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柳钢新建120万t/a链篦机一回转窑氧化球团工程的主要设计特点。该工程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设备国产化和采用清洁气体能源的链篦机一回转窑生产线,它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炼铁炉料生产技术有了一个新的进步。
关键词 氧化球团工艺 链篦机一回转窑 设计特点 柳钢
1 前 言
柳钢新建氧化球团工程是柳钢为在“十五”期间使钢产量达到年产350万t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其设计能力(一期)为年产酸性球团矿120万t,占地面积3.6×104 m2,实际投资约1.5亿元。
该工程由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由广西冶金建设安装公司主要负责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2002年5月正式开工,2003年5月15日点火烘窑,继而开始热负荷试车和试生产。2003年6月25日第一批氧化球团出窑,全流程贯通,第一批产品TFe≥65%,抗压强度≥2500 N/个球,达到设计指标。经过一个月多月的调试和整改,於2003年7月29日正式投产。
本工程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链篦机一回转窑生产工艺(见图1),设计作业率为85%,窑容积利用系数为7.0 t/(m3·d),该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强,产品质量好且均匀,能耗较低,各项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本文主要介绍该工程的设计特点。
2工艺设计主要特点
2.1原料部分
2.1.1铁精矿的受卸与堆存
为了保证球团生产稳定、均匀的原料供应,在柳钢圈定的原1号焦炉的场地(位于球团车间西侧,紧临球团车间)设计建有一精矿料场。考虑到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料场设有屋顶。
按120万t/a酸性氧化球团的生产规模,铁精矿年需要量~120万t(干量),因此原料场的年供料能力按135万t/a(湿量)设计。进入料场的原料铁精矿粉,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少量为国内采购。主要为铁路运输,少量国内精矿也可用汽车运输进场。铁精矿由火车运抵原料场后,经2台链斗卸车机(矿用)卸至卸一l胶带机上,通过1号转运站转运到转3一l胶带机,再经堆取一1胶带机送到堆取料机悬臂胶带机上向料堆布料。设两个料堆,分别堆存磁铁精矿和赤铁精矿。为节省投资,料场仅设置一台堆取合一的斗轮堆取料机,稳定连续地向球团车间供料。
2.1.2铁精矿的配料
在料场设有配料室,赤铁矿和磁铁矿按7:3的比例在此进行预配料。配料矿仓共5个,每个仓有效容积为130 m3,贮存时间8h。仓下采用5台Ø2000调速圆盘给料机和电子皮带秤配料(3台工作,2台备用),配料量可根据球团车间的需要自动调节,配合精矿由胶带机经6号转运站送往球团车间精矿干燥室。

2.1.3精矿干燥
来自料场的精矿,水分一般在l0%左右,远高于铁精矿成球水分,因此必须进行干燥脱水。本设计设有一套精矿干燥系统,采用一台Ø3.2×22 m圆筒干燥机,利用高炉煤气作为热源。另外干燥系统设有旁路,当精矿水分满足造球的要求时或干燥机故障时,则可不经过干燥机而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
2.1.4润磨
设计采用了润磨预处理工艺,配备2台Ø3.5×6.2 m润磨机,同时工作,单机处理能力90 t/h,混匀时间6 min。铁精矿、膨润土以及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等在润磨机中进行碾揉、混匀,以提高精矿的成球性能,降低膨润土的用量,提高生球落下强度和球团品位。但润磨机作为微量添加剂配合料的混匀设备,其混匀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设计还考虑采用了一台强力混合机进行混匀,其规格为Ø1.66×2.8 m。
2.2生球制备部分
2.2.1造球
经润磨后的混合料与经过粉碎后的不合格生球(一8 mm,+16 mm)用胶带机运至造球室的5个料仓。料仓为称重式结构,以实现对料位的连续检测,稳定排料量。仓下采用5台直拖式皮带秤直接向造球机给料,其排料量可按设定值自动调节。
