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钢铁知识 >> 公共阅览室 >> 炼钢
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操作工艺及规程
发表时间:[2007-11-03]  作者:  编辑录入:admin  点击数:2634
1溅渣操作工艺
1.1 终渣MgO的控制
  终渣MgO主要来源于炼钢过程中加入的配镁材料,出钢前后加入的造渣材料,留渣操作的炉渣。
  炉渣碱度对于MgO的溶解度有重要影响。在酸性渣中MgO可以有很高的溶解度,随着碱度的提高MgO的溶解度下降。当碱度一定时渣中氧化铁升高使MgO溶解度下降,表明氧化铁在四元系CaO—SiO2—FeO—MgO中对MgO的溶解能力低于SiO2
  吹炼初期炉渣MgO溶解度高,渣量较小,渣中MgO含量增加很快,吹炼中期炉渣MgO溶解度下降,渣量增加缓慢,渣中MgO含量的增加速度开始下降。吹炼后期炉温升高,石灰熔化速度加快,渣量增加较MgO溶解度下降的速度更快,渣中MgO含量增加的速度又加大。
  吹炼过程中MgO的溶解度受渣中MgO含量和渣量两个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动态不平衡过程。采用吹炼初期加入全部或大部分含MgO渣料,使冶炼过程炉渣中MgO始终保持过剩状态,不仅有利于MgO的溶解也可以减缓炉渣对炉衬的化学侵蚀。
  炼钢的原料及冶炼钢种不同时,吹炼过程的炉渣成分与渣量的具体变化情况有所不同,但控制原理是基本相同的。武钢二炼钢终渣MgO控制范围在8%~12%。
1.2 炉渣碱度及TFe控制
  碱度和TFe是由原料和钢种决定的。而它们和MgO一起是影响终点炉渣耐火度的主要因素。为使溅渣层有足够的耐火度,主要措施是调整渣中MgO含量。
  武钢二炼钢厂在冶炼前期碱度控制在不小于2.0。终渣碱度控制范围2.8~4.0,TFe控制范围13%~20%。
  炉渣的成分对炉渣的熔化性温高有影响,从而影响炉渣的过热度。采用溅渣护炉后炉渣的过热度平均降低了26℃,炉渣的过热度的降低可以减少对炉衬的侵蚀,且过热度降低10%,对渣钢间化学反应并不会带来有害影响。
1.3 调渣工艺
  调渣工艺是指在炼钢结束后,通过炉口观察炉渣状况,判定炉渣是否适宜溅渣。如果炉渣过于黏稠,应加入少量化渣剂稀释炉渣,增强炉渣的流动性,如果炉渣过热度高,炉渣稀,流动性良好,应加入少量调渣剂(又称稠渣剂)提高炉渣黏度,使之更适宜溅渣的操作工艺。
  (1)直接溅渣工艺:即以炼钢过程中调整炉渣为主,炼钢后基本不进行调渣,而直接进行溅渣操作。要求铁水及原燃料条件比较稳定,吹炼平稳,终点控制准确,出钢温度低,适合出钢[C]>0.07%,出钢<1700℃的炉次。
  (2)出钢后调渣工艺:即在炼钢结束后,根据炉渣状况适当加入少量调渣剂用以降低炉渣过热度,提高炉渣黏度,然后进行溅渣,由于炉渣过热度升高,同时,原料条件不稳定,往往造成后吹。多次倒炉致使终渣FeO升高,渣稀且渣中MgO达不到目标值,不适宜直接溅渣。出钢后向炉内加入少量炉渣改质剂,改善炉渣状态,使之适合于溅渣操作,这种工艺适合低碳高温钢种。
1.4 溅渣工艺操作程序
  武钢二炼钢的溅渣护炉工艺操作程序如下:
  (1)吹炼开始至吹炼结束按造渣制度加入散状料,使终渣成分、黏度符合溅渣要求。
  (2)出钢时由炉长确认终渣状况,以决定调渣工艺。
  (3)采用直接溅渣工艺,出钢完毕由操枪工启动溅渣程序,人工控制并随时调整最佳溅渣枪位,以达到最佳溅渣效果。溅渣效果的判定,以炉口起渣密度大为佳;采用出钢后调渣工艺,冶炼过程中操作与直接溅渣工艺相同,出钢前或出钢后加入适量改质剂,然后再溅渣。
