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孝义城钢432m3高炉系统优化进行了总结。针对高炉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原燃料和设备等状况的基础上,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制订合理的操作方针,采取了洗炉及使用斜风口;调整风口布局,控制适宜压差;制定防止连续塌滑料预案;提高风温使用水平;摸索合适的装料制度;调整冷却制度;强化管理措施,使高炉风口烧坏现象大幅度减少,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
关键词 高炉 分析 调整 操作
1前言
山西孝义城钢432m3高炉,设计14个风口,1个铁口,1个渣口,串罐无料钟炉顶,水冷炉喉钢砖,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干法布袋除尘,三座球式热风炉,水冲渣,目前配置AV45-12轴流风机,取消了放上渣操作。2004年2月开炉投产后,高炉生产指标一直不太理想。从2006年9月底开始,通过采取措施逐步调整炉况,进行系统优化,高炉产量与调整前相比大约每天增产128t,风温提高50℃,焦比下降18kg/t,风口烧坏现象大幅度减少,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
2调整前存在的问题
2.1经常烧坏风口
高炉在2006年8月烧坏风口26个,9月烧坏风口累计高达47个,其中8月12日一天烧毁风口4个。这些风口烧漏多在风口下沿。9月6日6#风口一天更换两次,被迫送风后堵死,停约2炉铁后捅开。高炉风口冷却系统水压0.8Mpa,风口为隔板式铸紫铜材质,Cu≥99.8%,出厂前2.0 Mpa试压20min,质量较好。烧坏风口很可能是高炉炉况所致。
2.2炉料偏行严重
高炉南尺(斜桥部位)和北尺(靠重力除尘器一侧)下料相差多大于500mm,从炉喉摄像观察,铁口对侧煤气流发展,而铁口部位煤气流十分弱,休风看料面与摄像观察一致。据介绍布料溜槽和高炉两者中心有偏差。
2.3塌滑料频繁
高炉顺行状况差,主要表现在塌滑料频繁。8月中旬一白班上午8:10塌料达4.5m,赶上料尺后滑料至3.2m,下午13:35再次塌料3.8m,高炉一个班附加净焦8车,防止连续塌滑料使炉温急剧下降,发生炉子大凉事故。风压风量呈锯齿状波动。
2.4炉墙结厚,炉底温度高
高炉在北尺一侧,冷却壁水温差偏低,从该部位热电偶温度显示和其它部位相比较偏低,可能存在炉墙结厚。高炉投产约一年多,炉底温度最高到900℃以上,后来应用炉底钻孔加了4根冷却水管,改向下斜风口全部为直风口,温度上升趋势有所缓解,到760℃左右。2006年9月平均是636℃,但这与同类型高炉比较,炉底温度仍然还高。(安钢6号380m3高炉生产近7年,在炉役后期炉底温度才最高567℃。)
2.5原燃料质量波动大
高炉采用高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炉料结构。由于高炉只有一座,产量偏低,致使许多烧结矿落地,高炉经常配加1/5~1/4落地烧生产,焦炭水份2006年9月最低4.0%,最高19.7%,为了降成本,不定期配加高硫焦(灰分约15.0%,S达1.100%)。其烧结碱度和焦炭水分、灰份波动情况如图1、图2所示。
3强化冶炼思路
高炉强化冶炼精料是基础,可以用“四分原料三分设备三分操作”[1]来说明。把握当前原燃料条件,合理配置高炉热制度等四大制度和冷却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针最为关键。
3.1原燃料技术分析
9月29日,由安钢技术中心测定,抽样分析了城钢原燃料,一些数据还与安钢7号高炉做了对比,具体情况见表2、表3、表4。
表2 城钢与安钢7号高炉原料成分和强度对比
原料种类 |
