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钢厂频道 >> 生产管理 >> 经营管理
物流体系改革如何助力企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3-06-27]  作者:  编辑录入:小镧  点击数:345
 鞍山钢铁进口矿船舶待泊时间缩短、滞期费减少,尤其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进口原燃料船舶滞期费为零。最新数据显示,鞍山钢铁物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物流管理中心)自组建至今,其物流成本的降幅已达42.9%。这只是该中心积极推进物流系统整体改革、压降成本费用、实施精益管理,以及与内外部多家单位和部门协同作战所取得的诸多成果之一。
近年来,该中心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秉持“集约、减量、智慧@客户”服务理念,在打造物流体系保产保供“生命线”、降低物流体系成本、推进数智化建设,以及提升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建设高效顺畅物流体系的同时,不断提升鞍山钢铁的物流品质、物流效率,运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打造保产保供“生命线”
物流管理中心通过强化对外沟通协调和对内管理,为鞍山钢铁物流运输打造了一条保产保供“生命线”。
对外,物流管理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打造安全可靠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深化与沈阳局集团、辽港集团、华东和华南各港口合作,有效保证了鞍山钢铁采购、销售两端稳定顺行。在该中心与辽港集团的合作项目中,双方积极开展鞍钢大宗原燃料卸船直装、减少船舶滞期费、铁矿石大船运输、进口铁矿石“两港一航”业务等项目。“这些业务的相继开展,聚合了双方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物流管理中心还通过与沈阳局战略合作,不断提高“公转铁”比例,并超额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的运量指标。“不仅如此,我们还争取到了济南局、北京局方向铁路运价下浮优惠和国联计划优先保证。”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样一来,我们的物流体系将更加畅通。”
对内,物流管理中心全力保证铁路运输计划兑现,抓好大宗原燃料均衡到达工作,减少压车,降低保有量。该中心通过优化局车卸车流程管理,严格控制取配车作业时间,积极推动了钢矿循环专组、渣矿循环专组、钢煤循环专组作用的发挥。为最大限度提升“循环专组”运输效率,解决大宗原燃料运力瓶颈问题,该中心每日必保两列港口回运粉矿,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既解决了鲅鱼圈北站能力紧张问题,又为鞍钢从盘锦港回运煤炭提供了充足的车辆,达到了“路企双赢”。此外,结合内贸合同、出口合同、外销钢坯合同等不同运输特点,该中心还优化厂内库和厂外库之间运力分配,积极突破铁运装车、运输组织瓶颈,发挥各产线铁路输出最大能力。
推动全物流体系降本增效
面对钢铁行业严峻形势,物流管理中心管理层深刻认识到,降低物流成本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对此,该中心重新梳理和定义降本体系,以在对标中发现的问题为突破口,全力推动物流体系降成本。通过对标看到差距的物流管理中心干部职工从思想到行动迅速转变。一时间,“一切皆可降、一切皆可变”“基本值要保住、挑战值要力争”在该中心上下达成共识,在“物流成本目标值达325元/吨,挑战值达315元/吨”目标的基础上,物流体系各单位的降本目标和成本指标被重新确定。
“有了目标和方向,执行是关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中心通过强化措施的执行和督导检查,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全物流系统降本;通过压降局车延占费降本,强化运输组织,确保局管内大宗原燃料均衡到达;通过“催装催卸,快进快出”,以及压缩局车在厂时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各项费用降幅达到57%。按照系统降本思维,该中心突出“销售物流、生产物流、采购物流、管理费用、系统提效”全系统联动,着重突出成本变革和降本增效。该中心物流计划部副经理郭立臣表示:“通过推进5大类35项降本措施,物流成本支出得到进一步压降。”
从今年3月份起,该中心对出港的化验样品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已将3吨回收样品从港外运至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我们通过重点控制港口大宗原燃料损耗,实现了保总量、保结构。”该中心运输管理部副经理张亚伟说。该中心通过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港口原料损耗,保证了到港原料“颗粒归仓”。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积极探索与港口共建降本措施,严控原燃材料、废钢回运各个环节的基础管理、痕迹管理,持续降低大宗原燃料平均途耗。
推进物流体系数智化建设
随着数字鞍钢建设的不断推进,物流管理中心把数智化物流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在物流管理体系平台建设、推进路企信息互通互联和车船智能集配系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中心通过对销售物流系统、物流运输系统、第三方物流协同系统的优化运行,形成了物流管理体系平台。该平台不仅实现了多基地物流一体化管理和内外部物流资源统一管理,更让跨基地间的互供、外购、委托加工成为可能。“物流体系内各部门、单位均在统一平台运行,线上覆盖率达100%,真正实现了靠数据说话。”该中心综合管理部副经理张春雨表示。
在车船智能集配系统建设中,该中心先后完成了智慧运营一体化系统与鞍钢码头管理系统的功能完善和信息集成,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水运约船模型、船舶配载模型、码头要货模型,构建智能水运集配系统。
“没想到我们起运港总港存会降到这么低,刷新了纪录。”该中心运输管理部副经理李荣升激动地说。该中心抓住智慧运营一体化系统提升契机,在内贸散货海运方面,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系统优势,预判未来5天到港产品结构,采取拉动式装船模式,提高船货无缝衔接率;积极发挥物流平台优势,通过鞍本物流协同、创新物流模式,最大程度打破最小订货量、最小成船批量等因素限制,提升发货效率,保障交付周期;建立“集中一贯”的智慧物流管控体系,积极打造生产与物流“高效协同”的组织新平台,拉动水运高效输出,实现车船直装直取,降低成品库存,提升了交付能力,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该中心还将重点推进路企信息互通互联的实际应用,完善相关数据治理和使用,推进路企信息的深度融合,打造钢铁行业的工作标杆。
提升物流体系管理创新能力
物流管理中心通过强化精益管理和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逐个突破物流堵点和瓶颈。该中心重塑发货流程,打通堵点和瓶颈,针对不同品种和产线制订不同的发运方案,狠抓细节管理和创新提效。该中心运输管理部严格执行“日跟踪、周分析、月评价”工作措施,对每天、每个流向的变化及时分析研判,制订日发出量定额。“通过优化厂内库和厂外库之间运力分配,我们积极突破铁运装车、运输组织瓶颈,发挥各产线铁路输出最大能力。”物流管理中心发货中心副主任马万春说。
该中心主动从快速向客户交货出发,做好发货各环节的协调顺畅,保证交货工作按计划完成。在热轧产线开展交货活动中,该中心发货中心主任金泰东针对热轧1700线和2150线交货合同在1万吨左右的实际情况,两线严格按照交货合同组织发货,并积极协调生产厂以最快速度准发,平衡好交货合同、重点客户合同、出口合同、汽车钢合同等的发货顺序,保证交货合同的每一卷物料在规定时间内发出,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