造球设备为5台Ø6000 mm圆盘造球机。造球盘的倾角和转速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工艺条件,保证较高的成球率和较好的生球质量。造球添加水采用雾化水,并根据适宜的生球水分自动控制加水量。
2.2.2生球筛分和布料
生球的筛分、布料采用大球辊筛+梭式布料机+宽皮带机+辊式筛分布料机等4台设备组合而成的联合筛分布料装置。
出造球盘的生球由胶带机运至链篦机头部,先经过大球辊筛筛除>16 mm部分的大球,再由梭式布料机(B=1400)布到宽皮带机(B=4000)上,通过宽皮带机将<16mm的生球均匀布到辊式筛分布料机上。辊式筛分布料机宽4.5 m,由筛分段和布料段组成,在筛分段筛除的<8 mm粉料以及大球筛筛除的>16 mm部分经破碎后返回重新造球。8~16 mm的合格生球则经布料辊均匀地布到链篦机篦床上。
2.3干燥、预热和焙烧
2.3.1生球干燥、预热
生球的干燥和预热在链篦机上进行,链篦机的规格为4×35 m。为了降低能耗,改善生球干燥、预热的质量,设计中采用了最先进的热工制度,链篦机设有三段(鼓风干燥、抽风干燥、预热)四室(鼓风、抽风干燥I、抽风干燥Ⅱ、预热)。含水~9%的合格生球铺到链篦机上,铺料高度180~200mm,进入链篦机炉罩后,依次经过鼓风干燥段、抽风干燥段和预热段。首先被从预热段风箱引出的热气流自下而上进行鼓风干燥。为了保证含大量水分的生球在干燥初期不发生爆裂,鼓入的热气流温度严格控制在200℃以下,鼓风干燥段可以消除厚料层操作时过湿层的影响。脱除部分水分的生球随着篦床的移动先后进人抽风干燥I、Ⅱ段。干燥I段热源来自预热段风箱,气流温度一340℃;干燥Ⅱ段的热源来自环冷机第二冷却段,气流温度~500℃左右,生球内的物理水几乎全部被脱除。之后干燥球进入预热段,预热段热源来自回转窑,气流温度900~1000℃,此时在干燥段尚未脱除的部分结晶水被脱除,同时发生磁铁矿的氧化,碳酸盐的分解,硫化物的分解、氧化等化学反应,并使预热球具有一定强度,再进入回转窑焙烧。
2.3.2氧化焙烧
球团的焙烧固结在回转窑中进行,回转窑规格为Ø5×33 m,该回转窑采用了我院的专有技术——柔性传动技术,回转窑的驱动采用双功率流行星齿轮调速技术。
回转窑焙烧温度为1300~1350℃。回转窑窑头(出料端)设有中央煤气烧嘴供热,同时将环冷机第一冷却段的高温废气作为二次风给入窑内。预热球进入窑内随着窑体的转动而不停地翻滚,与高温热气流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均匀焙烧的目的。
球团在回转窑中经过25~30 min的高温焙烧,部分磁铁矿氧化成的Fe2O3微晶再结晶,大部分赤铁矿在高温下晶粒逐渐长大并再结晶和形成晶桥,同时在高温下产生的部分低熔点化合物都使得球团固结更致密、强度显著提高,可达2500 N/个球以上。
2.4球团矿冷却及成品球输出
2.4.1冷却
从回转窑排出的球团温度约1250℃,进入环冷机冷却,环冷机规格为Ø12.5 m,有效冷却面积为68 m2。由于回转窑是高温作业,物料中可能有低熔点化合物的生成,会产生少量结块,因而也可能有大块排出。为保证环冷机的冷却效果,高温物料在进入环冷机前先经过一次固定筛分,筛除大于200 mm的大块粘结料,任其自然冷却后人工回收处理(进入成品系统)。筛下部分则进入环冷机布料斗将其均匀地布到环冷机台车上,布料高度760 mm(可根据回转窑给料量的波动调整环冷机的速度来保证)。球团矿在环冷机上冷却时间30~50 min(可调)从台车的受料端到卸料端沿途经过鼓风冷却后平均温度将降至120℃以下。环冷机根据风流平衡计算配备2台冷却鼓风机,风机均设有自动调节阀门,可通过调节冷却风量来控制回热温度。环冷机热风罩分为两段,I段的高温废气(~1050℃)通过回热管直接引入回转窑作二次风,Ⅱ段的低温废气(~580℃)除少量用作窑头中央烧嘴的助燃风以外,大部分被引至抽风干燥Ⅱ段的炉罩。环冷机Ⅱ段风罩还设有废气放散系统,在链篦机故障时开启。正常生产中环冷机的热废气几乎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因此可大大降低工序能耗。
2.4.2成品球团矿输出
链篦机一回转窑工艺生产的氧化球团矿,正常情况下产品中含粉率很低,一般-5mm粒级不超过3%,设置筛分的意义不大,因此本设计未设置筛分工序。冷却后的球团矿用皮带机经9号转运站通过作适当改造后的原焦炭上料系统直接运往高炉矿仓。
3 环保设计特点
