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综合
新兴铸管球团部提高产、质量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
发表时间:[2007-12-21]  作者:郝建国宋彦洪刘富强杨献强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9308

    本文介绍了新兴铸管球团部今年技术改造情况。原料系统、造球系统、筛分系统、焙烧系统、风系统等方面逐步完善,为球团产、质量发挥最大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  改造 球团矿产 质量

 

1  前言

    新兴铸管球团部球团生产线于20027月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40万吨氧化球团。20042月在原生产线基础上进行扩容改造,回转窑由Φ3×30m改造成Φ4×30m,增加Φ6m造球盘1台,链篦机由单侧抽风改为双侧抽风,增加回热风机、窑尾风机各一台,设计能力为年产60万吨氧化球团。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2006年产量达到70万吨。但是随着公司高炉产能的提高和炉料结构的调整,球团产量已不能满足炼铁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球团生产线的产、质量,球团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限制环节,在2007年元月进行技术改造和操作攻关,至20076月球团生产工艺稳定,产、质量完全满足炼铁的需求。现将改造和攻关情况介绍如下。

 

2  系统改造

21原料系统改造

    1)膨润土配加由螺旋称改为拖拉式皮带秤

    生产中采用袋装膨润土,人工倒人仓内,由气力输送泵送到配料仓,采用弹性叶轮给料机和螺旋称控制下料量。由于是人工倒土,一些编织袋的细丝进入仓内,缠绕在弹性叶轮给料机上,使膨润土下料不稳定洞时螺旋称零点经常飘移,影响配料的准确性。在实际生产中膨润土配加的不稳定、不准确成为生产的限制环节,配料设定的膨润土配比和实际跑盘的配比偏差较大,呈无规律波动,有时一个班膨润土配比调整达78次,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将螺旋称改为拖拉式皮带秤,同时将弹性叶轮给料机去掉,增加一个200×400mm平板阀,膨润土仓的下料口用带丝杠的插板控制,可以调节,有效的解决编织袋的细丝堵塞的问题,同时拖拉式皮带零点稳定,飘移较少,使膨润土配加稳定,配料设定的膨润土配比和实际跑盘的配比偏差不大,配比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给造球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2)增加原料辊筛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厂的原料条件较差,没有稳定的供货商,靠吃“百家饭”,原料厂家达20家左右,各家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精粉中含有很多石块、编织袋、铁器,对造球,特别对是生球辊筛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几乎每天都发生卡生球辊筛的现象,经常使生产中断影响产量,同时辊筛的电机、轴承烧坏,增加修理费用。为此,我们在原料67之间的转运站增加原料辊筛。辊筛宽度为1200mm,间隙20 mm、倾角150,共设16根辊,有效地筛除原料中的杂质,自从原料辊筛安装以来,从未发生卡生球辊筛的故障,提高了作业率,降低了修理费。同时,原料辊筛对原料又进行一次充分的混匀,改善了原料质量。

22造球系统改造

    1)造球盘改造

    我厂原有3Φ55m造球盘、1Φ60m造球盘,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湿球质量,我们将原来3Φ55m造球盘改造成Φ60m造球盘,原来的基础和刮刀、传动部分不动,只是将盘底重新制作、安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刮刀改造

    在生产中原来使用的碳化钨刮刀,磨损较快,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就需调整一次,半个月更换一次,且磨损时形成马蹄状,刮料不均匀,造成造球盘盘底不平,影响了生球的运动轨迹,进而影响了生球的成球率,严重制约生产,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为此,于20061021日开始在2#造球盘使用陶瓷合金刮刀,到目前为止,共使用8个月,从现场磨损情况来看,共磨去10mm,且该刮刀头仍然保持平整,没有形成马蹄形,同时《因为该刮刀为双头刮刀,所以另一头仍然可以使用,即一根刮刀可以使用一年左以上。20074月其他3个盘也开始使用合金刮刀,现在球盘盘底平整,成球率高,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调整刮刀对生产的影响。

 23筛分系统改造

    l)上下辊筛由固定式改为可调式

    按照原来设计,上下辊筛采用集中传动,固定压盖式轴承座,一个辊子出问题,会影响整个辊筛的运行,2004年改造时,我们将集中传动改为单个电机传动,收到一定效果,但辊子是固定的,在运转中磨磨损后造成辊筛间隙变大,使湿球粒度不均匀,链篦机透气性不好,成品球质量变差,缩短辊子的使用周期。20071月将上下辊筛由固定式改为可调式,上辊筛间隙13mm,下辊筛间隙6mm,其目的是可及时调整间隙,保证生球筛分效果和控制成品球粒度,并提高辊筛使用周期。

