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西林钢铁公司炼铁总厂有两座100m3高炉,年产生铁20万t;有一台24m2烧结机,年产烧结矿31.5万t;有66型25孔焦炉两座,年产焦炭10万t;还有选矿、球团矿生产工序。1号高炉于2001年8月停炉进行大修扩容改造,高炉的扩容改造和产量的增加,烧结矿将供不应求,加之原烧结工艺设计水平低、设备严重老化;为此,在1号高炉扩容改造的同时,烧结机进行同步扩容改造。
2 烧结机大修扩容改造简况
2.1 扩容改造的主要内容
此次大修主要对台车宽度、挡板高度及相应的设施进行了扩容改造,对一混和二混系统重新设计改造,为烧结风机进行了重新选型及相关设施进行了改造,老化设备全部更新(见下表),工程总投资1000余万元。
西钢烧结机大修扩容改造主要内容
项目
|
扩容改造前
|
扩容改造后
|
有效面积
|
24m2
|
29m2 |
台车宽度 |
1200mm |
1450mm |
挡板高度 |
380mm |
450mm |
一次混合机 |
φ2000×6000mm |
φ2500×8000mm |
二次混合机 |
φ2532×6300mm |
φ3000×9000mm |
烧结风机 |
2000m3/min,2300m3/min各一台 |
2800m3/min两台 |
风机电机 |
680KW |
1000KW |
配水检测 |
人工调剂 |
微机在线控制 |
仪表监测 |
仪表显示 |
无纸记录仪动态显示 |
成品矿槽 |
6个 |
9个且扩容 |
其它 |
老化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 |
全部更新或改造 |
2.2 烧结机本体系统改造
为提高烧结矿的产量和进行厚料层操作,对烧结机本体进行了全部改造或更新。台车宽度由1200mm扩宽至1450mm,烧结抽风面积增加了5m2。挡板高度由380mm提高至450mm;圆辊给料机做了相应的改造;点火器加宽,重新进行了砌筑,炉顶和炉墙设有锚固定,用高效耐火材料进行浇注。预热炉设有9个烧嘴,点火炉设有14个烧嘴,采取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两用式烧嘴,高炉煤气设计点火温度为1150~1200℃;水封槽加宽,增加贮水量;清扫器、机尾等其它本体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新与改选。
2.3 混合料制粒系统改造
为适应小球烧结技术的应用,提高混匀和制粒效果,对两个混合机全部进行了改造。一次混合机由原来的φ2000×6000mm改造为φ2500×8000mm,采用尼龙橡胶衬板;二次混合机由原来的φ2532×6300mm改造为φ3000×9000mm。受场地的限制,一、二混平行设计,由皮带运输机将一混小球状物料运到二混,同时应用雾化喷水技术和在线水分检测,保证造球和制粒效果,提高烧结料层的透气性,适应低碳厚料层烧结。
2.4 抽风系统改造
原有一台2000m3/min和一台2300m3/min抽风机,为提高烧结矿的产量,本次大修扩容全部改造为2800m3/min; 电机由680KW改为1000KW;其它附属设备进行了相应的更换,风箱与烧结机本体改造同步进行,并将风箱隔板取消;使得单位面积风量由原来的88.48m3/(m2·min)提高至96.55m3/(m2·min);解决了烧结设备老化严重,漏风率高的问题。
2.5 除尘系统改造
对除尘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达到了良好的除尘效果,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2.6 基础设施改造
烧结机主厂房框架未变,机尾基础加深;一次混合机主厂房加长;二次混合机主厂房移址重建;风机主厂房增扩,风机基础重新建筑;烟囱移址重建并加高加粗,由原来的φ2200mm改为φ2500mm,高度增加5000mm;设备安装所需变更的基础都做了相应的重建;增设三个烧结储矿槽,使工序衔接更为紧密,可有效减少高炉待料休风,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可实现烧结与高炉不同步检修,有效缓解工序间相互干扰的弊端,提高各工序的设备作业率。
3 新技术的应用
3.1 小球烧结技术应用
选取高效圆筒混合造球机,提高混合机转速、降低圆筒倾角,增加导料板、密封挡圈以及采用尼龙橡胶衬板,改善了制粒效果,使混合料中大于3mm的小球提高至70%以上,为小球烧结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3.2 雾化喷水和在线检测技术应用
原来配水是岗位人员根据来料多少和水分及温度情况进行加水,主要依据生产实践经验。扩容改造后,在混合机中加雾化喷水,并对配水进行微机在线检测控制;通过雾化喷头的布置,岗位人员按最佳供水曲线向混合机不同区域加雾化水,对提高烧结矿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 低碳厚料层技术应用
随着烧结风机能力的提高,加之小球烧结技术的应用,为提高烧结料层厚度创造了条件,料层厚度提高了80mm。通过低温烧结技术的应用,烧结矿质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烧结矿的强度有明显提高,固体燃耗降低30%左右。
3.4 配料系统微机控制技术应用
该系统是自行开发、设计、研制和调试的,能实现称量自动控制、变量动态显示、查阅档案、班报定时打印、故障及时报警等项功能,投产运行以来,提高了配料准确性,减轻了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
4 改造后的效果
烧结扩容改造工程历时31天,投产后生产水平上了新台阶,其中烧结矿产量由日产不足1000t增至1300t,增产30%;固体燃耗由原来的72kg/t降至48kg/t,降幅33%;转鼓指数由原来的72%提高至77%;其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
5 结语
此次烧结机大修扩容改造是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一项系统工程,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现场和操作,对设计和施工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弱项管理”,使得本次扩容改造投产后没有出现“尾巴项目”,一举扭转了西钢烧结矿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两座高炉相继进行扩容改造,烧结能力不足的状况又会出现,只有通过技术改造挖掘烧结生产潜力,以此来保证炼铁总厂的整体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