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点击下载——板状刚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doc板状刚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赵义,沈明科,李雪,程文雍,方义能(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上虞312300)摘要:简述了板状刚玉在国内的4个发展阶段:初期接触阶段、了解发展阶段、尝试生产阶段、发展壮大阶段;介绍了板状刚玉生产的基本过程,包括球磨、成球、干燥和烧结;指出了板状刚玉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外观颜色不稳定、烧结球形料分层比例大、产能过剩的风险等问题。关键词:板状刚玉;氧化铝;发展状况板状刚玉又称板状氧化铝(TabularAlumina),是一种烧结氧化铝[1-5]。它是在略低于α-Al2O3(2050℃)的1925℃高温下快速烧结,且晶粒达到烧结完全的再结晶的α-Al2O3;其呈现二维平面的板片状且有较多晶间和晶内圆形封闭气孔的显微结构特征。板状刚玉是1934年由ThomasS.Curtis在其发明的竖窑中烧结得到的,1935年经中间试验后便商业化生产,用作耐火材料和陶瓷行业窑炉的内衬材料[1]。20世纪50年代,才作为大宗耐火材料骨料应用于耐火行业。这期间,美国铝业公司(现改名为安迈铝业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以低Na2O工业氧化铝为原料的板状刚玉产品。1国内板状刚玉发展历程板状刚玉在国内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期接触阶..
友情提示 文章权限:高级会员 消耗金币:15 此文章需要 高级会员 及以上权限才可阅读!普通会员阅读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金币(普通会员注册即赠送20金币)。如何获取金币?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您可以 点此 注册! 如果您已注册还没有登录,您可以在下面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