化学成分/% |
转鼓强度
/% |
TFe |
SiO2 |
Al2O3 |
CaO |
MgO |
S |
城钢烧结 |
54.05 |
7.82 |
1.13 |
13.54 |
2.94 |
0.059 |
63.30 |
安钢烧结 |
58.54 |
4.46 |
1.20 |
9.84 |
1.83 |
0.017 |
82.42 |
城钢球团 |
61.60 |
11.02 |
0.33 |
0.39 |
0.20 |
0.030 |
|
安钢球团 |
57.68 |
12.86 |
0.76 |
1.27 |
1.10 |
0.030 |
|
安钢块矿 |
59.17 |
12.11 |
0.23 |
0.37 |
0.20 |
0.318 |
|
表3 城钢与安钢7号高炉原料低温还原粉化、还原性能对比
项目 |
RDI+6..3 |
RDI+3.15 |
RDI-0.5 |
RI |
RVI |
/% |
/% |
/%ּmin-1 |
城财烧结 |
85.7 |
93.9 |
1.6 |
77.2 |
0.7 |
安钢烧结 |
29.2 |
64.6 |
9.1 |
87.6 |
|
城财球团 |
67.6 |
71.1 |
16.4 |
75.7 |
0.6 |
安钢球团 |
85.4 |
89.8 |
9.3 |
55.7 |
|
安钢块矿 |
77.7 |
84.2 |
12.9 |
71.8 |
|
表4 城钢与安钢7号高炉烧结软化、熔滴性能分析
项目 |
T10
/℃ |
T40
/℃ |
△T40-10
/℃ |
TS
/℃ |
△Pmax
/Pa |
S
(kPa3ּ℃) |
城财烧结 |
1200.4 |
1307.1 |
106.7 |
1321.9 |
2000 |
1693.28 |
安钢烧结 |
1146.5 |
1254.8 |
108.3 |
|
|
|
抽查城钢焦炭,测得焦炭热强度CSR为48.55%,反应性CRI为32.85%,焦炭质量较差。由以上各表知:与安钢烧结相比较,其品位、强度等指标相差较多,RDI+3.15指数为93.9%,表明其具有好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其软化区间为106.7℃,高炉操作要求△T40-10窄一些,TS高一些,△Pmas低[2],但是综合起来,指标总体上不如安钢烧结,如果再搭配落地烧,入炉原料质量将变得更差;仅外购球团品位等某些指标还可以。
3.2设备状况对比
城钢432m3高炉设备状况,与安钢7号高炉对比见表5。
表5 城钢432m3高炉和安钢7号高炉设备状况对比
项目 |
城钢432 m3高炉 |
安钢7号高炉 |
有效容积,m3 |
432 |
420 |
风口数目,个 |
14 |
14 |
热风炉座数及提供最高风温 |
3座,950℃ |
4座,1120℃ |
布料方式 |
无钟炉顶 |
无钟炉顶 |
有效高度,mm |
19295 |
18000 |
高径比 |
3.11 |
2.85 |
炉缸直径,mm |
5400 |
5400 |
炉腰直径,mm |
6200 |
6300 |
炉喉直径,mm |
4200 |
4300 |
炉缸高度,mm |
3000 |
2900 |
炉腹角 |
82°24′19″ |
81°56′12″ |
死铁层厚度,mm |
1000 |
888 |
冷却水总压,MPa |
0.45 |
0.31 |
冷确器布置形式 |
光面冷却壁+镶砖冷却壁 |
冷却壁+炉身大型水冷模块 |
3.3制订操作方针
结合安钢7号高炉生产情况,判断其鼓风动能应该比7号高炉的低,全风风压不易超过7号高炉的230kPa,炉温控制应该比7号高炉的高,矿批要小于7号高炉目前的13500kg,综合考虑其原燃料、设备及维护等因素,制订如下操作方针: [Si]0.65%~0.85%,[S]0.030%~0.040%,碱度1.12±0.03,全风风压暂时为230kPa,矿批≤13300kg,料速57±2批/班,冷却水总压0.44 MPa,目前暂时继续使用现在CCC↓OO↓,焦炭和矿石α相同的(范围25°~31°)料制。
