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也在大力推行结构优化,目的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炼钢生产正在向实现紧凑式连续化的专业生产线、实现高效率快节奏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实现生产和管理智能化。降低消耗和污染的方向发展。
1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发展状况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1950年—1 970年是转炉大型化阶段,以转炉大型化技术为核心,逐步完善转炉炼钢工艺与设备;②1970年—1 990年为转炉复合吹炼阶段,连铸技术迅速发展,对转炉炼钢的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③1990年起为洁净钢冶炼阶段。社会对洁净钢的生产需求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能大规模廉价生产纯净钢的生产体系。
2 转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不同冶炼工艺的转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见表l。转炉高速吹炼工艺技术目标是改变过去“三吹二“的传统工艺生产制度,建立一座转炉吹炼制,使一座转炉的能力达到两座传统转炉的生产能力,冶炼周期20min—25min、年产炉数≥15 000炉、转炉炉龄≥15 000炉。
表1 不同冶炼工艺转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工艺 |
传统复合吹炼转炉 |
分阶段冶炼工艺 |
钢水质量 |
终点成分
% |
C |
0.03-0.12 |
0.03-0.6 |
S |
≤0.025 |
≤0.01 |
P |
≤0.03 |
≤0.01 |
[O] |
0.08-0.01 |
≤0.06 |
控制精度 |
C±0.02 t±15℃ |
C±0.01 t±10℃ |
Mn回收率 % |
40-60 |
80-90 |
生产效率 |
炉龄 炉 |
3000-5000 |
8000-10000 |
冶炼周期 min |
35-40 |
20-25 |
转炉作业率 % |
75-80 |
92-96 |
生产成本 |
石灰消耗 kg/t |
100-120 |
50-60 |
氧气消耗 Nm3/t |
60-70 |
55-60 |
钢铁料消耗 kg/t |
1120 |
1060 |
耐火材料消耗 kg/t |
5-6 |
<1.0 |
3 影响生产速率的因素
影响生产速率的因素有:①有效冶炼时间,即冶炼强度;②辅助操作时间,即机械化.自动化水平;③非操作时间,受作业率、炉衬。维修、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4 提高生产速率的技术措施
4.1 采用“三脱”预处理
采用“三脱”铁水冶炼,转炉不再承担脱磷、脱硫与脱硅的任务,转炉冶炼的任务只是脱碳和控制终点温度。严格控制铁水中引含量是转炉进行“三脱”预处理、保证脱磷冶金效果的技术关键.铁水“三脱”具有以下特点:①渣量大幅度降低(15kg/t—25kg/t),为少渣冶炼;②脱碳速度加快,终点控制容易,氧效率提高,Mn的回收率提高,可进行锰矿熔融还原;③煤气成分稳定,煤气回收控制更加容易;④适宜冶炼纯净钢和高碳、高锰钢;⑤转炉冶炼过程中化学能减少,2001年,我国转炉钢产量占总钢产量的86.2%,铁水预处理比为26.1%,处理铁水量达3.2× 107t。太钢2001年转炉钢铁水预处理比为22.82%。2002年11月分别投建了1#、2#铁水预处理站,12月又对旧三脱站进行了改造。通过改造,太钢2002年的铁水预处理比为25.5%,2003年上半年太钢铁水预处理比达到 45.84%,从而大大地缩短了转炉钢的冶炼时间。
4.2 快速吹炼
转炉通过采用强化供氧技术提高转炉供氧强度 (Nm3/t·min),达到缩短吹氧时间、提高钢产量的目的.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氧枪喷头、制定适当的供氧和造渣制度。如果每炉钢供氧强度从 3.5Nm3/t·min提高到5.0Nm3/t·min,就会使每炉钢的吹氧时间缩短3min—4min,钢产量提高10%—15%。2002年10月,太钢对转炉氧枪进行了改造 (∮195→∮203),每炉钢的吹氧时间从19min缩短到 14min,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冶炼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量。
4.3 实现全自动吹炼和控制喷溅率
转炉控制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①静态控制阶段:确定吹炼方案,以碳含量、温度控制为主,基本命中终点;②动态控制阶段:在吹炼后期检查熔池碳含量、温度,对静态模型进行动态校正,精确命中终点;③全自动吹炼控制阶段:在静态、动态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炉渣的在线检测控制喷溅,并全面预报终点C、S、 P,实现闭环控制。
采用全自动吹炼控制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终点控制精度,低碳钢±0.015%,中碳钢±0.02%,高碳钢±0.05%,t±10℃,命中率≥95%。;②实现对S. P、Mn的准确预报,精度为S±0.009%,P±0.001%。 Mn±0.09%;③后吹率从60%下降到32%(中、高碳钢);④喷溅率从29%下降到5.4%;⑤停氧到出钢时间从8.5min缩短到2.5min;⑥铁收得率提高0.49%,石灰消耗减少3kg/t;⑦炉龄提高30%。
太钢2002年新建3#石灰窑,提高了白灰质量,从而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石灰消耗。2001年的吨钢石灰消耗平均为79.143kg,改造后2002年吨钢石灰消耗平均为69.79kg,2003年上半年吨钢石灰消耗平均为60.86kg.
4.4 快速出钢
快速出钢可使从终点到出钢结束的时间缩短到 5min以内,太钢在转炉上安装了出钢口气动挡渣系统,现在出钢时间大约在4min左右。
4.5 提高炉龄到15 000炉以上
炉龄是转炉炼钢的重要技术指标,提高炉龄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转炉的生产效率,由于溅渣护炉技术的推广,炉龄迅速提高到10 000炉,最高炉龄达到25 000炉。
4.6 用“高效化”的连铸与之相匹配
现代转炉炼钢要求连铸“五高”,即高拉速、高质量、高效率、高作业率、高温铸坯.太钢2002年对连铸进行了改造,大大地提高了拉速,台时产量有了很大的变化,改造前为11 5.23t/h·台,改造后2003年上半年达到122.96t/h·台.
5 结束语
展望21世纪,中国炼钢要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坚持走炼钢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职能化的发展道路,坚持高效连铸和近终形连铸连轧的发展方向,提高连铸比,加速发展转炉高效冶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