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利用渣对铁水的脱S行为
1.前言
随着市场对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提高了铁水预处理过程的重要性,且使机械搅拌式铁水脱S(简称KR)法的脱S效率成了重要的课题。JFE制钢公司·西日本制铁所在原来研究卷入颗粒和液面形状对脱S反应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弥散脱S熔剂并抑制其凝聚对提高脱S效率的重要性。为了利用再生脱S渣采用了小型脱S实验装置,对再生渣粒直径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实验装置和条件
小型KR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具体参数如下:铁水熔融采用IF(intermediate frequency即中频感应)炉和MgO质耐材内衬;铁水70kg,组成为Fe-4.7%[C]-0.040%[S],温度1300℃;熔池搅拌用叶轮高50mm,直径Φ100mm,转速700rpm(即转/分);脱S熔剂为CaO-CaF2系再生渣。
将大生产的KR脱S渣除去≥100mm大块后,在大气环境下冷却3天,自然崩裂后按粒度筛分成为再生渣,将其加入铁水中,将其脱S效果与加入含5kg石灰/t铁的熔剂进行了比较,还对不同粒度渣的脱S效果进行了研究。
3.结果与考察
实验表明,当铁水初始[S]=0.040%,而再生渣和熔剂的粒度均为≤1mm时,再生渣与脱S熔剂脱S效果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15min时达到极大值,前者使铁水[S]降到了0.008%,后者的降到0.005%(即其脱S率分别达到了80%和87.5%)。
从再生渣的平均颗粒直径与脱S速度的关系可知,前者虽对后者有点影响,但不明显。为了评价脱S速度而采用了以下式表示的反应速度常数k(1/min) d[s]/dt=k[s]
通过实验确认再生渣颗粒直径对脱S速度的影响比较小;测定处理后渣的颗粒直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1mm再生渣时,处理后的渣粒直径比加入前的渣粒更小,这是因为渣粒被加入熔池后,在搅拌时产生崩裂而细化了的结果,也是前述渣粒直径对脱S影响不大的原因。
4.结语
用小型KR试验装置研究了利用再生渣对铁水脱S的可能性。结果确认将CaO-CaF2系再生渣(颗粒直径1mm左右)加入铁水中进行搅拌时,可以获得80%的脱S率;且渣粒直径对脱S速度和脱S效果的影响较小。
二、脱S渣再利用工艺的确立
1.前言
为了减少铁水预处理脱S的渣量并降低脱S成本,JFE制钢公司西日本制铁所进行了脱S渣再利用技术的开发。为了将再生渣用于铁水预脱S,需要进行再生渣处理方法的研究,并确立其再利用工艺。
2.再生渣处理方法
为了将再生渣用于生产实际,对之采用了以下处理方法:首先是采用自然(或散水)冷却,其次是对渣进行机械式破碎,最后是利用筛分调整再生渣的粒度,使之符合使用要求。
分别采用了冷却方式(干冷或水冷)和温度(常温、80℃或150℃)不同的6组渣试样,将其粒度都调整到-5mm,再将其各自用于铁水的KR脱S试验。
对再生渣脱S能力的评价仍然采用反应速度常数k(1/min):-d[s]/dt=k[s]
试验结果表明:由散水冷却到150℃的3号渣样和自然冷却到常温的5、6号渣样的脱S反应速度常数最高,分别达到0.07和0.08(1/min),其余的3个渣样则都在0.06~0.02(1/min)范围,这说明上述的前3组渣样有良好的脱S能力。
3.实际工艺的确立
对比了不同粒度的再生渣的脱S能力后,决定对再生渣进行自然冷却,且不粉碎和调整粒度而加以再生利用;2000年即设置了脱S渣处理场,确立了再利用的KR脱S工艺。
4.结语
在大生产中使用再生渣脱S,将石灰的消耗指数下降了40%,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