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检修期间质量控制,并且保证化验数据及时准确的报出,充分发挥一线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警觉性,更好的服务于公司各单位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好疫情期间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争创“国家标准化验室”。计量检验中心原料化验室采取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必胜信念,制定了三项措施助力于生产顺畅进行。
汉钢公司原料化验室根据化验室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生产计划,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的准确性,提升全员质量意识,确保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促使各项生产指标顺利完成。通过以下三项措施稳抓生产质量高效提升:
一、强化生产过程的管控 对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完善,利用检修空余时间对全员进行TFe分析、FeO分析、煤焦分析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梳理掌握,对前期所有岗位标准化作业SOP进行现场指导,通过技术员的详细讲解,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上年度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展开讨论,吸纳好的建议和意见,对不符合操作规程项提出处理意见等,质量监督员详细记录活动的内容,对大家提出的操作环节不符合项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及时整改和反馈。技术员对监督结果加以收集、汇总、分析、评价,并作为日常生产管理评审的依据填写监督记录表,防微杜渐,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二、加强质量监督的控制 化验室目前主要有设备分析和手工分析,在设备方面,通过每天对荧光仪日检样品分析,控制设备参数,完善记录台账等措施来实时监控,日检样品全部都采用标样进行分析检测,对铁、硅、钙、镁、铝、碱度等元素进行比对,因为标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日常样品较为接近,因此有很好的规律性可循,对合金进行两台荧光仪数据比对,通过建立数据库,对日常进购的原料成分进行存档,为日后的分析生产提供有力的原始依据。在手工方面,所有样品分析时必须代标样,建立曲线,与荧光数据进行比对,中心技术科不定期对分析过的样品进行抽样复检,通过留样再测,内部盲样检测等,达到不同人员之间的评判标准一致性。
三、提高设备管理的完善 设备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生产的支柱,近两年原料化验室进购了四台新的焦反应设备,两台煤焦灰分、挥发分定硫仪,以及为荧光仪做前期准备工作的融片机和压片机四台,这些设备都已过了磨合期,趁着检修期间原料化验室对其进行了清灰、线路检查和系统维护,并制定了相应的设备巡检制度,站室设备管理员每天对其进行巡检登记,站室主任每三天巡检登记一次,中心设备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巡检,并对每次检查结果全部进行公布登记,新的设备管理体系把集中的权力分散化,把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形成了互相制约、相互监管、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精准、明确的设备管理体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根据化验室实际情况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案,促使生产质量持续稳定提升,员工的化学操作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攀升,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既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又节约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增进了产品的数据质量。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做好质量监督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各岗位员工的技术能力,不断的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
他们自觉响应组织号召,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不畏艰险,逆行而上;他们牢记组织嘱托,坚守在保卫群众的基层一线,传承着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他们奋战在不同岗位,却有共同的责任与担当,以务实的抗疫措施践行初心使命,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出青春无畏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