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此举被视为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个重大举措。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苗头,至少在5年前便已显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也马不停蹄地出台淘汰落后产能的调控政策。颇为无奈的是,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过剩行业却陷入“越调控越过剩”的怪圈。
产能过剩的背后,是各路资本的盲目逐利,以及GDP考核魔咒下地方政府“有形的手”。这两股力量交杂后的能量之大,终于令国务院亲自出马。在此背景之下,我们不妨用更高的视角,选取一个样本,一探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整个产业链生态的影响;不妨在为中央治理的决心鼓与呼的同时,直视化解产能过剩可能要经历的阵痛。
当“高成本低收入”“增产不增收”“减价不减量”“吨钢利润不够买一根冰棍”“寒冬”等字眼成为钢厂表征的代名词时,不仅宣告着钢铁行业告别了暴利时代,全产业链的隐忧也暗含其中。
钢铁产业链全镜像 停不下来的生产
这几年,新湖期货市场部调研人员每每来到河北唐山调研钢市,总会感慨烟囱和高炉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102国道旁一家唐山钢铁公司的厂区,正毫无顾忌地排出灰、白、暗黄色的烟雾,烟尘还带着浓浓的硫磺味。附近的村民们见证了短短几年间工厂高炉的增加,也证实了新湖期货调研人员的判断。村民对所种玉米个头小、“不干净”的情况担忧不已,闻讯而来的记者们调查发现,原来这家钢厂不仅在工信部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里,而且居然在建厂之初没有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不过到了2013年,这家钢厂却成功“漂白”,成为中钢协新吸收的会员。
前述钢厂“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正是不断扩张的中国钢铁行业的缩影,而更多钢铁项目甚至“上了车”也“不买票”。钢铁企业是地方政府税收和GDP考核的贡献大户,以至于一些还没拿到国家相关部门“准生证”的项目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迅速开建。那些“天高皇帝远”的钢企相信,他们给当地带来的就业和财政贡献会赢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扶持,这只“有形的手”不会活活把亲手养大的孩子掐死。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几年前钢铁行业(可供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一年实现利润过千亿元,年度利润增幅高达五成,利润率超过20%,占据工业利润比重一成以上。高额利润的诱惑,地方政府的土地优惠、税费减免和投资补贴等政策刺激着各路资本涌入钢铁业,导致我国钢铁产能由2003年的近3亿吨扩大到2012年末的近10亿吨。
来自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民营、国有钢企的产量分别为989万吨、1.18万吨,各占全部钢产量的7.7%和92.3%。到了2012年,民营、国有钢企的产量都为3.62亿吨,各占全部钢产量的一半。
“为什么钢厂生产停不下来?”分析师调研发现了三个主要原因:钢企肩负保就业的社会责任,停产意味着裁员,地方政府不愿意;从成本考虑,临时关停高炉产生的成本将更大,“好比开车点火的单位耗油高于正常运行的单位耗油”;第三,钢企要在银行继续贷款,银行看的是现金流和产量规模,如果停产,银行就会停贷,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裂。“对于钢企而言,尽管净利润亏损,但只要有毛利润就能生产,因为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不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三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后就是毛利润,在难以裁员的情况下,工资、折旧费等费用不管停不停产都要支付,如果停产,连毛利润都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