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设计院研究开发的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技术,以其拥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填补我国大型球团技术空白的新技术成果,夺得全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介绍,此项成果改变了我国炼铁长期使用烧结矿配低质量竖炉球团的历史,短短3年时间,应用这项新技术在国内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生产线达十几条,应用规模达到2600万吨/年球团矿,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烧结矿与球团矿合理搭配是确保高炉炉料结构精良的重要条件之一。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炼铁生产主要以烧结矿为主,少量球团矿由于采用竖炉生产,受热不均匀,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开发大型球团技术满足生产需要成为我国钢铁生产的迫切要求。1996年,首钢针对矿业公司球团厂链篦机—回转窑—冷却筒球团生产系统的改造,开始立项研究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新技术。由于球团厂生产工艺设备与生产工艺不完全配套,生产存在的问题不易解决,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在此基础上,开发先进球团技术,无论是工艺流程的合理选择,还是工艺参数的合理制定,以及流程中关键设备的开发设计和生产操作技术难点攻关等,都存在着巨大的难题。
在总公司全力组织和部署下,首钢设计院、矿业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攻关,从基础试验研究做起,仅用3个月时间,从水分子干燥动力学、磁铁矿氧化动力学、生球性能试验、球团矿预热试验等各个方面进行试验研究。为了加快研究速度,试验人员经常在实验室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用艰苦的付出获得了几百组宝贵的试验数据。同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外有关球团技术方面的资料,结合首钢自己的生产经验,反复比照分析,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技术工艺参数。
首钢球团技术的开发成功,填补了我国大型球团生产技术的空白,在国内钢铁生产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国炉料会议专题宣传推广了首钢球团技术。首钢链篦机—回转窑—冷却机球团技术在我国冶金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