柴油机的技术突破基本上都来源于欧洲的汽车制造厂,而目前欧洲的柴油汽车保有比例也是世界最高的。欧洲车企的全球扩张也直接带动了柴油汽车在全球的普及。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柴油机占有量情况。
欧洲一半的轿车使用柴油
欧洲作为柴油机的发源地,柴油轿车的保有量极高。一方面,欧洲由于石油完全依赖进口,所以油价平均水平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柴油机省油的特点就身份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欧洲各国在排放标准上更看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后者是温室效应的元凶。而二氧化碳排放低于汽油机的柴油机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支持,因此欧洲柴油的税率低于汽油。由于以上种种优势,柴油机在欧洲很有竞争力。根据Wikipedia的数据,在2007年,接近50%的在欧洲销售的新车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如果把SUV和皮卡也考虑进去,这一比例还会提高至少10%。
美国民众期待柴油轿车
而美国情况则与欧洲不同。一方面,美国平均油价比欧洲要便宜一倍左右,因此柴油车省钱的特点并不突出。另一方面,美国的排放标准与欧洲不同,更注重对氮氧化物、颗粒物的控制,而这正是柴油机的软肋。而受排放标准的影响,柴油的税率也高于汽油,这让美国柴油车的经济性大打折扣。目前全美汽油车占的比例高达95%(包括SUV、商用车),许多加油站甚至没有柴油加油泵。出于种种考虑,美国车企制造的柴油车通常都销往欧洲而不在本国市场出售。不过许多美国民众都在呼吁本国能有越来越多的柴油车出现。在ScientificAmerican网站上一位车主质疑:“为什么许多欧洲高性能的柴油车在美国不能购买?”而跟帖里大多是支持柴油车的,并抨击州政府排放标准过时、车企与石油公司联合牟利、对柴油的高税率不合理等。
中国和日本的柴油轿车尚不普及
日本情况与美国相似。一方面,日本油价低廉,柴油经济性并不突出。另一方面,日本的排放法规是各国中最严格的,柴油车难以获批在国内出售。日本柴油车比例大约只有0.5%,不过许多日本车企都有生产柴油车型销往欧洲。
中国情况有些特殊。中国的国家排放标准基本上是照搬欧洲的,按理说有利于欧洲车企在国内大规模生产、销售柴油汽车。但目前,虽然绝大部分的商用车和不少SUV使用柴油,使用柴油的轿车比例却非常低,大约是0.2%,不仅远低于欧洲,也低于柴油车尚不算普及的美国和日本。具体原因很复杂,会在后文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