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钢铁企业用电自给可行性探讨李洪福1,2,温燕明2,孙德民2(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摘要: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余热余能资源,具有巨大的回收利用潜力。系统分析了典型钢铁流程的能量流和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主要余热余能资源情况,提出了采用当前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回收发电。通过建立分布式电站,使得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就近回收、就近输送、就近使用,从而实现钢铁企业用电基本自给。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一个年产1000万t规模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分布式发电方式回收该钢铁生产流程的余热余能资源,其发电量可达到41.95亿kW·h,折合吨钢419.5kW·h。钢铁企业通过余热余能回收发电完全可以做到用电基本自给,甚至完全自给,乃至外供。关键词:钢铁生产流程;余热余能回收;分布式电站;发电自给作为高能耗行业的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2007年生产粗钢4.89亿t,占全球粗钢产量的36.4%[1]。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能耗的急剧增加。据报道,中国钢铁工业“九五”末能源消耗量为1.3亿t标准煤,“十五”期间能源消耗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13%..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5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