  (4)溅渣枪位随着炉渣(渣量正常条件下)变化而变化,枪位控制范围控制在0~2m之间,并随炉渣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5)停止吹氮,提枪刮渣。
  (6)倒尽炉内残渣,检查溅渣效果。
  (7)溅渣前确认管道N2压力满足标准要求。
  (8)钢水未出尽,不得溅渣。
  (9)溅渣完使用刮渣器对喷枪的粘渣进行清除。 
2 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操作规程
2.1 溅渣操作必要条件,
  武钢二炼钢溅渣操作满足以下条件:
  (1)转炉炉龄不小于1500炉,其中炉龄在1500~3000炉之间,每二炉钢溅渣一次,炉龄大于3000炉,每冶炼一炉钢溅渣一次。炉龄小于1500炉,视炉况由技术科决定是否进行溅渣。
  (2)溅渣前钢水必须出尽,如少量钢水没有出尽,必须将残钢从出钢口流人渣罐,炉内有钢水不得溅渣。
  (3)检查确认氧气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氮气系统处于待打开状态。
  (4)转炉必须处于“0”’位置,活动烟罩处于极限位置。
  (5)转炉出尽钢水后,通过控制炉内渣量3.0~6.0t。
  (6)严禁3座转炉同时进行溅渣操作,由炉调控制。
  (7)氮气阀前压力不小于1.7MPa。
  (8)氧枪水流量不小于120t/h。
2.2 操作规范
  武钢二炼钢溅渣护炉时还应遵守以下规范:
  (1)转炉出钢毕迅速将转炉摇动至“0”’位置,视渣况决定是否加入改质剂或轻烧白云石(共计)不大于500kg进行调渣,如果时间允许,转炉出钢温度大于1680~C,应适当前后摇动转炉进行降温后溅渣。
  (2)如果出钢后进行调渣,必须前后摇动转炉各一次,角度不小于45°。
  (3)由操枪工检查确认各项要求符合溅渣条件后可以下枪进行吹氮操作。
  (4)氮气流量为14000~15500m3/h(参考工作压力0.85~0.9 MPa)。
  (5)吹氮枪位0~2.Om。计划溅渣在耳轴以上部位,枪位在0.8~2.Om之间;计划溅渣的耳轴以下部位,枪位在0~1.2m之间。
  (6)吹氮时间2~4min,严禁吹氮时间大于4min。
2.3 管理要求
  对于经常使用的氧枪,每班接班时将氧枪提出氮封检查一次,若检查中发现下列问题则必须向调度室提出换枪,调度室应妥善安排:
  (1)氧枪漏水。
  (2)氧枪喷头、枪身有明显的吃进现象,估计吃进深度不小于3mm。
  (3)氧枪喷头、喷孔、枪身有明显的变形。
  氧枪喷头漏氧时不得进行溅渣。
  每班接班后前三炉钢内应保证取不小于1炉的出钢渣样送化验室,并记录分析结果,指导当班操。  
  渣样的控制目标范围为:碱度为2.8~4.0,TFe为13%~20%,MgO含量为8%~12%,原则上出完钢后不调料直接进行溅渣。当炉渣温度高或氧化性强时,可少量调料(不大于500kg/炉)。
  溅渣完毕,由操作岗位人员将炉底朝天,炉内残渣倒干净后方可兑铁水炼钢。
2.4 转炉溅渣护炉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氧枪每班必须提出氮封检查,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氧枪漏水、烧损、堵塞、变形等不满足设备标准的情况,不得使用,必须及时换枪。
  转炉内有钢水、铁水时不得溅渣操作。
  总管氮气压力小于1.7MPa时,不得溅渣操作。
  溅渣设备及仪表必须正常,氮气、氧气有泄漏、互串现象时,严禁溅渣操作。
  转炉实施溅渣护炉操作时,必须有人监护。
  每炉溅渣完后,下炉装料前必须将残余炉渣倒尽。留渣补炉操作,则按补炉工艺操作。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