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产量的增长与实际需求是不成正比的,这就造成了钢铁产能的过剩。近年来,中国钢铁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淘汰产能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国家虽然对钢铁业进行了治理过热和产能过剩,但是并没有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某些地方甚至越来越明显。
在利润驱使下,企业投资无法自抑,地方政府的一扬再扬,国家政策先扬后抑,似的钢铁产业先是利益的驱使一哄而上,然后是无序混乱的行业格局,最后是恶性的市场恶果。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高水平重复建设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许就是中国的“钢铁病”。这个“钢铁病”的具体表现是:钢铁产业偏离国内外市场需求,而且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自从2010年一来,中国粗钢产量一直加速增长,如果需求增长势头不及预期强劲,钢材市场可能面临风险,而且会带来至少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钢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之三左右,而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五,工业废水,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则分别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十。如果现阶段中国钢铁企业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大量增产的状况不加以限制,对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能源安全而言,一定是灾难性的。
第二,肚子承担钢铁产能过剩的恶果。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产生了对中国钢铁产品的旺盛需求,并成为中国钢铁产能急剧膨胀的重要因素。钢铁产能,尤其是长流程产能投资巨大,回收周期较长。一旦欧美国家经济增长转向回落,钢铁需求萎缩,那么,我们建立在出口基础上的部分产能便会失去市场空间。欧美国家在充分享受中国廉价钢铁产品的“红利”之后,却由中国钢铁企业独自承担产能过剩的灾难性苦果。
随着国际钢材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少,许多国家对中国钢材出口的打压,原来流向国际市场的钢材要转为投放国内市场,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将会更加严峻。这就需要医治中国的“钢铁病”,其主要措施是,对钢铁行业实行彻底的,脱胎换骨的改造,解决钢铁业的能耗高,效率低,效益差,污染严重等问题。