4采取的措施
4.1洗炉及使用斜风口
经常烧漏风口,排除冷却和设备质量后,分析认为是炉缸严重堆积所致。9月底开始每批加300kg萤石(期间曾插萤石3000kg配净焦2000kg数批),退焦炭负荷,控制到上限炉温洗炉。由于增设了炉底水冷管,炉底温度已经下降很多,适当关小炉底水冷管冷却水量,但是要求勤测量其水温差,不得超过原来最高记录。高炉14个风口在炉底温度升高时全部使用直风口,为了活跃炉缸,结合高炉实际运行状况,先后调整2#、3#、8#、9#风口,由下斜度0°改为7°,10月上旬烧漏风口现象有所缓解。
4.2 调整风口布局,控制适宜压差
针对高炉偏行严重,结合高炉顶温和料尺下料情况,调整了风口布局,加大铁口两侧风口直径,缩小其对侧风口面积,并且在9月底临时堵7#风口两天,“纠正”偏行。目前风口布局见表6。规定全压差≤120kPa。由于3#热风炉耐火球渣化,换炉送风后风压上升约10 kPa多,使用3#热风炉送风时风压可以暂时达到240kPa~250kPa,但是顶压在120kPa以上,尽量保持全压差不升高。使用顶压,控制合适压差,对有效防止塌滑料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6 城钢432m3高炉调整后的风口布局
风 口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长 度/mm
|
280 |
240 |
240 |
280 |
280 |
280 |
280 |
240 |
240 |
280 |
280 |
280 |
280 |
280 |
直 径/mm
|
115 |
115 |
115 |
115 |
110 |
105 |
110 |
105 |
105 |
105 |
110 |
100 |
115 |
115 |
下斜度/° |
0 |
7 |
7 |
0 |
0 |
0 |
0 |
7 |
7 |
0 |
0 |
0 |
0 |
0 |
4.3 制定防止连续塌滑料预案
连续塌滑料是高炉炉况失常的表现,必须控制。结合高炉实际情况,要求:①发生塌滑料一定要减风压到不再塌滑料为止;②在赶料尺时,避免太急躁,放一批料待四点顶温回升后再放料;③适当退负荷,临时采取发展边缘的料制赶料尺,若料尺亏尺超过3m或1小时,要插净焦防凉和疏松料柱;④若减风超过40 kPa,要以矿批和风量相适应为准则,缩小矿批赶料尺;⑤赶上料尺约半小时(放3~4批料)后,再小幅度恢复风压,加风必须以风压风量相对应,透气性合适为原则。⑥第一次恢复风压要小于塌滑料前的风压,待所有赶料尺的料全部过软了熔带(约20批料)后,再考虑恢复原来的风压。
4.4提高风温使用水平
高炉原来顺行状况差,炉温低不好上提,被迫加净焦防凉,净焦下达后,又大幅度撤风温;如此恶性循环。10月初,适当加重焦炭负荷用风温。如果需要加净焦,可以把净焦分摊于8~12批料内,走一段轻负荷料,避免下达后大幅度撤风温。随着炉况的好转,10月中旬,风温由原来的约805℃使用到870℃,10月下旬达到910℃。提高了风温,渣铁物理热明显变好,利于活跃炉缸;稳定使用风温,便于避免高炉高温区上下波动,以稳定高炉软熔带,稳定炉况。持续炉况好转,又为提高风温使用水平提供了条件。
4.5 摸索合适的装料制度
沿袭高炉原来应用的矿焦同角布料,随着塌滑料的减少,稳定风压在230kPa,风量在1250m3/min,逐渐加角度由C28O28加到C29O29,矿批由12800 kg加到13000 kg,稳定三、四天后,改为了C30O30,矿批加到13200 kg。根据炉况,规定“单负荷调整增减焦批,再涉及气流调整考虑小幅度动矿批”,10月中旬矿批稳定在13300 kg,料尺0.9m,高炉已经基本消除了塌滑料,趋于顺行。适当加重边缘煤气流,相对打开中心煤气流,高炉适应原燃料变化能力变强。之后,料制又逐步变为C30O31,炉况稳定性增加。
4.6 调整冷却制度
