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的经济转型大背景决定了继续依赖大规模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很小,而因为担忧经济过快减速而采取的阶段性托底政策难以匹配过去长期繁荣累积的过剩产能,自然也就难以带来行业的持续复苏。在预期逐步明确且稳定的背景下,产业链对库存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将导致行业波动(包括量价指标)呈现逐步收敛的态势,进而导致行业盈利开始丧失弹性。正因为此,指望行业在转型期出现明显超额收益的概率变得越来越低。
既然中期需求重现增长成为奢望,我们唯有等待过剩产能市场化的出清来缓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的重新平衡。2013年,我们从率先经历产能市场化调整的钢管、农药、铅酸电池等传统行业看到了希望之光,在传统领域中具备明显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均获得了显着的超额收益。
由此来看,转型过程中,解决行业中期问题的唯一之道在于产能调整。回首三十年的改革路程,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的纺织工业就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主导快速去产能的成功案例。机缘巧合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纺织与目前的钢铁极为相似:重复建设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放缓之后行业持续低迷,作为支柱产业在当时国民经济的地位显着,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屡屡失效。
纺织与钢铁:雷同的困境,交错的时空
作为中国第一轮工业化浪潮中的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在90年代遭遇严重亏损的境遇与目前的钢铁颇为相似: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面临逐步衰退的支柱产业,在各自时代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主张淘汰落后产能,但产能越去越多,行业调整极度缓慢。
值得欣喜的是,经历1998-2000年短暂的调整之后,20世纪初纺织产业又恢复了活力。作为重工业浪潮支柱产业的钢铁工业,当前面临与纺织工业90年代相同困境的情况下,能否可以从纺织产业90年代末产能去化过程中吸取历史经验?
产能过剩与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中国纺织业盈利低迷,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纺织业持续亏损。1991年政府提出压缩1000万锭棉纺锭产能的目标,然而1992-1996年间全国仅共淘汰465万锭,同时新增444万锭,5年实际压缩仅21万锭。按照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企业持续亏损无疑将退出市场,但是国内纺织业落后产能退出却迟迟不见效果。这一点与2009年后钢铁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导致的产能越控越多基本一致。
大而不倒的经济羁绊。如果去产能之困与传统市场经济的逻辑相背离,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存在某种超越市场经济的体系在影响诸如纺织、钢铁等基础工业的运行。因此,我们尝试从无形之手转向有形之手,分别从就业贡献、经济增长、税收来源的角度来分析纺织与钢铁的困境。
就业贡献方面,纺织就业贡献工业行业10%:1992-1996年,国内纺织业在岗职工人数700万人左右,占全国工业在岗职工总人数的10%左右,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钢铁国企就业贡献位居前列:而从当前钢铁行业就业人数来看,由于钢铁的重资产性质及自动化水平较高等影响,目前钢铁行业人数占工业总人数的比重要低于当年的纺织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1年末,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职工人数为339.92万人,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人数的3.71%,位居各行业第11位。不过从国有企业来看,2011年国有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职工数为136.16万人,占全国国有工业职工数的7.51%,比重较大,位居所有行业第四位。
经济贡献方面,纺织工业产值位居工业首位:从经济贡献来看,1996年国内纺织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53%,为各工业行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首位。
钢铁工业产值同样位居工业首位:从当前钢铁行业工业总产值来看,2011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59%,位居各工业行业第一位,经济地位与上世纪90年代的纺织业基本一致。
从与GDP增长更为相关的工业增加值来看,1996、1997年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总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排所有行业中第二位,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居前四位。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方面,虽然我们缺少相关数据,但预计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