    2)下辊筛漏斗改为宽皮带

    我厂下辊筛筛下的<6mm的小球和粉末先进人漏斗,再转运到返2皮带上。由于漏斗的倾角较小(450),及物料水分较大,粘性较大(含有膨润土),极易粘结在溜槽钢板上,频繁塌料,造成料流不畅。为此,我们将漏斗改为宽皮带,解决了粘料问题,保证生产的连续。

    3)降低下辊筛到篦床的落差

    受空间位置的限制,我厂下辊筛到篦床的落差较大,大约15m左右,生球在进入链篦机布料区容易摔碎,在篦床布料区有一些摔碎的颗粒填充在球与球得间隙,降低了篦床的透气性,使链算机干燥、预热效果变差,回转窑气氛浑浊。为解决这一问题将下辊筛增加了8根辊,使落差降到450mm,解决了湿球在篦床上摔碎的问题,改善了回转窑内气氛。

 24链算机系统改造

    1)链算机炉顶抬高

    由于受改建厂时条件的限制,我厂链算机机头烟室空间小,链箅机头轮中心线距窑尾面板32m,空间狭小使风流受阻,链算机烟罩温度低、而窑尾温度高,窑内憋火,造成窑头正压。为此我们将链算机预热室炉顶抬高15m,抬高长度为14m,增大通风面积,使风流畅顺。

    2)回热风机扩容

    我厂回热风机两台,抽风能力为15m3h,利用原有的机壳和基础,通过叶轮结构的改进,使抽风能力增大到20m3h,增加系统的抽风能力。

    3)链算机预热段风管道由Φ16米改为Φ20米,增加链篦机的通风面积,有利于生球的干燥、预热、氧化。

    4)为了解决链算机风箱抽风管道积灰的问题,我们将风箱抽风管道和放灰阀连通,使该处的风速降低,沉降下粉尘直接进入放灰阀排出,避免了管道积灰对通风的影响。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降低了链算机系统的通风阻力,提高了生球的干燥、预热、氧化效果。

2.5   回转窑系统改造

    1)煤气烧嘴改进

2007年以前我们使用的是与朝阳拓普公司一起研制开发的XCI型回转窑高炉煤气专用烧嘴,虽然基本满足焙烧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存在火焰不能调节,煅烧强度低,易结窑皮等缺点。为此,根据能量守恒和流体力学原理,结合多年的使用经验,自行开发了五风道高、焦炉煤气专用烧嘴,增加了轴流风和旋流风,可以实现火焰形状、长度的调节,提高了煅烧强度。降低了煤气消耗,减少了结圈现象。

    2)将窑尾缩口直径由Φ26米改为Φ27米,其目的是增加窑尾通风面积,缓解窑中温度高而链篦机系统温度偏低的情况。

    3)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由原来的迷宫式改为鳞片接触式,减少了窑头、窑尾的漏风,使漏风率降低了05%。

26环冷机平料砣改造

    在原设计中环冷机平料砣固定在水冷梁上,由于本地区水质较硬,在使用过程中水冷梁容易结垢,造成水管堵塞,冷却失效,水冷梁氧化,平料砣频繁故障,使环冷机布料不平,经常出“红料”,成品皮带使用周期短。通过研究,我们将水冷梁改为风冷梁,材质改为CrlNil8Ti9,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没有发生掉平料砣现象,保证了环冷机布料平整,避免了出“红料”,延长了成品皮带的使用寿命。

 

3  操作改进

31根据检修时工艺设备改造的情况,针对此次改造的特点,对整个系统工艺参数进行重新的摸索、修订。主要参数对比见表1

    通过参数对比可以看出:经过改造和攻关,实现了窑头的负压操作;在保证链篦机风箱温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窑头、窑尾温度,使风流畅顺,整个系统的工艺更加合理,可控。

32在操作原则上,造球以前要以“造球”为中心。配料、烘干、润磨一切为造球服务,给造球创造条件。造球以后要以“回转窑气氛”为中心,生产过程必须保证窑清晰、能清楚看到窑尾,实现长周期安全运转。

 

4   改造、攻关效果

    20071月以来,球团生产稳定,设备顺行,各项指标都有提高,较好的满足了炼铁的需求,现将指标对比见表2

 

 

5  结语

51本次改造较好的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改造后提高了设备运转的可靠性,改善了工艺控制环节,实现了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

52造球是球团生产的重要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造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品球的产、质量。

53提高球团产量的关键是链篦机,只有湿球在链篦机经过充分的干燥、预热,并且在这过程中不产生爆裂、粉末较少,才能使后面的焙烧、冷却工序正常进行,才能使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54  由于球团生产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生产中会存在某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并总结经验,使球团产、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