高炉本体为分区冷却,风口区采用加压冷却,压力一般在0.9MPa,炉身上部区水压0.27MPa。9月28日起,开始稍微降低炉身上部水压,控制北尺部位炉身、炉腰冷却壁水量,调整水温差在上限范围,处理炉墙结厚,后利用休风机会,灌浆堵死了漏水炉吼钢砖,外加喷水冷却。配合在北尺部位使用大风口,发展边缘煤气流,北尺有下料比以往加快的趋势。沿袭使用风口有裂纹,减少该风口进水量的办法,抽机会更换,尽量减少休风时间。随着炉缸工作活跃,又逐步加大了炉底的水流量,防止炉底温度上升。
4.7 强化管理
对于炉前出铁,新安装了液压泥炮打泥标尺,按照标记控制打泥量,积极推行做铁口泥套技术,防止堵铁口冒泥,维护铁口在1700mm~2000mm深度。实施均衡出铁制度,每班出六次铁,每次不得和理论出铁量差15t,一般稳定在70t左右。在高炉操作方面,要求工长勤看料仓、风口,掌握高炉变化趋势,做到早动、少动、争取主动,以稳定顺行、控制好炉温为中心,三班为一体,统一操作,严格执行既定操作方针。在设备管理方面,制定了点检维护暂行规定,热风炉烧炉换炉细则等多项制度。
5 生产效果对比
高炉调整后,炉况顺行好转,避免了多次休风更换风口小套,10月中旬连续8天产量超过1200 t,最高日产量达到1309 t,风温使用水平提高,焦比降低,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城钢432m3高炉调整前后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 |
调整前(2006.9.) |
调整后(2006.10) |
利用系数/ t ּ(m3ּd)-1 |
2.34 |
2.64 |
平均日产/t |
1010.88 |
1139.25 |
焦比/kgּt-1 |
626.68 |
608.90 |
焦炭负荷/tּt-1 |
2.97 |
2.99 |
风温/℃ |
837 |
888 |
损坏风口小套数/个 |
47 |
6 |
[Si]/% |
1.01 |
0.87 |
[S]/% |
0.037 |
0.035 |
休风率/% |
4.02 |
3.01 |
备注:2006年10月20~21日因停高压电,高炉休风24个小时12分钟。
6 有待改进的问题
(1)热风炉内耐火球渣化严重,尤其是3#,换炉前后风压波动超过10 kPa,而且3#风温水平偏低,最高才910℃,应该强化干法除尘检漏操作,及时更换漏灰布袋,检修热风炉。检修后适当增加换炉次数,进一步提高风温使用水平。例如可以由每班换6次变为换8次炉。
(2)原燃料波动幅度大,须以稳定和提高烧结品位(55%)、碱度(2.0)为中心,搞好精料工作;制定入炉料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向高炉操作者提供比如焦炭灰分、水分、S含量等准确数据,便于稳定铁水[Si]和[S];可以考虑调整炉料结构,增加块矿(如海南矿)配比,降低吨铁成本。
(3)细化生产管理,调整职工工资发放方式,与生产指标挂钩,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4)在精料和设备管理基础上,配合无料钟炉顶优势,充分发挥大风机的潜力,应用中心加焦技术,开发双环、多环布料[3],进一步优化指标。
7 结语
本次技术攻关,根据同类型高炉,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针对高炉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炉的实际原燃料和设备等状况,合理制定操作方针,灵活采取调剂措施,象洗炉和使用斜风口,调整风口布局;控制适宜压差,制定防止连续塌滑料预案,提高风温使用水平等,从而在形成合理操作炉型的条件下,应用单环从矿焦同角到矿角稍大于焦角的布料形式,达到了系统优化,改善经济技术指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