本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予以保证,如:总图布置紧凑合理,有足够的区域进行绿化,厂区绿化系数达到20%;采用了高效电除尘设备和高效多管除尘器进行净化,并采用了大集中除尘系统和布置了足够的收尘点,使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主要设备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密封技术和我院专有的阻力平衡技术,能有效控制灰尘外逸,将扬尘减到最低限度;采用了有效的消声、隔声包敷和隔振措施,使岗位噪声低于85 dB(A);设备冷却水全部循环利用,无工业污水外排;除尘灰加湿处理,回收利用,无固体废物外排等。
在工艺废气处理方面,具体的设计考虑如下:
1)含尘废气处理
自链篦机预热段两侧风箱抽出的热风分别供给抽风干燥I段和鼓风干燥段循环利用,这两部分废气分别经过1号、2号回热除尘器(两级高效多管除尘器)净化。抽风干燥I段和Ⅱ段的废气经总管合并后进入110 m2三电场电除尘器,由风机导入120 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鼓风干燥段的废气由于湿度大、含尘浓度低,也采用了高效多管除尘器净化,然后再排入大气。废气经上述设施除尘处理后,其粉尘排放浓度完全可以达到或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00 mg/m3)。
2)含硫废气处理
根据目前的原料情况,并由于采用了清洁的气体能源,本工程链篦机一回转窑氧化球团工艺废气中SO2浓度为~646 mg/m3,属极低浓度的含硫废气,废气通过120 m烟囱排放,完全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目前国内烧结厂和球团厂均未设脱硫装置,欧美国家主要采用高烟囱扩散为主,日本由于严厉的环保法规,许多烧结厂设置了脱硫装置,大部分采用石灰石膏法。因此,需针对不同的主工艺流程、废气含硫量、脱硫率、SO2排放指标、脱硫副产品的回收利用以及有无二次污染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的脱硫方式。本设计阶段预留了废气脱硫系统的场地。
3)粉尘及散料回收
链篦机干燥预热段篦板的散料、链篦机风箱的粉尘以及工艺过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汇集后,由胶带机送到润磨室,与配合料一起经润磨后再进入造球工序,链篦机排料端产生的漏料(干球)由斗式提升机经窑尾漏槽给入窑中。所有粉尘及散料全部循环利用。
4 节能措施
为使本工程能耗创国内最佳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设计采取以下措施。
1)链篦机采用了最合理的干燥、预热热工制度。“三段四室”热工制度,最有效地利用了环冷机的余热,其热耗最低,料层厚度可达200~230 mm,因此可适度降低篦床温度,提高篦床使用寿命和减少热损失。
2)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冷机回热风的热量。本设计将环冷机炉罩分为二段,一冷段高温风直接人窑,二冷段大部分热风经回热风管送到链篦机抽干Ⅱ室,少量的热风作为燃烧系统一次风使用,使二冷段基本上达到热风零排放。
3)环冷机至链篦机间回热风管路不设回热风机,因而也不设置除尘器,可以减少管路流动阻力,降低电耗。
4)采用结构先进密封良好的链篦机、
回转窑和环冷机,三大主机的漏风率不仅极大地影响了热耗,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工艺风机的电耗。鳞片式密封的回转窑,结构设计合理密封良好的链篦机,双层密封的环冷机风箱,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漏风率,从而降低能耗。
5)选用高效节能风机,较大功率电机一律采用高压供电。
6)耐火内衬及管道绝热结构合理,选材适当,尽量减少系统的散热损失。
5 结束语
1)柳钢新建120万t/a氧化球团工程为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设备国产化和采用清洁气体能源的链篦机一回转窑生产线。它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炉料结构的改善及其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该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总图布置紧凑、主工艺流程完善、设备国产化、三电一体化、环保设计符合国家要求并采取了有效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